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初三物理知識點單擺周期公式推導(dǎo)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公式推導(dǎo)
M = - m * g * l * Sin x.
其中m為質(zhì)量,g是重力加速度,l是擺長,x是擺角。
我們希望得到擺角x的關(guān)于時間的函數(shù),來描述單擺運動。由力矩與角加速度的關(guān)系不難得到,
M = J * β。
其中J = m * l^2是單擺的轉(zhuǎn)動慣量,β = x''(擺角關(guān)于時間的2階導(dǎo)數(shù))是角加速度。
于是化簡得到
x'' * l = - g * Sin x.
我們對上式適當(dāng)?shù)剡x擇比例系數(shù),就可以把常數(shù)l與g約去,再移項就得到化簡了的運動方程
x'' + Sin x = 0.
因為單擺的運動方程(微分方程)是
x'' + Sin x = 0…………(1)
而標(biāo)準(zhǔn)的簡諧振動(如彈簧振子)則是
x'' + x = 0………………(2)
相關(guān)解釋
我們知道(1)式是一個非線性微分方程,而(2)式是一個線性微分方程。所以嚴(yán)格地說上面的(1)式描述的單擺的運動并不是簡諧運動。
不過,在x比較小時,近似地有Sin x ≈ x。(這里取的是弧度制。即當(dāng)x -> 0時有Sin x / x = o(1)。)因而此時(1)式就變?yōu)椋?)式,單擺的非線性的運動被線性地近似為簡諧運動。
然后說一下為什么是10°。由于Sin x ≈ x這個近似公式只在角度比較小的時候成立(這一個可以從正弦函數(shù)的在原點附近的圖象近似看出),所以只有在小角度下(1)式化作(2)式才是合理的。
事實上5°≈0.087266弧度,Sin 5°≈0.087155,二者相差只有千分之一點幾,是十分接近的。在低精度的實驗中,這種系統(tǒng)誤差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實驗操作中的偶然誤差就比它大)。但如果換成25°,誤差高達(dá)百分之三,就不宜再看成是簡諧振動了。
由于正弦函數(shù)的性質(zhì),這個近似是角度越小,越精確,角度越大越不精確。如果角度很大(比如60度處,誤差高達(dá)17%),就完全不能說它是簡諧振動了。
伽利略第一個發(fā)現(xiàn)擺的振動的等時性,并用實驗求得單擺的周期隨長度的二次方根而變動?;莞怪瞥闪说谝粋€擺鐘。單擺不僅是準(zhǔn)確測定時間的儀器,也可用來測量重力加速度的變化?;莞沟耐瑫r代人天文學(xué)家J.里希爾曾將擺鐘從巴黎帶到南美洲法屬圭亞那,發(fā)現(xiàn)每天慢 2.5分鐘,經(jīng)過校準(zhǔn),回巴黎時又快 2.5分鐘。惠更斯就斷定這是由于地球自轉(zhuǎn)引起的重力減弱。I.牛頓則用單擺證明物體的重量總是和質(zhì)量成正比的。直到20世紀(jì)中葉,擺依然是重力測量的主要儀器。
補充
上面提到是角度比較小的時候單擺的近似公式,但是對于我個人而言比較喜歡追求完美。所以在此補充一點,也就是在任意角度下單擺的周期公式.但在此之前提出兩個概念:第一類不完全橢圓積分:F(φ,x)=∫[0,φ]dθ/√(1-x²sin²;θ),第一類完全橢圓積分K(x)=F(π/2,x)=∫[0,π/2]dθ/√(1-x²sin²;θ)(∫[a,b]f(x)dx表示對f(x)在區(qū)間[a,b]上的定積分)
設(shè)擺長為l,擺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那么單擺的運動公式為:
d²;θ/dt²+g/l*sinθ=0
令ω=dθ/dt,上式改寫成:
ωdω/dθ+g/l*sinθ=0
ω²=2g/l*cosθ+c
給定初始條件θ=α(0≤α≤π),ω=0,則其特解為:
ω²=2g/l*(cosθ-cosα)=4g/l*(sin²;(α/2)-sin²;(θ/2))
所以t=∫dθ/ω=1/2*√(g/l)*∫[0,θ]dθ/√(sin²;(α/2)-sin²;(θ/2))
做變換sin(θ/2)=sin(α/2)sinφ,則
t=√(l/g)*∫[0,φ]dφ/√(1-sin²;(α/2)*sin²;φ)=√(l/g)*F(φ,sin(α/2))
以上是單擺從任意位置擺動任意角的公式,當(dāng)單擺從任意位置開始擺動到豎直位置時,θ=α,此時φ=π/2
那么T=4t=4√(l/g)*F(π/2,sin(α/2))=4√(l/g)*K(sin(α/2)),此處的α就是常說的擺角,現(xiàn)在看一下不同的擺角對周期的影響
單擺的近似公式為T=2π√(l/g),精確公式為T=4√(l/g)*K(sin(α/2)),記相對誤差為e(α)
那么e(α)=(2K(sin(α/2))-π)/(2K(sin(α/2))
公式推導(dǎo)
M = - m * g * l * Sin x.
其中m為質(zhì)量,g是重力加速度,l是擺長,x是擺角。
我們希望得到擺角x的關(guān)于時間的函數(shù),來描述單擺運動。由力矩與角加速度的關(guān)系不難得到,
M = J * β。
其中J = m * l^2是單擺的轉(zhuǎn)動慣量,β = x''(擺角關(guān)于時間的2階導(dǎo)數(shù))是角加速度。
于是化簡得到
x'' * l = - g * Sin x.
我們對上式適當(dāng)?shù)剡x擇比例系數(shù),就可以把常數(shù)l與g約去,再移項就得到化簡了的運動方程
x'' + Sin x = 0.
因為單擺的運動方程(微分方程)是
x'' + Sin x = 0…………(1)
而標(biāo)準(zhǔn)的簡諧振動(如彈簧振子)則是
x'' + x = 0………………(2)
相關(guān)解釋
我們知道(1)式是一個非線性微分方程,而(2)式是一個線性微分方程。所以嚴(yán)格地說上面的(1)式描述的單擺的運動并不是簡諧運動。
不過,在x比較小時,近似地有Sin x ≈ x。(這里取的是弧度制。即當(dāng)x -> 0時有Sin x / x = o(1)。)因而此時(1)式就變?yōu)椋?)式,單擺的非線性的運動被線性地近似為簡諧運動。
然后說一下為什么是10°。由于Sin x ≈ x這個近似公式只在角度比較小的時候成立(這一個可以從正弦函數(shù)的在原點附近的圖象近似看出),所以只有在小角度下(1)式化作(2)式才是合理的。
事實上5°≈0.087266弧度,Sin 5°≈0.087155,二者相差只有千分之一點幾,是十分接近的。在低精度的實驗中,這種系統(tǒng)誤差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實驗操作中的偶然誤差就比它大)。但如果換成25°,誤差高達(dá)百分之三,就不宜再看成是簡諧振動了。
由于正弦函數(shù)的性質(zhì),這個近似是角度越小,越精確,角度越大越不精確。如果角度很大(比如60度處,誤差高達(dá)17%),就完全不能說它是簡諧振動了。
伽利略第一個發(fā)現(xiàn)擺的振動的等時性,并用實驗求得單擺的周期隨長度的二次方根而變動?;莞怪瞥闪说谝粋€擺鐘。單擺不僅是準(zhǔn)確測定時間的儀器,也可用來測量重力加速度的變化?;莞沟耐瑫r代人天文學(xué)家J.里希爾曾將擺鐘從巴黎帶到南美洲法屬圭亞那,發(fā)現(xiàn)每天慢 2.5分鐘,經(jīng)過校準(zhǔn),回巴黎時又快 2.5分鐘。惠更斯就斷定這是由于地球自轉(zhuǎn)引起的重力減弱。I.牛頓則用單擺證明物體的重量總是和質(zhì)量成正比的。直到20世紀(jì)中葉,擺依然是重力測量的主要儀器。
補充
上面提到是角度比較小的時候單擺的近似公式,但是對于我個人而言比較喜歡追求完美。所以在此補充一點,也就是在任意角度下單擺的周期公式.但在此之前提出兩個概念:第一類不完全橢圓積分:F(φ,x)=∫[0,φ]dθ/√(1-x²sin²;θ),第一類完全橢圓積分K(x)=F(π/2,x)=∫[0,π/2]dθ/√(1-x²sin²;θ)(∫[a,b]f(x)dx表示對f(x)在區(qū)間[a,b]上的定積分)
設(shè)擺長為l,擺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那么單擺的運動公式為:
d²;θ/dt²+g/l*sinθ=0
令ω=dθ/dt,上式改寫成:
ωdω/dθ+g/l*sinθ=0
ω²=2g/l*cosθ+c
給定初始條件θ=α(0≤α≤π),ω=0,則其特解為:
ω²=2g/l*(cosθ-cosα)=4g/l*(sin²;(α/2)-sin²;(θ/2))
所以t=∫dθ/ω=1/2*√(g/l)*∫[0,θ]dθ/√(sin²;(α/2)-sin²;(θ/2))
做變換sin(θ/2)=sin(α/2)sinφ,則
t=√(l/g)*∫[0,φ]dφ/√(1-sin²;(α/2)*sin²;φ)=√(l/g)*F(φ,sin(α/2))
以上是單擺從任意位置擺動任意角的公式,當(dāng)單擺從任意位置開始擺動到豎直位置時,θ=α,此時φ=π/2
那么T=4t=4√(l/g)*F(π/2,sin(α/2))=4√(l/g)*K(sin(α/2)),此處的α就是常說的擺角,現(xiàn)在看一下不同的擺角對周期的影響
單擺的近似公式為T=2π√(l/g),精確公式為T=4√(l/g)*K(sin(α/2)),記相對誤差為e(α)
那么e(α)=(2K(sin(α/2))-π)/(2K(sin(α/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