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古詩欣賞:《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古詩賞析

字號:

本文是為大家整理的《少兒古詩欣賞:《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古詩賞析》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文】
    歸園田居·其一
    作者: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⑴,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⑵,一去三十年。
    羈鳥⑶戀舊林,池魚思故淵⑷。
    開荒南野際⑸,守拙歸園田⑹。
    方宅十余畝⑺,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⑻,桃李羅堂前⑼。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⑽。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⑾。
    戶庭無塵雜⑿,虛室有余閑⒀。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⒁。
    【注釋】
    1少:指少年時代。
    1適俗:適應世俗。韻:情調(diào)、風度。
    2塵網(wǎng):指塵世,官府生活污濁而又拘束,猶如網(wǎng)羅。這里指仕途。
    3羈鳥:籠中之鳥。池魚:池塘之魚。鳥戀舊林、魚思故淵,借喻自己懷戀舊居。
    4南野:一本作南畝。際:間。
    5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閑居賦序》有“巧官”“拙官”二詞,巧官即善于鉆營,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義即守正不阿。
    6方:讀作“旁”。這句是說住宅周圍有土地十余畝。
    7蔭:蔭蔽。
    8羅:羅列。
    9曖曖:暗淡的樣子。
    10依:輕柔的樣子。墟里:村落。
    11這兩句全是化用漢樂府《雞鳴》篇的“雞鳴高樹顛,犬吠深宮中”之意。
    12戶庭:門庭。塵雜:塵俗雜事。
    13虛室:閑靜的屋子。余閑:閑暇。
    14樊:柵欄。樊籠:蓄鳥工具,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歸耕園田。這兩句是說自己像籠中的鳥一樣,重返大自然,獲得自由。
    【翻譯】
    從小沒有投合世俗的氣質(zhì),性格本來愛好山野。錯誤地陷落在人世的羅網(wǎng)中,一去就是三十年。關(guān)在籠中的鳥兒依戀居住過的樹林,養(yǎng)在池中的魚兒思念生活過的深潭。到南邊的原野里去開荒,依著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種田園。住宅四周有十多畝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間。
    榆樹、柳樹遮掩著后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堂前。遠遠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見,樹落上的炊煙隨風輕柔地飄揚。狗在深巷里叫,雞在桑樹頂鳴。門庭里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空房中有的是空閑的時間。長久地困在籠子里面,現(xiàn)在總算又能夠返回到大自然了。
    【解題】
    《歸園田居》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于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十一月,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去彭澤令歸隱,其時四十一歲?!稓w園田居》大約作于歸隱的次年。這組詩共五首,這里選的是第一首。陶淵明所寫的大量歌頌田園生活的抒情詩,表達了對黑暗社會的憎惡和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注評】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適俗:適應世俗。動賓短語作“韻”的定語。韻:指氣質(zhì),性格、情趣等。性:生性,性格。本:本來,副詞。.丘山:這里指山林。○以追述往事開篇,言自己從小就厭惡世俗官場,本性喜愛大自然,體現(xiàn)出詩人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jié)。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塵網(wǎng):塵世的羅網(wǎng),指官場。官場生活污濁而又拘束,猶如羅網(wǎng)。去:離開,指離別故園的丘山。三十年:應作“十三年”,陶淵明自太元十八年(393)初做江州祭酒,到熙義之年(405)辭去彭澤令歸田,剛好過了十三年?!饘懺娙藢σ酝`入仕途的深刻反省?!皦m網(wǎng)”一詞,是首句“俗”的具體化。詩人將官場斥為“塵網(wǎng)”,見其憎恨之情?!叭辍保瑯O言時間之長,加重了“誤”的份量,見其追悔莫及的心情。以上為一層,寫自己的本性與誤落“塵網(wǎng)”的矛盾。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羈鳥:關(guān)在籠里的鳥。羈,束縛。舊林:過去棲息的山林。池魚:被捕撈來放養(yǎng)在池里的魚。故淵:過去生活的深潭。這兩句的“戀”與“思”“舊”與“故”均為互文?!鸪星皵⒃娙苏`落官場“塵網(wǎng)”,意如“羈鳥”“池魚”,得不到自由,于是思戀“舊林”“深淵”渴望回到大自然的懷抱,見其急切思歸田園的心情。詩以“羈鳥”“池魚”作比,貼切形象,既與前面的“塵網(wǎng)”呼應,又為后文的“樊籠”伏筆。
    開荒南野際,守拙(zhuó)歸田園。 南野:一作“南畝”,泛指田野。際:間。守拙:安守愚拙的本性。拙,指不善于在官場逢迎取巧?!笆刈尽本涫钦f自己寧愿抱守愚拙的:性歸隱田園,而不愿混跡在巧弄機謀的仕途之中?!饠⒃?,現(xiàn)在終于離開仕途歸耕田園,流露出無限的欣愉之情?!笆刈尽币辉~,與詩的開頭兩句呼應,既是對“俗”的尖銳諷與否定,又是返樸歸真“愛丘山”本性的再現(xiàn)。以上為層,寫自己歸耕田園的決心。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方宅:住宅周圍方,旁,周圍。宅,住宅。○寫詩人歸隱后,只有微薄的產(chǎn)業(yè),簡陋的家室,表現(xiàn)了詩人淳樸的生活,淡泊而又舒暢的心境。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蔭:樹蔭,引申為遮蔽,蔭蔽。羅:羅列,排列?!饘懺娙颂锞拥沫h(huán)境。屋后榆柳,相互掩映,凝綠于夏,堂前桃李,列植成行,爭艷于春,令人逸興遄飛,心馳神往。
    曖(ài)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暖曖:模糊不清隱約可見的樣子。遠人村:遠處的村莊。村莊是人聚居的地方,所以稱“人村”。依依:輕柔的樣子。墟里:村落。煙:指炊煙。○寫遠望之景,靜中寓動,一切都呈現(xiàn)出安寧、柔和的情調(diào)?!芭币辉~,寫出了輕煙淡霧迷漫飄忽下,鄉(xiāng)村似隱似現(xiàn)的杳遠景象,極富詩意。“依依”一詞,畫出了炊煙裊裊中的村落的安閑景象,與詩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完全契合。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這是主謂倒裝的句子,還原過來是“遠人村暖暖,墟里煙依依”。這種主謂倒裝句是詩詞中常見的特殊句式。這種倒裝與詩句的節(jié)奏、押韻都有關(guān)系。從節(jié)奏方面看,“暖暖——遠——人村”,節(jié)奏是二一二,。讀起來順口;還原為“遠——人村——曖暖”,節(jié)奏是一二二,就讀不順暢了。從押韻方面說,如不倒裝,“依”字押不上韻;倒裝以使“煙”成為韻腳,就能同上文的“田”“間”“前”等相押了。由于詩人們常用這種例裝句,它也就成為了舊體詩的特殊句式之一,并從而形成一種特殊的風味。運用得恰當,句子的詩味似乎更濃一些。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顛:本義是頭頂,引申為泛指頂部。○寫近聽之景,以動顯靜?!肮贩汀薄半u鳴”都襯出了田居的寧靜和詩人怡然自得的心境。以上為三層,寫田園生活的情景。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戶庭:門庭,門戶和庭院。塵雜:塵俗雜事。虛室:虛靜的內(nèi)室,陳設簡單而安靜的屋子。這兩句說,歸田以后,因無世俗雜務的糾纏,閑暇的對間就顯得多了?!痣[居家中,無世俗雜務煩擾,自然清靜。
    久在樊(fán)籠里,復得返自然。 樊籠:關(guān)鳥獸的籠子。這里比喻仕途。復:又,副詞。得:能,助動詞。返自然:回到大自然,指歸耕田園。這兩句是說,辭官歸田,有如長期關(guān)在籠中的鳥獸又重返大自然一樣;○用一比喻,其欣喜舒暢之情,溢于言表。“樊籠”句與前面的“羈鳥”“池魚”遙相呼應;“復得”句與詩首二句相綰合。全詩章法,轉(zhuǎn)承起伏,變化多端,前后勾連,一脈相通。以上為四層,寫重返自然的感受,是全詩的總結(jié)。
    【譯文】
    從小沒有適應世俗的習性,生性本來熱愛田園和丘山。
    違背本心誤入仕途羅網(wǎng),一別故園屈指一十三年。
    籠中的鳥兒眷戀著舊林,池中的魚兒思念著故淵。
    如今在故鄉(xiāng)山野開荒種地,安守愚拙的本性返回田園。
    住宅周圍有土地十余畝,簡陋的茅屋蓋上八九間。
    榆柳成蔭遮蔽著后面屋檐,桃李爭妍羅列在廳堂面前。
    遠處的村莊望中隱約可見,村子里家家升起裊裊炊煙。
    狗吠在深深的里巷之中,雞鳴在宅旁的桑樹之顛。
    田家的門庭沒有塵俗雜事,簡樸的屋里多么安靜清閑。
    象鳥兒長期被關(guān)左樊籠里,如今又展翅飛回到大自然。
    【簡析】
       本篇寫詩人離開仕途,歸隱田園的簡樸生活,抒發(fā)了他對官場生活的憎惡和歸田后的喜悅安適的心情。
    這是一首優(yōu)秀的抒情詩。詩人采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使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達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種藝術(shù)境界,使讀者通過想象覺得如同身臨其境,感受到一種意境美,從而受到感染。如詩中我們所感觸到的田畝草屋,成蔭的榆柳,列植的桃李,黃昏的遠村,依依的炊煙,深巷中的狗吠,桑顛上的雞鳴,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經(jīng)過詩人的點化,都增添了無窮的情趣,構(gòu)成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面,它們有近有遠,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淡有濃,有活潑的生機,有自然的趣味。將這畫面有機地組合起來,便又構(gòu)成一幅清新自然,恬靜美好的田園生活的圖景,并從這圖景中體會到詩人那歸隱的無窮樂趣和鄉(xiāng)居的安適心情,使讀者感受到一種藝術(shù)的意境美。
    全詩語言平易樸實,多用偶句,對仗工整,瑯瑯成誦,富有音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