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廣東異地中考政策:公辦高中招外地生比例不超8%

字號:

廣州異地中考政策設(shè)置過渡期是兩年還是三年?招收公辦高中外地生比例控制在8%還是10%?
    今天上午,廣州市教育局召開發(fā)布會透露,在廣泛征集民意之后,廣州市異地中考公眾意見征詢委員會決定建議,廣州異地中考實施方案設(shè)置3年為過渡期,即2017年開始實施;過渡期間,廣州市公辦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不超過學校所在批次招生計劃的8%;過渡期后,廣州市公辦普通高中招收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不超過學校所在批次招生計劃的8%。據(jù)悉,該方案最終還必須經(jīng)過廣州市招生委員會的同意才能通過。
    最終采納媒體征集到的意見
    11月28日起,廣州市《關(guān)于做好進城務(wù)工人員隨遷人員子女接受義務(wù)教育后在我市參加升學考試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在廣州市教育局門戶網(wǎng)站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通過兩個指定郵箱采納意見。不過,記者留意到,這兩個郵箱征集到的意見卻有差別。
    據(jù)介紹,異地中考公眾意見征詢委員會郵箱共收到郵件2984封,要求設(shè)置兩年過渡期的高于三年過渡期,比例分別是52.81%和46.09%;而要求招收外地生的比例占8%的比例高達80.10%,而要求比例不低于10%的共449封,只占17.94%。而委托媒體征集意見的結(jié)果是:要求設(shè)置三年過渡期的明顯高于兩年過渡期,分別是80.98%和17.84%,而提出招收外地生比例的意見則差別不大,要求8%也明顯多于10%,比例分別是75.97%和16.02%。
    不過,最終公眾意見征詢委員會的建議是設(shè)置3年過渡期,招收外地生的比例控制在8%。為什么最終聽取的是媒體采納到的意見?對此,該委員會副主任王超瑩表示,收集公眾的意見的通知還要考慮實際情況,所以本著尊重歷史,從事實出發(fā),綜合各方考量,公眾征詢委員會作出此決定。
    過渡期必須有三年完整學籍
    此外,公眾征詢委員會還建議,過渡期間廣州市公辦普通高中招收的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須具備廣州市初中三年完整學籍。這是為什么?對此,教育局基教處副處長侯靜敏表示,由于目前在廣州就讀初中的學生,有部分并不是隨遷子女,只是沖著廣州高中教育資源來的“候鳥生”,但考慮到政策的銜接為他們設(shè)置了過渡期,為了防止過渡期期間有人“鉆空子”,通過中途轉(zhuǎn)學、調(diào)入等形式入讀廣州公辦高中,所以特別制訂過渡期間三年完整學籍的條件。但政策性照顧借讀生則沒有這個條件。
    至于之前提到的隨遷子女必須滿足“四個三”的條件,公眾征詢委員會也建議這些條件參照廣東省異地高考方案的條件作適當調(diào)整。比如,廣東省異地高考實施方案最終把社保要求從“五險”改成“兩險”,那異地中考也將隨著作出調(diào)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明年廣州高中取消擇校,所以從2014年到2016年這段過渡期,無論是本地生還是外地生,都不用再交擇校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