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3年新外銷員《國際金融》重點知識輔導3》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第一節(jié) 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是指由經(jīng)營外匯業(yè)務的銀行、各種金融機構以及個人進行外匯買賣,調(diào)劑外匯供求的交易場所。
我國外匯市場特點:
首先,運用現(xiàn)代化的通訊網(wǎng)絡和電子計算機聯(lián)網(wǎng)為各金融機構提供外匯交易與清算服務。在交易方式和內(nèi)容上,實行聯(lián)網(wǎng)交易。外匯市場只進行人民幣與美元、人民幣與日元、人民幣與港元、人民幣與歐元之間的現(xiàn)匯交易。其次,在市場結構上,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客戶與外匯指定銀行之間的交易;
二是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包括外匯指定銀行之間的交易和外匯指定銀行與中央銀行之間的交易。
再次,決定市場匯率的基礎是外匯市場的供求情況。央行每日公布基準匯率,各外匯指定銀行在規(guī)定的浮動范圍內(nèi)自行決定掛牌匯率。
后,中國人民銀行主要運用貨幣政策對外匯市場進行宏觀調(diào)控和管理。
外匯市場類型:
(一)按外匯市場的組織形態(tài)劃分
1.抽象的市場(無固定交易場所的市場)
2.有形市場(有固定交易場所的市場)
(二)外匯市場按照是否受到控制劃分
1.自由外匯市場
2.官方外匯市場
3.官方控制
外匯市場構成:
外匯市場主要由三方面機構組成:
(一)外匯銀行
這類銀行包括專營或兼營外匯業(yè)務的本國商業(yè)銀行、在本國的外國銀行分行或代辦處以及其他金融機構。外匯銀行不僅是外
匯供求的主要中介人,而且自行對客戶買賣外匯。
(二)外匯經(jīng)紀人
在外匯市場上進行買賣的主要是商業(yè)銀行,交易頻繁、金額很大,為了促進它們之間的交易,出現(xiàn)了專門從事介紹成交的外匯經(jīng)紀人。它們自己不買賣外匯,而是依靠同外匯銀行的密切聯(lián)系和了解外匯供求情況,得以促進雙方成交,從中收取手續(xù)費。目前這項業(yè)務已為大經(jīng)紀商所壟斷。它們是公司或合伙的組織,規(guī)模很大。其利潤十分可觀。大商業(yè)銀行為了節(jié)省手續(xù)費,越來越傾向于彼此直接成交。故它們與外匯經(jīng)紀人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還有一種外匯經(jīng)紀人叫“跑街” (running broker),專門代顧客買賣外匯以賺取傭金。
(三)中央銀行
為了防止國際短期資金的大量流動而對外匯市場猛烈沖擊,故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加以干預,即外匯短缺時大量拋售,外匯過剩時大量吸進,從而使本國貨幣的匯率不致發(fā)生過分劇烈的波動。因此,中央銀行不僅是外匯市場的成員,還是外匯市場的實際操縱者。
第二節(jié) 外匯業(yè)務
即期外匯交易:
即期外匯交易(spot exchange),又稱現(xiàn)貨交易、現(xiàn)期交易、現(xiàn)金交易。它是指外匯交易雙方按照當天的匯率成交,并在成交后的兩個營業(yè)日之內(nèi)辦理外匯交割的一種外匯業(yè)務。
即期外匯業(yè)務類型:
即期外匯可以分為電匯(telegraphic transfer,T/T)、信匯(mail transfer,M/T)和票匯(demand draft,D/D)三種。
電匯:
電匯是指匯款人向當?shù)劂y行交付本國貨幣,由該行用電報或電傳通知國外分行或代理行立即付出外幣。
信匯:
信匯是指匯款人向當?shù)劂y行交付本國貨幣,由銀行開具付款委托書,用航郵寄交國外代理行,辦理付出外匯業(yè)務。
票匯:
票匯是指匯出行應匯款人的申請,開立以匯人行為付款人的匯票,列明受款人的姓名、匯款金額等等,交由匯款人自行寄送給收款人或親自攜帶出國,以憑票取款的一種匯款方式。
遠期外匯交易:
遠期外匯(forward exchange)交易,是指在外匯買賣成交時,雙方先約定交易的貨幣、金額、匯率,但在將來的某個日期再進行實際交割的一種外匯業(yè)務。
遠期交易的期限一般有30天、60天、90天、180天或1年。其中常見的是90天。
遠期外匯交易種類:
1.固定外匯交割日的遠期外匯買賣
固定外匯交割日的遠期外匯買賣(fixed forward transacbon)是指按照交易雙方商定的日期進行外匯交割的遠期外匯交易。這類交易的外匯交割日既不能提前,也不能推遲。如果一方提前交割,另一方則既不需提前交割,也不需因對方提前交割而支付利息。但如有一方延遲交割,則另一方可以向其收取滯付息。
2.選擇外匯交割日的遠期外匯買賣
選擇外匯交割日的遠期外匯買賣(optional forward transac-tion)又稱擇期外匯業(yè)務,它是指交易的一方可在成交日后的第三天起至約定的期限內(nèi)的任何一個營業(yè)日,要求交易的另一方按照雙方約定的遠期匯率進行外匯交割的遠期外匯交易。
遠期匯率:
遠期匯率(forward rate)是指遠期外匯交易中,在未來某一日期進行外匯交割的匯率。遠期匯率是以即期匯率為基礎的。
遠期差價:
遠期匯率和即期匯率的差額稱為遠期差價(forward mar-gin)。如果一種貨幣的遠期匯率高于即期匯率,則稱為“升水”(at premium);如果遠期匯率低于即期匯率,則稱為“貼水”(at discount);如果兩者持平,則稱為“平價”(at par)。
掉期交易:
掉期交易(swap transaction)實際上是即期交易和遠期交易的綜合運用。它是指在買進或賣出即期外匯的同時,賣出或買進幣種、數(shù)額相同的遠期外匯。
掉期交易類型:
1.即期對遠期掉期交易(spot—forward SWaps),即一筆為即期交易,而另一筆為遠期交易的掉期交易。
2.隔日掉期交易(tomorrow—next swaps),即一筆交易是在成交后第一個營業(yè)日交割,而另一筆交易則于成交后第二個營業(yè)13交割的掉期交易。
3.遠期對遠期掉期交易(forward-forward swaps),即兩筆交易均在兩個營業(yè)日以上交割的掉期交易,也即在買進某種貨幣較短遠期的同時,賣出該貨幣較長的遠期;或者,買進某種貨幣較長的遠期.同時賣出該貨幣較短的遠期。
第三節(jié) 匯率折算與進出口報價
不同標價方法的相互折算: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是標示兩種貨幣比價關系的兩種不同方式。兩者可以相互折算。
折算的方法為: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互為倒數(shù)關系。折算時,應將原匯率的買賣價位置顛倒以后取各自的倒數(shù)即可。
第一節(jié) 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是指由經(jīng)營外匯業(yè)務的銀行、各種金融機構以及個人進行外匯買賣,調(diào)劑外匯供求的交易場所。
我國外匯市場特點:
首先,運用現(xiàn)代化的通訊網(wǎng)絡和電子計算機聯(lián)網(wǎng)為各金融機構提供外匯交易與清算服務。在交易方式和內(nèi)容上,實行聯(lián)網(wǎng)交易。外匯市場只進行人民幣與美元、人民幣與日元、人民幣與港元、人民幣與歐元之間的現(xiàn)匯交易。其次,在市場結構上,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客戶與外匯指定銀行之間的交易;
二是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包括外匯指定銀行之間的交易和外匯指定銀行與中央銀行之間的交易。
再次,決定市場匯率的基礎是外匯市場的供求情況。央行每日公布基準匯率,各外匯指定銀行在規(guī)定的浮動范圍內(nèi)自行決定掛牌匯率。
后,中國人民銀行主要運用貨幣政策對外匯市場進行宏觀調(diào)控和管理。
外匯市場類型:
(一)按外匯市場的組織形態(tài)劃分
1.抽象的市場(無固定交易場所的市場)
2.有形市場(有固定交易場所的市場)
(二)外匯市場按照是否受到控制劃分
1.自由外匯市場
2.官方外匯市場
3.官方控制
外匯市場構成:
外匯市場主要由三方面機構組成:
(一)外匯銀行
這類銀行包括專營或兼營外匯業(yè)務的本國商業(yè)銀行、在本國的外國銀行分行或代辦處以及其他金融機構。外匯銀行不僅是外
匯供求的主要中介人,而且自行對客戶買賣外匯。
(二)外匯經(jīng)紀人
在外匯市場上進行買賣的主要是商業(yè)銀行,交易頻繁、金額很大,為了促進它們之間的交易,出現(xiàn)了專門從事介紹成交的外匯經(jīng)紀人。它們自己不買賣外匯,而是依靠同外匯銀行的密切聯(lián)系和了解外匯供求情況,得以促進雙方成交,從中收取手續(xù)費。目前這項業(yè)務已為大經(jīng)紀商所壟斷。它們是公司或合伙的組織,規(guī)模很大。其利潤十分可觀。大商業(yè)銀行為了節(jié)省手續(xù)費,越來越傾向于彼此直接成交。故它們與外匯經(jīng)紀人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還有一種外匯經(jīng)紀人叫“跑街” (running broker),專門代顧客買賣外匯以賺取傭金。
(三)中央銀行
為了防止國際短期資金的大量流動而對外匯市場猛烈沖擊,故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加以干預,即外匯短缺時大量拋售,外匯過剩時大量吸進,從而使本國貨幣的匯率不致發(fā)生過分劇烈的波動。因此,中央銀行不僅是外匯市場的成員,還是外匯市場的實際操縱者。
第二節(jié) 外匯業(yè)務
即期外匯交易:
即期外匯交易(spot exchange),又稱現(xiàn)貨交易、現(xiàn)期交易、現(xiàn)金交易。它是指外匯交易雙方按照當天的匯率成交,并在成交后的兩個營業(yè)日之內(nèi)辦理外匯交割的一種外匯業(yè)務。
即期外匯業(yè)務類型:
即期外匯可以分為電匯(telegraphic transfer,T/T)、信匯(mail transfer,M/T)和票匯(demand draft,D/D)三種。
電匯:
電匯是指匯款人向當?shù)劂y行交付本國貨幣,由該行用電報或電傳通知國外分行或代理行立即付出外幣。
信匯:
信匯是指匯款人向當?shù)劂y行交付本國貨幣,由銀行開具付款委托書,用航郵寄交國外代理行,辦理付出外匯業(yè)務。
票匯:
票匯是指匯出行應匯款人的申請,開立以匯人行為付款人的匯票,列明受款人的姓名、匯款金額等等,交由匯款人自行寄送給收款人或親自攜帶出國,以憑票取款的一種匯款方式。
遠期外匯交易:
遠期外匯(forward exchange)交易,是指在外匯買賣成交時,雙方先約定交易的貨幣、金額、匯率,但在將來的某個日期再進行實際交割的一種外匯業(yè)務。
遠期交易的期限一般有30天、60天、90天、180天或1年。其中常見的是90天。
遠期外匯交易種類:
1.固定外匯交割日的遠期外匯買賣
固定外匯交割日的遠期外匯買賣(fixed forward transacbon)是指按照交易雙方商定的日期進行外匯交割的遠期外匯交易。這類交易的外匯交割日既不能提前,也不能推遲。如果一方提前交割,另一方則既不需提前交割,也不需因對方提前交割而支付利息。但如有一方延遲交割,則另一方可以向其收取滯付息。
2.選擇外匯交割日的遠期外匯買賣
選擇外匯交割日的遠期外匯買賣(optional forward transac-tion)又稱擇期外匯業(yè)務,它是指交易的一方可在成交日后的第三天起至約定的期限內(nèi)的任何一個營業(yè)日,要求交易的另一方按照雙方約定的遠期匯率進行外匯交割的遠期外匯交易。
遠期匯率:
遠期匯率(forward rate)是指遠期外匯交易中,在未來某一日期進行外匯交割的匯率。遠期匯率是以即期匯率為基礎的。
遠期差價:
遠期匯率和即期匯率的差額稱為遠期差價(forward mar-gin)。如果一種貨幣的遠期匯率高于即期匯率,則稱為“升水”(at premium);如果遠期匯率低于即期匯率,則稱為“貼水”(at discount);如果兩者持平,則稱為“平價”(at par)。
掉期交易:
掉期交易(swap transaction)實際上是即期交易和遠期交易的綜合運用。它是指在買進或賣出即期外匯的同時,賣出或買進幣種、數(shù)額相同的遠期外匯。
掉期交易類型:
1.即期對遠期掉期交易(spot—forward SWaps),即一筆為即期交易,而另一筆為遠期交易的掉期交易。
2.隔日掉期交易(tomorrow—next swaps),即一筆交易是在成交后第一個營業(yè)日交割,而另一筆交易則于成交后第二個營業(yè)13交割的掉期交易。
3.遠期對遠期掉期交易(forward-forward swaps),即兩筆交易均在兩個營業(yè)日以上交割的掉期交易,也即在買進某種貨幣較短遠期的同時,賣出該貨幣較長的遠期;或者,買進某種貨幣較長的遠期.同時賣出該貨幣較短的遠期。
第三節(jié) 匯率折算與進出口報價
不同標價方法的相互折算: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是標示兩種貨幣比價關系的兩種不同方式。兩者可以相互折算。
折算的方法為: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互為倒數(shù)關系。折算時,應將原匯率的買賣價位置顛倒以后取各自的倒數(sh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