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guān)于《少兒書法:百年啟功:如石之堅,似水之凈》,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912年7月,我國國學大師,書畫大師,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啟功生于北京,2005年6月病逝,今年是他誕辰100周年。
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并無后。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謚日陋。身與名,一齊臭。
啟功自撰墓志銘
這是一份逝去者在生前為自己撰寫的墓志銘,雖為戲言,卻參透人間百態(tài)。它的作者便是國學大師,書畫大師,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啟功先生,因為在教育、藝術(shù)、歷史、文學等方面的不凡貢獻被世人尊稱為“國寶”。1912年7月26日,啟功生于北京,2005年6月30日病逝,今年是他誕辰100周年
“國寶啟功”
一生坎坷 樂觀面對
啟功先生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出身顯赫,但幼時家道已經(jīng)中落,祖父毓隆為謀生計,不得不舍棄爵位參加科舉謀得官職,后因祖父去世,家中變賣世藏書籍以作殯葬費用,家境一貧如洗。后啟功在各界人士幫助下陸續(xù)結(jié)識了一些當時知名的藝術(shù)家、詩人、學者,如賈羲民、吳鏡汀、戴姜福、溥心、溥雪齋、齊白石等,在他們的教誨下,啟功逐漸打下古典文學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扎實根基。
啟功和陳垣(右)
稍長,啟功在時任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先生的幫助下到輔仁大學附屬中學教國文,但由于只有中學文憑,啟功先后被辭退2次,最后還是在陳垣的提攜下,啟功得以第三次站上講臺,成為一位沒學歷的大學教授。因此啟功對陳垣的感情極為深厚,他認為這段師生之誼“有逾父子”。后來啟功于1988年通過義賣書法繪畫作品籌集基金為北師大設立“勵耘獎學助學基金”,“勵耘”便是陳垣的書齋名?,F(xiàn)在啟功位于北京香山萬安公墓的墓碑上刻的“元白用功之硯”硯銘也是陳垣所寫。
啟功去世時93歲,高齡人生必然所歷非凡。他1歲喪父,10歲失去曾祖父、祖父,工作不順,險阻不斷。四十五歲時母親和姑姑相繼去世,文化*中被勒令抄寫*,后風雨同舟的老伴又病逝于“十年浩劫”中,骨灰蕩然。啟功一生無兒無女,妻子去世后,他一直過著孤獨而清苦的生活,晚年陷入疾病折磨。我們來看一則他自己填的描繪所患疾病的詞:
《沁園春•美尼爾氏綜合征》
夜夢初回,地轉(zhuǎn)天旋,兩眼難睜。忽翻腸攪肚,連嘔帶瀉;頭沉向下,腳軟飄空。耳里蟬鳴,漸如牛吼,最后懸錘撞大鐘。真要命,似這般滋味,不易形容。明朝去找醫(yī)生,服‘苯海拉明’‘乘暈寧’。說腦中血管,老年硬化,發(fā)生阻礙,失去平衡。此癥稱為,美尼爾氏,不是尋常暑氣蒸。稍可惜,現(xiàn)藥無特效,且待公薨。
讀來直叫人既悲傷又感嘆。此位可敬的老人,面對疾病的痛苦折磨還能幽默面對,以自嘲的口吻直面生死,此種心境常人難及。
他還有幾首描寫擠公交車痛苦難忍狀態(tài)的“打油詩”,其中一首云:
鐵打車廂肉作身,上班散會最辛苦。
有窮彈力無窮擠,一寸空間一寸金。
頭屢動,手頻伸??蓱z天補費精神。
當時我是孫行者,變個驢皮影戲人。
真正感同身受,忍俊不禁。
玩具是啟功晚年的一大愛好,他把自己的書柜稱作“十足的玩具王國”
1912年7月,我國國學大師,書畫大師,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啟功生于北京,2005年6月病逝,今年是他誕辰100周年。
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并無后。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謚日陋。身與名,一齊臭。
啟功自撰墓志銘
這是一份逝去者在生前為自己撰寫的墓志銘,雖為戲言,卻參透人間百態(tài)。它的作者便是國學大師,書畫大師,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啟功先生,因為在教育、藝術(shù)、歷史、文學等方面的不凡貢獻被世人尊稱為“國寶”。1912年7月26日,啟功生于北京,2005年6月30日病逝,今年是他誕辰100周年
“國寶啟功”
一生坎坷 樂觀面對
啟功先生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出身顯赫,但幼時家道已經(jīng)中落,祖父毓隆為謀生計,不得不舍棄爵位參加科舉謀得官職,后因祖父去世,家中變賣世藏書籍以作殯葬費用,家境一貧如洗。后啟功在各界人士幫助下陸續(xù)結(jié)識了一些當時知名的藝術(shù)家、詩人、學者,如賈羲民、吳鏡汀、戴姜福、溥心、溥雪齋、齊白石等,在他們的教誨下,啟功逐漸打下古典文學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扎實根基。
啟功和陳垣(右)
稍長,啟功在時任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先生的幫助下到輔仁大學附屬中學教國文,但由于只有中學文憑,啟功先后被辭退2次,最后還是在陳垣的提攜下,啟功得以第三次站上講臺,成為一位沒學歷的大學教授。因此啟功對陳垣的感情極為深厚,他認為這段師生之誼“有逾父子”。后來啟功于1988年通過義賣書法繪畫作品籌集基金為北師大設立“勵耘獎學助學基金”,“勵耘”便是陳垣的書齋名?,F(xiàn)在啟功位于北京香山萬安公墓的墓碑上刻的“元白用功之硯”硯銘也是陳垣所寫。
啟功去世時93歲,高齡人生必然所歷非凡。他1歲喪父,10歲失去曾祖父、祖父,工作不順,險阻不斷。四十五歲時母親和姑姑相繼去世,文化*中被勒令抄寫*,后風雨同舟的老伴又病逝于“十年浩劫”中,骨灰蕩然。啟功一生無兒無女,妻子去世后,他一直過著孤獨而清苦的生活,晚年陷入疾病折磨。我們來看一則他自己填的描繪所患疾病的詞:
《沁園春•美尼爾氏綜合征》
夜夢初回,地轉(zhuǎn)天旋,兩眼難睜。忽翻腸攪肚,連嘔帶瀉;頭沉向下,腳軟飄空。耳里蟬鳴,漸如牛吼,最后懸錘撞大鐘。真要命,似這般滋味,不易形容。明朝去找醫(yī)生,服‘苯海拉明’‘乘暈寧’。說腦中血管,老年硬化,發(fā)生阻礙,失去平衡。此癥稱為,美尼爾氏,不是尋常暑氣蒸。稍可惜,現(xiàn)藥無特效,且待公薨。
讀來直叫人既悲傷又感嘆。此位可敬的老人,面對疾病的痛苦折磨還能幽默面對,以自嘲的口吻直面生死,此種心境常人難及。
他還有幾首描寫擠公交車痛苦難忍狀態(tài)的“打油詩”,其中一首云:
鐵打車廂肉作身,上班散會最辛苦。
有窮彈力無窮擠,一寸空間一寸金。
頭屢動,手頻伸??蓱z天補費精神。
當時我是孫行者,變個驢皮影戲人。
真正感同身受,忍俊不禁。
玩具是啟功晚年的一大愛好,他把自己的書柜稱作“十足的玩具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