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初歸石湖》

字號:

為大家收集整理了《范成大《初歸石湖》》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曉霧朝暾紺碧烘,橫塘西岸越城東。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鷺孤明菱葉中。
    信腳自能知舊路,驚心時復認鄰翁。
    當時手種斜橋柳,無數(shù)鳴蜩翠掃空。
    作品賞析
    石湖在蘇州吳縣(今江蘇省吳縣)縣城盤門(西南門)外。這里山青水秀,風景優(yōu)美,作者筑有亭臺樓閣,作為別墅。宋孝宗趙昚為他寫了“石湖”兩個大字,所以他也就自號石湖。晚年,他得病,請示退休,回到石湖養(yǎng)老。這首詩是作者剛回到石湖作的,描寫清晨閑步所見到的情景。
    開頭一句寫時間和天色:早上灰藍色的霧和初升太陽緋紅色的光芒(朝暾),混和在一起,呈現(xiàn)出青中透紅的色調(diào)(紺碧);這色彩烘染了石湖的上空。第二句寫他在橫塘的西岸,越城(蘇州胥門外十里古時越國討伐吳國時建的城)的東邊,也就是石湖這個地方,安閑地散步。
    接下去寫他看到有一大片稻田,水稻已有半人高,并且開了稻花。在田間行走的人上半身露在稻花的上面;昨夜鷺鷥歇在池塘里菱角的葉子中間,早上站在那里。在翠綠的菱葉中,獨有它那潔白的羽毛特別(孤明)。行人、稻花、鷺鷥、菱葉,這些人物和景物,構(gòu)成了一幅非常耐看的美麗的圖畫。作者也被稱為“田園詩人”,從這里可以看出,他的確是很善于描繪農(nóng)村景色的。
    他在石湖住過較長的時間,這時剛回來不久,隨便走走(信腳),不用辨認,也能知道舊時走過的道路,因為對這環(huán)境太熟悉了;有時路上遇見鄰近的老人家,心里發(fā)愣,因久別而陌生了,倒要辨認辨認才想得起來。景物依舊,人事已非,這種情景,是剛回到鄉(xiāng)里的人常有的感覺;寫這種感覺,正切合詩題中“初歸”二字。
    最后一聯(lián)說,往日在斜橋栽植的柳樹,已經(jīng)長大,無數(shù)的蟬兒(蜩)在樹上叫著,那翠綠色的柳條,在空中飄拂(翠掃空)。晉朝桓溫看到小時候栽的柳樹,已經(jīng)長得很粗壯,感慨地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币馑际钦f,這柳樹尚且長得這么大了,人自然也老了,而事業(yè)卻未成,心頭的這滋味是很難堪的。這里暗用了桓溫的故事,借柳樹來寫自己的感慨。它比起直接發(fā)議論來,顯得意味更加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