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保教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字號:

2011年11月全國教師資格考試《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兒童能以命題形式思維,則其認知發(fā)展已達到(?。?BR>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2.兒童開始能夠按照物體某些比較穩(wěn)定的主要特征進行概括,說明兒童已出現(xiàn)了(?。?。
    A.直觀的概括
    B.語詞的概括
    C.表象的概括
    D.動作的概括
    3.幼兒典型的思維方式是(?。?。
    A.直觀動作思維
    B.抽象邏輯思維
    C.直觀感知思維
    D.具體形象思維
    4.“童言無忌”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看是(?。?。
    A.兒童心理落后的表現(xiàn)
    B.符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表現(xiàn)
    C.“超?!钡谋憩F(xiàn)
    D.父母教育不當所致
    5.一個小女孩看到“夏景”說:“小姐姐坐在河邊,天熱,她想洗澡,她還想洗臉,因為臉上淌汗?!边@個小女孩的想象是( )。
    A.經(jīng)驗性想象
    B.情境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擬人化想象
    6.幼兒道德發(fā)展的核心問題是( )。
    A.親子關系的發(fā)展
    B.同伴關系的發(fā)展
    C.性別角色的發(fā)展
    D.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
    7.(?。┦侵讣议L通過不同的形式,參與幼兒園的一些教育教學活動,協(xié)助教師的工作,以豐富幼兒的學習經(jīng)驗,達到家庭與幼兒園的相互配合與協(xié)調(diào)一致。
    A.家長學校
    B.家長參與
    C.家長會
    D.家訪
    8.有利于兒童成長的依戀類型是(?。?。
    A.回避型
    B.安全型
    C.反抗型
    D.遲鈍型
    9.下列符合兒童動作發(fā)展規(guī)律的是(?。?BR>    A.從局部動作發(fā)展到整體動作
    B.從邊緣部分動作發(fā)展到中央部分動作
    C.從粗大動作發(fā)展到精細動作
    D.從下部動作發(fā)展到上部動作
    10.兒童有不知足、不安全、憂慮、退縮、懷疑、不喜歡與同伴交往等特點是在(?。┙甜B(yǎng)方式下形成的。
    A.放縱型
    B.專制型
    C.民主型
    D.自由型
    11.在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下,5-6歲幼兒能集中注意( )。
    A.5分鐘
    B.10分鐘
    C.15分鐘
    D.7分鐘
    12.嬰兒尋求并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和情感聯(lián)系的傾向被稱為(?。?。
    A.依戀
    B.合作
    C.移情
    D.社會化
    13.在目前條件下,幼兒園比較合適的師生比是(?。?。
    A.1:15--208.1:20—-25
    C.1:25—30
    D.1:30—-35
    14.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主張的教育家是( )。
    A.蒙臺梭利
    B.福祿貝爾
    C.陳鶴琴
    D.陶行知
    15.幼兒對科學概念掌握的特點為(?。?BR>    A.可通過日常交往掌握
    B.可通過個人積累經(jīng)驗掌握
    C.需經(jīng)過專門教學才能掌握
    D.以上都對
    16.在幼兒園實踐中某些教師認為幼兒進餐、睡眠、茶點等是保育,只有上課才是傳授知識、發(fā)展智力的途徑,不注意利用各環(huán)節(jié)的教育價值,這種做法違反了( )。
    A.發(fā)揮一日生活的整體功能原則
    B.重視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原則
    C.尊重兒童原則
    D.實踐性原則
    17.《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到的五個領域,每個領域都可以提煉出一個關鍵的能力,藝術(shù)是(?。?BR>    A.感受能力
    B.表現(xiàn)能力
    C.創(chuàng)造能力
    D.思維能力
    18.幼兒園的教育內(nèi)容是全面的、啟蒙的,各領域的內(nèi)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 )等方面的發(fā)展。
    A.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tài)度
    B.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
    C.能力、情感、態(tài)度、知識、技能
    D.情感、態(tài)度、知識、技能、能力
    19.幼兒園教學的基本方法是(?。?BR>    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觀察法
    D.示范法
    20.幼兒教師了解幼兒好的信息來源是(?。?BR>    A.同齡人
    B.社區(qū)人士
    C.家長
    D.教養(yǎng)員
    二、簡答題
    1.簡述幼兒游戲的基本特征。
    2.簡述幼兒園心理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重要意義。
    3.談談你對杜威關于教育本質(zhì)的理解。
    4.幼兒園班級管理的內(nèi)容包括哪些方面?
    三、材料分析題
    1.大班的洋洋想玩“開獎”游戲,他畫了很多獎券,還大聲叫嚷:“快來摸獎呀!特等獎自行車一輛!”
    童童在洋洋那里摸到了特等獎,洋洋推給她一把小椅子,告訴她:“給你,自行車!”童童高興地騎上去。
    強強也來了,也在洋洋那里摸到了特等獎,洋洋還是推給他一把椅子,強強也很高興地騎上去,兩腳模仿著踩踏板的動作,蹬個不停。
    老師也來了,洋洋高興地讓老師摸獎,結(jié)果老師也摸到一個特等獎。洋洋迫不及待地把一把椅子推給老師,還說道:“恭喜恭喜,你摸到一輛自行車!”可是,老師卻說:“你這自行車一點也不像,怎么沒有輪子呀,應該給它裝上輪子!”洋洋低頭看看自己的“自行車”,愣住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洋洋忙著按老師說的給他的“自行車”裝上輪子,開獎活動不得不停了下來……
    老師對洋洋游戲的干預合適嗎?請對洋洋的游戲方式和老師的干預方式作出分析和判斷。
    2.4歲的成成上床睡覺前非要吃糖不可。媽媽一個勁兒地向他解釋睡覺前不能吃糖的道理,成成就是不聽,還扯著嗓子哭起來。媽媽生氣地說;“再哭,我打你?!背沙刹坏珱]停止哭叫,反而情緒更加激動,干脆在床上打起滾來。
    請運用有關幼兒情緒的理論,談談小明為什么會這樣,成人應如何引導與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情緒。
    四、活動設計題
    以把玩具送回家(實物歸類)為題,設計一個小班的活動方案
    2011年11月全國教師資格考試《保育知識與能力》(幼兒園)真題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已能理解組成命題各概念之間的關系,能運用命題進行思維。
    2.C【解析】兒童能夠按照物體的某些比較穩(wěn)定的主要特征進行概括,來說明存在于頭腦中的表象。
    3.D【解析】幼兒典型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
    4.B【解析】“童言無忌”符合兒童年齡的特征:
    5.A【解析】這是小女孩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展開的想象。
    6.D【解析】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是幼兒道德發(fā)展的核心問題。
    7.B【解析】家長可以通過間接方式參與學校教學活動設計和實施。
    8.B【解析】安全型依戀有利于兒童成長。
    9.C【解析】兒童動作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是:從整體動作發(fā)展到局部動作,從上部動作發(fā)展到下部動作;從粗大動作發(fā)展到精細動作;從中央部分動作發(fā)展到邊緣部分動作;從無意動作發(fā)展到有意動作。
    10.B【解析】在專制型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下,兒童的自主性受到抑制,安全感得不到保護,也不喜歡與他人接觸。
    11.C【解析】在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下,3歲幼兒的注意能保持3—5分鐘左右,4歲幼兒的注意能保持10分鐘左右,5—6歲幼兒的注意能保持15分鐘左右。
    12.A【解析】依戀是嬰兒尋求并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和情感聯(lián)系的傾向。
    13.A【解析】1:15-20是目前為合適的師生比。
    14.B【解析】福祿貝爾認為,親子教育非常重要,而且首先必須教育母親。
    15.C【解析】幼兒的思維能力不強,對科學概念如沒有專門的教育就不可能掌握。
    16.A【解析】幼兒園一日活動是指幼兒園每天進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動。幼兒園應充分認識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種活動的教育價值,通過合理組織、科學安排,讓一日活動發(fā)揮一致的、連貫的、整體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動之中。
    17.C【解析】藝術(shù)是創(chuàng)造能力。
    18.B【解析】幼兒園的教育內(nèi)容是全面的、啟蒙的,各領域的內(nèi)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
    19.C【解析】觀察法是幼兒園教學的基本方法。
    20.C【解析】家長是教師了解幼兒的一個重要渠道。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1)游戲是兒童主動的自愿的活動。
    (2)游戲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圍生活。
    (3)游戲沒有社會的實用價值,沒有強制性的社會義務,不直接創(chuàng)造財富。
    (4)游戲伴隨著愉悅的情緒。
    2.【答案要點】幼兒園心理環(huán)境刨設的意義:
    (1)有利于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2)有利于幼兒形成良好個性,適應社會生活;
    (3)有利于幼兒園員工的成長與發(fā)展。
    3.【答案要點】(1)“教育即生長”,即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促進兒童的本能生長。(2)“教育即生活”,即兒童本能生長總是在生活過程中展開的,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3)“教育即經(jīng)驗的不斷改造”,即在教育過程中,主要不是教給兒童既有的科學知識,而是讓兒童在活動中自己去獲得經(jīng)驗。
    4.【答案要點】幼兒園班級管理一般由生活管理、教育管理、其他方面的管理(包括家園交流管理、班級間交流管理、幼兒社區(qū)活動管理等)組成。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服務于幼兒的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
    三、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在這個案例中,洋洋用小椅子替代自行車,來實現(xiàn)他“摸特等獎”的情節(jié)構(gòu)思。幼兒能夠成功地以物代物,反映了幼兒象征思維的發(fā)展。替代物與被替代物越不像,越具有符號抽象的意義。而教師以角色身份對洋洋所選擇的替代物提出了質(zhì)疑,認為小椅子不像自行車,試圖引導幼兒按真實的樣子加以改裝,結(jié)果阻礙了幼兒的游戲想象,中斷了幼兒原來的游戲情節(jié),因此這
    種干預是不恰當?shù)摹?BR>    2.【答案要點】(1)4歲的幼兒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沖動,比較外露,不容易控制。
    (2)為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情緒,平時應注意:創(chuàng)設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情感;充分利用各種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情感;成人的情緒自控;正確疏導幼兒的不良情緒。尤其當面對幼兒的不良情緒時,可以采取轉(zhuǎn)移法、冷卻法與消退法等干預措施。
    四、活動設計題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兒童認識玩具、用品的圖標及它們所代表的各種物品,能按圖標將物品(玩具)分別進行歸類,體驗物體的共同屬性。
    2.實踐目標:學習收拾整理玩具,知道玩具玩過了要收拾到指定的位置;3.情感目標:通過收拾玩具,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1.將班級的各種玩具、用品按類有序擺放到玩具櫥和用品櫥內(nèi),并按其種類設計玩具櫥圖標。2.設計各種玩具、用品的圖標每種一張,膠棒若干。
    活動過程
    1.參觀班級的玩具櫥。
    帶領幼兒逐一參觀班級的玩具櫥,向幼兒介紹各種玩具櫥的名稱,讓幼兒仔細觀察玩具櫥里有哪些玩具,對幼兒叫不出名字的玩具,教師可與幼兒一起討論給玩具起名字。
    2.認識玩具圖標。
    出示各種玩具圖標,請幼兒猜猜每個圖標代表的是什么玩具,猜對了就請一個幼兒將該圖標貼到存放該玩具的那一層(或格子)中,并告訴幼兒:這里就是該玩具的“家”。還可以提問1這種玩具的旁邊(或上面)是什么玩具的家?這種玩具的家在哪個玩具櫥?
    3.建立玩具收放常規(guī)。
    告訴幼兒可以到玩具櫥中選擇自己喜歡玩的玩具到指定地點玩,但玩過后必須把玩具送回原來的地方。
    4.讓幼兒自選玩具開展游戲活動,游戲結(jié)束時請幼兒把玩具分別送回家。教師組織幼兒集體檢查各種玩具用品是否放到了規(guī)定的地方。
    活動建議:
    此活動可在建立玩具使用常規(guī)過程中自然進行,但常規(guī)一旦建立,班級中所有人員都要遵守;在更換玩具材料時,其圖標也要及時更換。
    活動可在某天自選游戲活動的前后兩段進行;游戲前介紹玩具櫥及圖標,游戲后進行玩具用品的實物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