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整理的《新加坡移民生活:堅持與兒子說華語》,供大家參考。
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回想往事,新加坡以前的購物景象又回到華人司機王景勝的腦海中。他興致勃勃聊起已從本地撤出的八百伴和Sogo百貨?!白兓罅?,那些店都不在了。”
記者的一句“亮閣真的好舊”,引來的士司機王景勝(49歲)的一段追憶,乘坐的士到目的地的這一段路,因為他的娓娓道來,而變成光陰的長廊。
王景勝的爺爺幾十年前獨自從中國南來新加坡當(dāng)人力車夫,父親則在20歲時從中國泉州來到這里。
回想往事,新加坡以前的購物景象又回到王景勝的腦海中。他興致勃勃聊起已從本地撤出的八百伴和Sogo百貨。“變化太大了,那些店都不在了。亮閣也好多年了,我當(dāng)兵時就去過。”王景勝說,除了商場的變遷,新加坡也經(jīng)歷了太多其他變化,話題不知不覺聊到語言環(huán)境。
身為華校生的王景勝,對兒子的華文水平感到憂心而無奈。雖然他在兒子小時候已感受到語言大環(huán)境偏向英文,兒子上學(xué)后也表示聽不懂老師講的英語,但他堅持與兒子說華語。
王景勝說,有一次他載了四名華語都說得很流利的老外,讓他大吃一驚,后來才知道,原來這個德國家庭因男主人的工作關(guān)系而旅居中國南京數(shù)年,全家人就在那里學(xué)會了華文。
相比之下,兒子會說出“今天沒有學(xué)?!边@樣的病句,讓王景勝哭笑不得。
最近,王景勝和家人都在網(wǎng)上看電視劇,他看《射雕英雄傳》,妻子則追看《甄嬛傳》。那天兒子問他,“夫復(fù)何求”是什么意思。
在王景勝看來,“夫復(fù)何求”是簡單的四個字,卻體現(xiàn)了華文的韻味。他希望華文的博大精深不會失傳,這也是他始終堅持與孩子講華語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