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熱點導航 | |||||||
| 最新資訊 | 報名時間 | 職位表查詢 | 考試時間 | 成績查詢 | 分數線 | 面試時間、名單 | 收藏本站 |
以傳統為名限制他人,這樣的把戲應該收場。
“竊以為,大學女生(本科生)回歸傳統女性角色,包括早日結婚生子、相夫教子、伺候老人,閑暇做點女工,做點義工,習點琴棋書畫,而不必斤斤于考碩考博,競勝于職場。女人的幸福,在家庭,在丈夫,在孩子,不在事業(yè)!”近日,某儒學“學者”言論被微博熱炒,成為焦點話題。
其實,該言論早在一年多前便引發(fā)熱議,再度飆紅,一方面是時髦話題常常會呈現出循環(huán)性,另一方面體現了當下人們對它的模糊認知。
中國社會有較強的男權色彩,作為生活建議,此說具實用性,故許多女網友也表示贊同。但,合理并不等于正確,有用也絕非真理。
牛馬不知自己辛苦,豬玀不知自己骯臟,因為它們沒有反思環(huán)境的能力,可我們是人,生活在錯誤的文化、傳統和制度環(huán)境中,醒覺最重要,不能因別人覺得正常,傳統覺得正常,我們就人云亦云,放棄反思與價值追問。
生而平等,這是天賦權利,不能因有用沒用、效果如何便任意扭曲。兩性擁有相同權利,這是最基本的價值底線,性別不平等,則其他一切平等就都是虛構的。作為現代人,為他人爭取權利,就是為自己爭取權利,可偏偏有一等人,自己不爭取,偏偏還要僭用儒學的名義,限制他人。
不否認,傳統儒家缺乏男女平等觀,畢竟婦女的發(fā)現、兒童的發(fā)現是近代才有的事,是生產力進步推動下的思維產物,但儒家未必不可補足這個缺陷,畢竟孔子是追求正義的,絕不會為文化缺陷和理解錯誤而辯護。
這,就要放到現代性的視野中來看問題,拘泥原典,曲意解釋,希望在現代社會中復歸古代那一套,根本走不通。在今天,我們應有足夠的文化勇氣,對于傳統,正確的要堅持,錯誤的就要改正。
問題的關鍵在于,不能趴在傳統身上找心理安慰,將其神話為價值依歸,看成是身份標識,似乎不講儒家,連當中國人的資格也都沒有了。這將縱容傳統的陰暗面,比如纏足,如此殘忍愚昧,卻相延上千年,始終沒能被自身文化所清除,到后來,甚至還被附加上民族主義意味,這樣的悲劇,難道不應反省?難道還要重演?
以傳統為名推銷愚昧,這樣的把戲應該收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