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之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字號:

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唐詩三百首之李白《聽蜀僧浚彈琴》》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作品賞析】
    此詩是寫聽蜀地一位和尚彈琴,極寫琴聲之入神。開頭兩句,寫他來自故鄉(xiāng)四川,表達(dá)對他的傾慕。頷聯(lián)寫彈琴,以大自然的萬壑松濤聲作比,令人感到琴聲之不凡。頸聯(lián)寫琴聲蕩滌胸懷,使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尾聯(lián)寫聚精會神聽琴,而不知時日將盡,反襯彈琴之高妙誘人。全詩一氣呵成,勢如行云流水,明快暢達(dá)。
       這首詩寫聽琴,并沒有著重寫彈奏技巧和琴聲,而是把重點(diǎn)放在描寫聽者(或作者自己)的感受上,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音樂的高妙。   頸聯(lián)兩處使用典故,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點(diǎn)明了自己也是通曉音律之人,“霜鐘”和傳說點(diǎn)明物候時令,此外,這兩處的用典還有更深層的寓意是作者具有濟(jì)蒼生的抱負(fù),也期待著同樣能得到人生的知音。
       簡析:“綠綺”本是琴名,漢代司馬相如有一琴,名叫綠綺,這里用來泛指名貴的琴。
       開頭兩句把這位音樂家寫得很有氣派,表達(dá)了詩人對他的欽慕?!皳]手”是彈琴的動作。嵇康《琴賦》:“伯牙揮手,鐘期聽聲?!薄翱托南戳魉币痪浒涤昧恕案呱搅魉钡牡涔剩ㄒ姟读凶印珕枴罚?;“馀響入霜鐘”一句也用了典,“霜鐘”語出《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豐山……有九鐘焉,是知霜鳴?!惫弊ⅲ骸八祫t鐘鳴,故言知也?!薄八姟倍贮c(diǎn)明時令,與下面“秋云暗幾重”照應(yīng)?!扳彭懭胨姟币馑际钦f,音樂終止之后,余音久久不絕,和薄暮時分寺廟的鐘聲融合在一起。
       《列子·湯問》里有“余音繞梁 ,三日不絕”的話,蘇軾在《前赤壁賦》里用“馀音裊裊,不絕如縷”來形容洞簫的余音。
       李白這首詩描寫音樂的特點(diǎn)是,著重表現(xiàn)聽琴時的感受,表現(xiàn)彈者、聽者之間感情的交流。
       這首五律寫的是聽琴,聽蜀地一位法名叫浚的和尚彈琴。開頭兩句:“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闭f明這位琴師是來自四川峨眉山下。詩一開頭就說明彈琴的人是自己的同鄉(xiāng) ?!熬G綺”本是琴名 ,漢代司馬相如有一張琴,名叫綠綺 ,這里用來代指名貴的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簡短的十個字,把這位音樂家表現(xiàn)得很有氣派,表達(dá)了詩人對他的傾慕。
       三四句正面描寫蜀僧彈琴 ?!皳]手”是彈琴的動作 ?!盀槲乙粨]手,如聽萬壑松 ”,這兩句以大自然宏偉的音響比喻琴聲,使人如聞這極其鏗鏘有力的琴聲。
       “客心洗流水”,這一句就字面講 ,是說聽了蜀僧的琴聲,自己的心仿佛被流水洗過一般地暢快、愉悅。但它還有更深的含義, “高山流水”的典故,詩人借此表現(xiàn)蜀僧和自己通過音樂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交。“客心洗流水”五個字,很含蓄且自然,雖然用典,卻毫不艱澀,顯示了李白卓越的語言技巧。
       “馀響入霜鐘”意思是說,音樂終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絕,和薄暮時分寺廟的鐘聲融合在一起 。清脆、流暢的琴聲漸遠(yuǎn)漸弱,和薄暮的鐘聲共鳴著,這才發(fā)覺天色已經(jīng)晚了:“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詩人聽完蜀僧彈琴,舉目四望,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中青山已罩上一層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疊疊,布滿天空。
       李白這首詩描寫音樂的獨(dú)到之處在于除了“萬壑松”之外,沒用別的比喻形容琴聲,而是著重表現(xiàn)聽琴時的感受,表現(xiàn)彈者、聽者之間感情的交流。其實(shí),“如聽萬壑松”這一句也不是純客觀的描寫,詩人從琴聲聯(lián)想到萬壑松聲,聯(lián)想到深山大谷,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