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陶校長的演講》教案三篇

字號:

陶行知先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淺出的演講,要求我們做到每天四問,以次來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其實,我們每位同學的具體情況都不同,存在的問題也不同,除了這四問,我們還可以問些什么?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教學要求:
    1.學會“否、鍛、煉、壘、德、需、勵、鞭、策”9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堡”,會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2.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yǎng)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說出第一問的內(nèi)容,能聯(lián)系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二、教學過程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歙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育才學校、山海工學團創(chuàng)辦人,提出生活教育理論,提倡小先生制,講究“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fā)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
    3.學生自讀:(1)通讀全文,讀準字音;(2)劃出重點句子。
    三、檢查初讀,理清思路
    1.出示生字詞,認讀,正音,說說意思和寫法。
    2.按四部分指名讀,點評后四人小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感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yǎng)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4.引讀全文。
    四、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圈畫: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2.集體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關聯(lián)詞語“因為……才……否則……”,練習朗讀。
    c.說說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d.從這段你還明白了什么?朗讀體會。
    3.總結: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4.理清層次:這段話是怎樣來說明這個問題的?
    先說了什么?再說什么?后說什么?
    5.齊讀本段。
    五、學習字詞
    1.討論書寫要點。
    2.歸類寫字:鍛、煉、德、勵、鞭都是左右結構。
    3.比一比,再組詞
    陶()煉()彼()
    葡()練()履()
    4.完成習字冊,抄寫詞語。
    六、課后練習
    1.熟讀課文。
    2.將陶校長的第一問復述出來。
    第二課時
    一、學習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陶校長的后三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總結的學法進行自學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大意,相機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回顧第一問,了解寫法和學法
    1.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聯(lián)系關聯(lián)詞語“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了解表達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后提出什么希望?
    2.總結學習方法。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xiàn)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誦讀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nèi)容的挑戰(zhàn)讀,點評要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yǎng)(),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激情齊讀,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五、作業(yè):造句(課后練習4)
    板書設計:
    2.陶校長的演講
    身體有沒有進步?生命之本
    每天四問學問有沒有進步?前進源泉
    工作有沒有進步?打牢基礎
    道德有沒有進步?做人根本
     篇二
    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以“理解陶校長的講話及從中受到啟發(fā)”為任務,“讓學生了解演講的特點,并堅持做到每天四問”為目標展開教學,具體可分為知識、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來進行培養(yǎng):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讀《陶校長的演講》,了解陶校長演講的內(nèi)容及演講的特點。
    (二)能力與方法目標:
    1.理解能力。
    2、演講的能力。
    3.從陶校長的演講中體會到陶校長對我們的期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從陶校長的演講中引發(fā)對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學做真人。
    以聽讀陶校長的演講,讀陶校長的演講,交流陶校長的演講,感悟陶校長的演講進行本教學設計。以聽演講,讀演講,交流演講,增強故事感。讓學生發(fā)現(xiàn)陶校長的每天四問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感情朗讀與換位思考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共情。錄音、演講的引入以及體驗式學習,增強娛樂感。從陶校長的演講中體會他對青少年一代的關心,從每天四問中引發(fā)對人生的思考。
    教學活動
    陶校長的演講
    一、學生介紹陶校長,聽他的演講。
    (聽錄音,交流預習準備的資料)
    二、再讀課文,小組討論交流演講的特點。
    (根據(jù)預習時查找的資料和聽過的錄音進行交流)
    三、再仔細讀課文,小組討論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陶校長的演講是怎樣注意演講的特點的?
    四、導學第一問:身體有沒有進步?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有關的詞句)
    2、再讀體會關聯(lián)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3、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4、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后提出什么希望?
    5、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壘。
    五、自學第一問第二問第三問,學后小組討論下列題目。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
    (3)怎樣才能有進步?(教師注意點撥關鍵處)
    (4)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后提出什么希望?
    六、小組間比賽,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要讀出激情,讀出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2、小組各派代表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感情?
    3、小組搶答: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yǎng)(),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傾吐練習:小組先任選一題,在小組間進行練習,然后推選一代表在全班演講。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七、作業(yè):課后第四題。
     篇三
    教學要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109個生字,會認4個兩條綠線內(nèi)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有關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yǎng)學生不斷激勵自己、鞭策自己成為習慣。
    4.感受演講稿的情真意切,樂于模仿遷移運用,體會“學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5.學會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教學重點:學演講,學自勵
    問什么為什么問希望怎么辦
    教學難點:
    1、真實性、鼓勵性、禮儀性
    2、陶行知為什么作這篇演講,寫讀后感。
    3、模仿合作寫演講稿,參加演講賽。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讓學生養(yǎng)成說真話,實事求是的習慣。
    教學準備:多媒體
    1.錄音帶;配樂背景音樂《鋼琴曲》
    2.陶行知資料,“學做真人”演講稿
    3.話筒,錄音機錄制磁帶,演講稿四人合作一份。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目的:介紹生平,了解演講常識,初讀知大意。
    教學難點:音:穩(wěn)韌
    形:堡壘陶煉彼
    義:堡壘、源泉、造福、堅忍不拔、彼岸、鞭策、長足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作者的生平。
    4.初讀課文,了解每天四問的內(nèi)容。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了解每天四問的內(nèi)容。
    教具:多媒體
    教學設計: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jīng)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fā)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1)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
    (2)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自讀(1)通問正音(2)劃標題
    三、檢查初讀理思路
    1、出詞正音
    2、按四部分抽個讀,點評后四人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yǎng)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4、引讀全文
    5、質疑留疑
    四、學字詞
    1、認生字、搶答:
    比喻難以攻破的事物嚴格督促使進步
    來源比喻向往的境界
    給人帶來幸福進展迅速
    形容意志堅強,不可動搖
    2、歸類寫
    左右:演鍛穩(wěn)
    3、比較組詞
    陶煉彼
    葡練履
    4、抄詞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孩子們,作為一名學生,作為一個渴望進步的人,怎樣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呢?今天,我們將學習的課文,會詳細地告訴你。
    揭題:陶校長的演講
    介紹陶行知:我國近代的教育家,創(chuàng)辦了“曉莊”、“育才”等一批學校,培養(yǎng)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創(chuàng)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貢獻。
    二、初讀課文
    出示:這是一篇演講稿,那什么是演講,演講又有什么特點,文章中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是分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呢?(聽錄音)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子音、讀通句子,作好記號,回答問題。
    2.討論理解演講的特點。
    (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fā)表見解。演講的主要特點是真實性和鼓動性。演講的內(nèi)容貼近生活,講的是真話。演講中帶有強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談的是“每天四問”,分別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談有沒有進步這個問題。)
    3.出示詞語
    健康本錢尋求崇高理想否則持久鍛煉合理作息樹立筑起堅固堡壘造福專心致志堅忍不拔意志力彼岸擔任影響承擔值日值勤管理培養(yǎng)責任心基礎穩(wěn)定公德私德激勵鞭策即使……也……既要……也要……
    三、指名讀課文
    1.叫六位同學起來讀課文,其他同學聽他們讀,并思考每一段分別寫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
    3.逐段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檢查初讀理清思路
    1.出示生字詞正音。
    2.理清文章脈絡
    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第一段(1)開門見山提出了()
    第二段(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第三段(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yǎng)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3.按四部分抽個別讀,點評后四人小組分別讀,并解疑。
    4.質疑留疑
    五、指導寫字
    陶、演、煉、彼、穩(wěn)都是左右結構,左寬右窄;
    堡、壘上下結構,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兇”、“金”第九畫是豎折。
    煉右邊是“”不能寫成“東”
    第二教時
    教學目的:精讀感悟,從收到放,朗讀傾吐。
    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性學習,結合自身實際,感悟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
    2.了解演講的特點,在有層次的閱讀中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
    2.學會使用關聯(lián)詞。
    一、復習大意,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教學第一問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中的詞句)
    2、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壘
    3、再讀體會關聯(lián)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4、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抓住兩個“離不開”,導讀)
    5、三讀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xiàn)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nèi)容的挑戰(zhàn)讀,點評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yǎng)(),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五、作業(yè):填空(課后4)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陶校長的演講第一課時,誰來說說陶校長到底講了些什么?哪你有沒有這樣問問自己呢?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陶校長的演講〉。
    過渡:在陶校長的演講中第一問問的是(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
    二、精讀課文
    (一)講讀第二自然段
    1.速讀:思考,為什么要先問這一問題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xiàn)崇高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
    3.請同學們找一找這句話中的關聯(lián)詞:因為……有了……才有……否則……都……
    4.請同學們自由讀這段話,你能不能用一個句子,代替“否則”?
    5.很好,那誰能用有了……沒有……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有健康的身體和沒有健康的身體的區(qū)別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有好的身體真好??!那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呢?
    7.“兩個離不開”,只有這樣,才能筑起堅固的“健康堡壘”。
    8.指導復述,順便歸納學法。
    A這一段文章,先是設問,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
    B我們學習的時候是這樣學的。
    ①看清設問的是什么。
    ②讀一讀,找出解答。
    ③標出關聯(lián)詞,體會有和沒有的區(qū)別。
    ④找出怎樣才能提高,標出關聯(lián)詞,朗讀理解。
    ⑤找出陶校長對我們的希望。
    ⑥讀讀背背,復述。
    過渡: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講讀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們來看看設問的是什么?(自己的學習有沒有進步)
    2.找出解答
    3.標出關聯(lián)詞:因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樣做才能提高,標出關聯(lián)詞,朗讀理解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
    5.希望:這樣我們就能夠到達勝利的彼岸。
    6.讀讀背背,復述。
    (三)自學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學生自學,老師巡視。
    3.檢查自學效果:說說這兩段的內(nèi)容,指名讀,齊讀。
    (四)學習后一段
    這篇課文是總分總結構,課文的后一段,陶校長再次要求我們養(yǎng)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請同學們讀一讀,找出關聯(lián)詞,想一想有沒有不懂的地方,(每天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勵和鞭策的意思,進一步理解“每天四問”。
    三、總結課文
    1.這篇演講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和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
    2.結合陶行知生平事跡,體會這篇演講的感情。
    四、復述訓練:
    1.略作準備,同桌試述。
    2.指名復述。及時評議,強調要抓住要點,特別是每一問中“解釋原因”的內(nèi)容。
    板書:
    陶校長的演講
    健康→生命之本實現(xiàn)理想
    每天四問學問→前進活力的源泉
    工作→培養(yǎng)責任心鍛煉能力
    道德→做人的根本國家發(fā)展
    (激勵鞭策)→(長足進步)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陶校長“每天四問”的具體內(nèi)容。課上我引導學生重點學習陶校長的第一問,然后歸納學法,“問的什么——為什么要問——提出希望”,由學生自學其它三問。由于結構清晰,內(nèi)容簡單,課堂上自學效果比較滿意。另外,我補充了陶校長演講的時代背景,更加深了學生對每天四問的理解,明白了陶校長是為了啟發(fā)學生鼓勵、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學做“真人”。實踐證明,陶校長的演講對我們班學生觸動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