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冊測試題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一物理上冊測試題》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選擇題(下面每個小題中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請選出正確答案填在括號內(nèi).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1.下列有關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物體受摩擦力作用,則一定受彈力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觸的物體間才可能出現(xiàn)彈力
    C.摩擦力總是阻礙相對運動的進行或阻礙相對運動的發(fā)生
    D.重力就是地球?qū)ξ矬w的吸引力
    2.關于摩擦力,下面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摩擦力的方向總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
    B.運動物體所受摩擦力為µFN
    C.滑動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摩擦力可以與物體運動方向成一銳角
    3.下列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運動的速度改變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為零
    C.物體運動的速度改變越小,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小
    D.加速度的大小是表示物體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率的大小
    4.如圖所示,物體A和B一起沿斜面勻速下滑,則物體A受到的力是( )
    A.重力,B對A的支持力
    B.重力,B對A的支持力、下滑力
    C.重力,B對A的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B對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5.如圖所示,A、B、C三個物體的質(zhì)量相等,有F=1N的兩個水平力作用于A、B兩個物體上,A、B、C都靜止,則地面對A物體、A物體對B物體、B物體對C物體的摩擦力分別為:( )
    A.0N、1N、0N     B.1N、0N、1N
    C.1N、2N、1N     D.1N、1N、0N
    6.一輛沿筆直的公路勻加速行駛的汽車,經(jīng)過路旁兩根相距50m的電線桿共用5s時間,它經(jīng)過第二根電線桿時的速度為15m/s,則經(jīng)過第一根電線桿時的速度為( )[來源:21世紀
    A. 2m/s B. 10m/s C. 2.5m/s D. 5m/s
    7.汽車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剎車后的加速度為5m/s2,那么剎車后2S與剎車后6S汽車通過的位移之比為( )
    A.1∶1 B.3∶1 C.3∶4 D.4∶3
    8.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質(zhì)量為m的A、B兩球,用兩根等長的細線懸掛在O點,兩球之間夾著一根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靜止不動時,彈簧處于水平方向,兩根細線之間的夾角為θ.則彈簧的長度被壓縮了 (  )
    A.mgtanθk B.2mgtanθk
    C.mgtanθ2k D.2mgtanθ2k
    9.在已知的一個力的分解中,下列情況具有解的是(  )
    A.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另一個分力的方向
    B.已知兩個分力的大小
    C.已知兩個分力的方向,并且不在同一直線上
    D.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
    10.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A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掛的砝碼和托盤的總質(zhì)量為0.6 kg,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為2 N,滑輪摩擦不計.若輕輕取走盤中的部分砝碼,使總質(zhì)量減少到0.1kg時,將會出現(xiàn)的情況是(g=10 m/s2)(  )
    A.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將變小
    B.A將向左運動
    C.A對桌面的摩擦力變?yōu)?
    D.A所受的合力不變
    11.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放一個質(zhì)量為m的光滑球,球被擋板P擋住,如圖所示.改變擋板P的取向使它所受的壓力最小.這一最小的壓力等于( )
    A.mgtanθ B.mgsinθC. D.mgcosθ
    12.如圖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塊P,由跨過定滑輪的輕繩與物塊相連,從滑輪到P和到Q的兩段繩都是水平的.已知Q與P之間以及P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μ,兩物塊的質(zhì)量都是m,滑輪的質(zhì)量、滑輪軸上的摩擦都不計,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勻速運動,則F的大小為( )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
    二、填空題:(共4個小題,共16分)
    13.用一根長20 cm、勁度系數(shù)k=200 N/m的彈簧,水平拉放在水平桌面上質(zhì)量為1 kg的木塊,彈簧的長度逐漸伸長到22.4 cm時木塊開始運動,當彈簧的長度為21.7 cm時,木塊在桌面上做勻速運動.則木塊受到的靜摩擦力為 ,木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14.如圖所示,一條細繩跨過定滑輪連接物體A、B,A懸掛起來,B穿在一根豎直桿上,兩物體均保持靜止,不計繩與滑輪、B與豎直桿間的摩擦,已知繩與豎直桿間的夾角θ,則物體A、B的質(zhì)量之比mA∶mB等于______
    15.一物體由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勻加速下滑,最初的3秒內(nèi)的位移為S1,最后3秒內(nèi)的位移為 S2,若S2—S1=6米,S1:S2=3:7,求斜面的長度為
    16.如圖所示,一小蟲在半徑為R的圓心為O的半球形碗內(nèi)爬動,設小蟲與碗壁的動摩擦因數(shù)μ=3/4,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求小蟲能在碗內(nèi)爬到的高度為 (sin 37°取 , g取10m/s2)
    三、實驗題:(共2個小題,共14分)
    17.某同學在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時,將一輕彈簧豎直懸掛并讓其自然下垂,測出其自然長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測出彈簧的總長度L,改變外力F的大小,測出幾組數(shù)據(jù),作出外力F與彈簧總長度L的關系圖線如圖所示.(實驗過程是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nèi)進行的)由圖可知該彈簧的自然長度為________cm;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________N/m.
    18.某同學在做“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的實驗時,利用坐標紙記下了橡皮筋的結點位置O點以及兩只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如圖所示.
    (1)試在圖(a)中作出F1和F2合力的圖示,并用F表示此力.
    (2)圖(b)所示是甲和乙兩位同學在做以上實驗時得到的結果,力F′是用一只彈簧測力計拉橡皮筋時的圖示,其中哪一個比較符合實驗事實________(填甲或乙)
    (3)有關此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兩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可以同時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兩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分力
    C.兩次拉橡皮筋時,需將橡皮筋結點拉到同一位置O.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兩次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證橡皮筋結點位置不變,只需調(diào)整另一只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即可
    (4)若兩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均為4 N,且兩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則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一個量程為5 N的彈簧測力計測量出它們的合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實驗中,如圖所示,用A、B兩彈簧拉橡皮條結點,使其位于O點處,此時(α+β) = 900,然后保持測力計A的讀數(shù)不變,當α角由圖中所示的值逐漸減小時,要使結點仍在O處,可采取的辦法是( )
    A.增大B的讀數(shù),同時減小β角 B.增大B的讀數(shù),同時增大β角
    C.減小B的讀數(shù),同時減小β角 D.減小B的讀數(shù),同時增大β角
    四、計算題(共4小題,共34分,寫出必要的做題步驟,計算過程和單位.其中第19題8分,第20題8分,第21題9分.第22題9分)
    19.如圖所示,m質(zhì)量為2 kg的圓柱體放置在光滑的V形槽內(nèi)如圖所示,凹槽右壁豎直,左邊為傾角 = 37的斜面。(sin 37°取 , g取10m/s2)
    (1)對豎直檔板的壓力F1為多少?
    (2)對斜面的壓力F2為多少?
    20.汽車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4s未關閉發(fā)動機,再經(jīng)6s停下,10s內(nèi)共行駛了30m.求:
    (1)汽車運動中的速度;
    (2)汽車在加速與減速過程中的加速度a1與a2的大小。
    21.滑板運動是一項非常刺激的水上運動,研究表明,在進行滑板運動時,水對滑板的作用力FN垂直于板面,大小為kv2,其中v為滑板速率(水可視為靜止).某次運動中,在水平牽引力作用下,當滑板和水面的夾角θ=37°時,滑板做勻速直線運動,相應的k=54 kg/m,人和滑板的總質(zhì)量為108 kg,試求(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取 ,忽略空氣阻力):
    (1)水平牽引力的大?。?BR>    (2)滑板的速率;
    22.如圖所示,輕桿BC的C點用光滑鉸鏈與墻壁固定,桿的B點通過水平細繩AB使桿與豎直墻壁保持30°的夾角.若在B點懸掛一個定滑輪(不計重力),某人用它勻速地提起重物.已知重物的質(zhì)量m=30 kg,人的質(zhì)量M=50kg,g取10 m/s2.試求:
    (1)此時地面對人的支持力的大小;
    (2)輕桿BC所受力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