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經(jīng)驗:上海交通大學法碩考研復試

字號:


    做下自我介紹,89年的,山東人,11年考了研究生,不是法碩,成績還可以,是個有些空洞但同時很火的專業(yè),可惜分數(shù)線暴漲20來分(樓主覺得運氣一直不好,07年高考581分,分數(shù)線暴漲,勉強讀了省內(nèi)二本。今年(2013年)分數(shù)線漲了15分,所幸錄取),擦線黨被刷了,辛苦了很長時間換來的悲劇結(jié)果,還在車坊鎮(zhèn)的賓館流下眼淚。沒想到的是四月份的省考,基本沒準備,竟然進面試,面試過了,這完全是我意料之外的事,我不知是喜還是悲,但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去了這個在家人同學看來還不錯的工作。
    但畢竟當初隨意報名的,西部小縣城,工作一段時間之后,也感覺不是太好,清楚的記得,12年的考研那天,心里開始斗爭,考研的念頭蠢蠢欲動,曾經(jīng)想得到的東西,不甘心的失敗。我決定13年考研,家人必然反對,但是樓主是個一旦自己有了想法就很倔的人,誰也攔不住。費了幾天時間考慮專業(yè)問題,有數(shù)學的不考,工作了時間有限,后來感覺法碩較好,對以后公考有利,去容易。話說曾經(jīng)我對這個專業(yè)一點不了解,曾經(jīng)一起考研的女生考山大法碩,還被我鄙視過……
    先買了指南,開始看的比較早,但不是很深入,工作了雖然不是很忙,但是畢竟沒有學校那樣的學習環(huán)境了,突出問題就是學習缺乏連續(xù)性、規(guī)律性,樓主喜歡集中利用時間,所以主要是晚上學習時間多。到了歐洲杯開始,就壞了,熬夜看球,白天基本無法學習,這還不是壞的,問題是我迷上了足彩,整天研究歐賠、亞盤,在電腦前看書,看一會就會看看電腦,研究比賽,一看就是幾十分鐘,一個小時過去了,就這樣指南算是馬馬虎虎看了兩遍吧,反正后來是不記得上面內(nèi)容了,只能說是對法碩考的東西有個初步了解。
    到了九月下旬,我覺得必須做出改變了,政治分析新書也都出來了,開始認真學習了,十一七天假學的比較認真,當時報考時候,不知道自己到底會學到什么水平,就報了兩個,上財 上交,后確認上交。
      一、關于選學校
    我考慮了交大、南大、浙大、上財,總之招生人數(shù)多于100的我沒考慮,我喜歡長三角,就考慮那里的學校,我本科專業(yè)上課才80來人,許多學校接近200人的規(guī)模,我不太喜歡,當然這個完全看個人喜好,據(jù)說交大葉必豐老師的選修課,只有12個人,就放12把椅子,我覺得人多和人少的聽課,教學效果還是有那么一點點區(qū)別的。
      二、關于選地點
    如果選擇了上海,可能會糾結(jié)復旦好還是交大好,這么說吧,各有各的好,我不會因為自己考得交大就極力推薦夸贊交大,樓主也不喜歡那些到處宣傳交大,和人打口水仗的,作為一所百年,應該沉淀出一種寧靜淡雅的氣質(zhì),你見過奔馳寶馬做廣告,可是你見過布加迪做廣告么?選擇哪個就去喜歡哪個。
    三、橫向比較情況
    88人去復試,實際錄取73人,刷掉15個,360以上沒刷人,355以上刷掉一個359分的,這個是首要標準,其次是刷掉的學生中男生較多,后面的學弟也不要擔心,畢竟高分才是王道。樓主很慚愧,筆試成績排名25,復試過后狂跌29個名次,準備的不夠充分吧,貌似很多人英語自我介紹都比我準備的長,我以為不會考自我介紹,因為11年在浙工商復試就沒考。聽力也很不好。
    四、考生地域分布比較集中,山東15個,江蘇10個,湖南10個吧,安徽9個,湖北6個,江西5個,浙江2個吧,福建2個,廣東2、3個,其他就是零星分布了吧,這個不重要,反正不限制戶籍,也許反映一些選擇傾向性。
    至于本科學校,大部分普通二本。
    五、分數(shù)分布很集中,樓主364分排名第25,367分的有7人,兩個高分393,351分會排到61名左右,差距不大,稍后我會上傳統(tǒng)計到的分數(shù)分布,考交大的同學看到不要介意哈,反正沒有姓名。
    工作兩年,又要回爐重煉了,很感謝自己的領導,那是個好人,單位出名的好人,我跟著他是很幸運的??忌纤闶窃谝饬现邪?,以前考的專業(yè)報錄比一比十五,招收30人,分數(shù)線350多,專業(yè)課四本書。相比之下,個人對于交大法碩很知足了。考上法碩并不意味著什么,開學會去徐匯校區(qū),和安泰、高金在一起,想想內(nèi)心都有些小小的自卑,內(nèi)心很平靜,沒有太多的激動興奮,經(jīng)歷過一些喜與悲。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變化太快,應該說,三年河東,三年河西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