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真題預測:狐貍分肉

字號:

2014年高考作文真題預測:狐貍分肉
    讀下列文字,寫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兩只小狗發(fā)現(xiàn)了一大塊肉,都想據(jù)為己有,吵得不可開交。這時,正好有一只狐貍經(jīng)過,說自己可以當它們的公證人。
    狐貍故意把肉分成大小不均勻的兩塊,然后看了看說:“這樣可不行,好像右邊的大了些?!闭f著便從右邊那塊肉上咬下了一口吃了。站在右邊的小狗急的直叫:“不行啊,現(xiàn)在左邊的肉比我這邊的大了!”狐貍點點頭,又從左邊的肉上咬下一塊??墒沁@回站在左邊的小狗又不樂意了。狐貍就又從右邊的肉上咬下一塊吞了下去。
    就這樣,狐貍把肉左咬一塊,右咬一塊,肉變得越來越小。最后小狗們終于得到了大小一致的兩份肉,但是比起分肉之前小了許多。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我的立意】
    【解析】
    我以這則材料為例,說一下審題立意的方法。
    首先,要站對立場。所謂立場,也就是替誰說話。當然要替主人公說話,替好人說話。狐貍象征著一種壞人,是配角。若從狐貍的角度寫“有方法才能有所得”,甚至把狐貍的狡猾說成聰明,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那塊肉不屬于狐貍,而它卻假公濟私,利用兩只小狗想絕對公平的心理大占便宜。
    其次,要注重結(jié)果。若從過程分析,“都想據(jù)為己有”揭露了小狗們的貪婪、自私;“吵得不可開交”說明它們不夠團結(jié),不講和諧,不懂謙讓。但它們請公證人說明它們還是想妥協(xié);它們的貪婪、自私與狐貍相比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所以,若從反對貪婪、自私,或提倡團結(jié)謙讓立意,都只是抓住了細枝末節(jié)。
    過程是不斷變化的,而結(jié)果卻確定無疑,說服力。這則材料的結(jié)果有兩個要點。一是小狗們終于得到了大小一致的兩份肉,實現(xiàn)了公平;二是它們得到的肉比起分肉之前小了許多。有的同學由此立意,寫“不要因小失大”或“切忌得不償失”,卻有點籠統(tǒng),沒有指出這其中的“小”或“得”是公平,更沒有指出這其中的“大”或“失”是實惠,是化的切身利益。
    第三,要主次分明。材料中,公平問題顯然已經(jīng)退居次要地位,雙輸?shù)膽K痛教訓呼喚著雙贏這個重點。所以立意可以概括為“要公平,更要雙贏”。
    第四,要深化主題。深化的方法是從政治的高度在文章臨近結(jié)尾時寫一小段。這則材料典型地體現(xiàn)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危害,提示人們大同社會的關鍵是共同富裕。
    第五,可聯(lián)系對比。兩個男孩分橙子的材料與此有相似之處,但那則材料講的是“要公平,更要節(jié)約”,里面有個男孩只需要橙子皮,卻造成了資源浪費。按一般情況,兩個男孩“分者后挑”的方法的確實現(xiàn)了相對的公平,說他們沒有雙贏不準確。但“分者后挑”的方法正好可以解決這兩只小狗的問題。
    下面就是相關試題及我的作文。
    公平的真諦——雙贏
    狐貍把肉左咬一塊,右咬一塊,肉變得越來越小。最后小狗們終于得到了大小一致的兩份肉,但是比起分肉之前小了許多。
    小狗們想要絕對公平的心理被狐貍利用,結(jié)果都吃了大虧。實際上,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小狗們最后得到的大小一致的兩份肉,如果進行精確的稱重,也還是有差別的。所以生活中的斤斤計較是不必要的。當初它們?nèi)羯塘亢茫粋€分肉,另一個先挑,就能保證相對的公平,兩全其美。因此說,公平的真諦是雙贏。
    二桃殺三士令人警醒。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個人面對僅有的兩個桃子,雖然意識到是晏子的挑撥離間,還是不由自主地爭起功來,結(jié)果在自尊心的驅(qū)使下,全部自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其實得不到桃子,也不怎么吃虧,相對于他們豐厚的俸祿而言,一個桃子算得了什么?為了公平而被人算計,實在不值。
    范蠡泛五湖可為楷模。勾踐滅吳后,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自得其樂;更以畜牧積累起大量財富,人稱“陶朱公”。范蠡不求分茅裂土,他明白,在封建****時代,是不可能與國君講公平的。對于只可與其共苦、不可與其同甘的孤家寡人來說,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是家常便飯,卸磨殺驢、過河拆橋是理所當然。所以范蠡功成身退,在隱居中過上了“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游哉優(yōu)哉的美好生活,與國君雙贏。
    廉頗藺相如終成佳話。因為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的表現(xiàn),藺相如被拜為上卿,位居廉頗之上。廉頗覺得不公平,大放厥詞。后來廉頗知道了藺相如的良苦用心,于是負荊請罪,二人成為刎頸之交,避免了兩虎相爭,實現(xiàn)了雙贏。
    杯酒釋兵權堪稱經(jīng)典。趙匡胤怕他的手下也會黃袍加身,便在酒后說出了自己的擔心。將領們紛紛稱病或者告老還鄉(xiāng)?;实郦殧埩舜髾?,也賜給他們很多財物,君臣不疑,大家都過上了好生活。
    大鍋飯導致共同貧窮。鄧小平于是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帶領全國人民向“共同富?!钡哪繕诉M軍。而“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做法看似不公平,實際上則是發(fā)展的必經(jīng)階段。思想解放了,中國正向著既公平更富裕的大同世界發(fā)展。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念需要辯證分析,改為“患不均更患寡”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