初中優(yōu)秀散文:那首歌

字號:

那首歌,從低沉唱到了激揚的。說不清是婉轉(zhuǎn)還是慷慨。我正從欣喜一步步淪為消極,或許是因為,這首歌讓我回想起了曾經(jīng)的那些硝煙日子。
    我相信我能飛。那時,還僅僅只有十歲出頭的我們坐在那間如今已經(jīng)模糊在記憶里的教室,跟著投影儀散發(fā)出的微弱的光,膽怯又期待的高唱著。每個人都開口唱著,盡管我們并沒有明白的翅膀。最直白的比喻,最老套的比喻,夢就是翅膀。這個比喻在那時,是我們心頭的悸動,每個人都有夢,但年歲還小并不明確。
    I believe I can fly。兩年之后,換了場景,又一間模糊在記憶里卻有零碎片段的教室,一樣的面孔,我們又高唱著同一首歌。只不過,我們學得更多了,成長將中文換成了英文。有些略略的生疏,但那都沒有關(guān)系,我們依舊膽怯又期待。那雙老套的翅膀在我們心里或許依舊留下了明白的輪廓,但我們說出來時,總夾雜著害怕,害怕年歲之后忘卻以改變。
    又過兩年。我們早分離了,也便到了如今。眼前印象如此深刻的教室。我這個懷舊的人因為這間教室的桌椅而選擇了這里,因為太像過去的那間教室了。一樣的投影儀,與曾經(jīng)那個班級差不多的人數(shù),只不過我們之間的心境與回憶不同罷了,不曾相識。我依舊有夢,依舊有那雙歌里吟誦的翅膀,跟兩年前比起來,實在是清晰了太多,我也有幾分把握不去改變它。
    我問過許些今日的同學,他們都笑那首歌太老了,早過時了。與我那時一樣,他們也笑著夢是翅膀這個比喻太庸俗,早排斥了。我也跟著笑笑,他們并沒有錯。
    偶爾會在提著行李箱回家的途上遇見曾經(jīng)一同唱那首歌的同學,他們還保持著和曾經(jīng)差不多的模樣。只不過我們間隔閡了許些,我不好意思直白的問他們?nèi)缃襁€有曾經(jīng)的那個夢嗎?我們總是聊一些好不好的問題,有時打個招呼就會擦肩離去。
    我還記得和我關(guān)系一直保持的那些同學與好友總是笑我,就算有夢又怎么樣呢?我們只能在完成學業(yè)后再能追夢啊。
    唉,是啊。我換了那么多間教室,哼唱了那么多首歌,我能為我們夢做些什么呢?想必和我一同吟誦的那些昔日的同學也是如此吧。身邊的風景輪流著遞減,但從未有過輪回,誰還記得那首歌?誰還記得和你一同唱歌的人?
    好吧。我坐在此時屬于我的教室里,又聽著那首歌哼起又落下,我沒有跟著唱。幾乎沒有人開口。是啊愈長大考慮的愈多,所謂的外表。我們不曾像曾經(jīng)那么真誠的追夢。
    那首歌還未停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