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借鑒香港“小升初”經驗,學校均衡發(fā)展》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小升初”既要滿足家長選擇中意學校的愿望,也要滿足學校挑選適合的學生的想法。
6月中旬,國內各大城市“小升初”進入沖刺階段,孩子們出盡百寶,家長們各顯神通。近,我和一些香港學者交流,發(fā)現(xiàn)香港也有“小升初”。并且,香港的“小升初”派位制度良好運行,受到各方高度認可,確有一些我們可資借鑒的經驗。
學校的多樣性為家長提供了較豐富的選擇性。香港的中小學校分為官立學校、津貼/資助學校、直資學校、私立學校、國際學校。前三類主要由政府提供教育經費,占全港學??倲?shù)的90%左右。此外,還有私立學校和提供國際課程的國際學校,約占總學校數(shù)的6.6%。香港中上階層和外國人子女主要在這兩類高收費的學校就學。這就出現(xiàn)了第選擇,類似我們說的“公辦不擇校,擇校找民辦”。前三類型學校雖然接受政府教育經費,但辦學主體各不相同,大多由社會組織、宗教團體主辦,辦學特色和風格也各不相同。其中直資學校,即“直接資助計劃”學校,是為了推動多樣性的特色教育而實行的改革,學校擁有較大辦學自主權,既能獲得不低于同規(guī)模津貼學校的補助,也可收取一定的學費。學校的多樣化發(fā)展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家長和學生的選擇面較寬,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非某所學校不上的扎堆現(xiàn)象。
“小升初”政策設計體現(xiàn)了公平性和選擇性的統(tǒng)一。如果選讀國際學校、私立學校、直資學校,就無需參加教育局組織的派位,由各中學自行分配學位。但學校必須預先公布招生標準、準則和比重,招生準則必須公平、公正、公開而且要符合教育原則。學??梢钥疾鞂W生在學業(yè)和非學業(yè)方面的表現(xiàn),進行甄選,部分學校也會通過面試了解申請人的能力、特長和潛能,但不得設置任何形式的筆試。
政府組織的統(tǒng)一派位制度分為兩段。小學六年級第一學期(十二月上旬)為自行派位階段,占30%學額。學生有跨區(qū)自主擇校的機會,每人可填2所學校,電腦根據(jù)報名情況派位。如均未獲錄取,則進入下一階段,在小六第二學期(四月中旬)統(tǒng)一派位,這一階段占65%的學額。同時,學生還有跨網(相當于跨學區(qū))選擇的機會,占第二階段10%的學額。這種制度設計具有較大選擇性,90%以上的學生能夠滿足前三志愿,60%的學生能夠滿足第一志愿。家長和學校對現(xiàn)行學位分配辦法均比較滿意。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政府在制定小學升中學的政策時面向社會征求意見,讓政策內容反映家長和學校的不同訴求,既滿足家長選擇中意學校的愿望,也滿足學校挑選適合的學生的想法?!凹彝ヅc學校合作委員會”會制作每一學年各區(qū)的“中學概覽”,詳細介紹區(qū)內每一所參加派位中學的各種信息,大到辦學宗旨、學校特色、學校管理,細到教學規(guī)劃、家校合作、課外活動、直達學校的交通工具等。參加“小升初”的家長可免費獲得該概覽,各學校也會在學校網站上公開信息。
香港“小升初”大家滿意的大背景,是教師待遇較高且學校均衡發(fā)展。香港自從上世紀70年代末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之后,致力于提高整體教育水平。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期,香港基礎教育的整體水平已經得到較大的改善,不論是硬件設施、教學設備,還是師資水平都達到較高的均衡程度。官立學校和津貼學校,作為香港基礎教育的主體,由政府財政撥款支持,教師待遇按照政府統(tǒng)一規(guī)定的薪級表發(fā)放,不會出現(xiàn)同一薪級點的教師在不同學校待遇不一的情況。這些學校不允許收取學費,也不得把政府撥款或社會捐款額外發(fā)放用以教師福利,從而避免了教師因為福利待遇問題而流動。在香港,中小學教師是高收入群體,保障了教師專心從教,無后顧之憂。
(楊東平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學教授,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小升初”既要滿足家長選擇中意學校的愿望,也要滿足學校挑選適合的學生的想法。
6月中旬,國內各大城市“小升初”進入沖刺階段,孩子們出盡百寶,家長們各顯神通。近,我和一些香港學者交流,發(fā)現(xiàn)香港也有“小升初”。并且,香港的“小升初”派位制度良好運行,受到各方高度認可,確有一些我們可資借鑒的經驗。
學校的多樣性為家長提供了較豐富的選擇性。香港的中小學校分為官立學校、津貼/資助學校、直資學校、私立學校、國際學校。前三類主要由政府提供教育經費,占全港學??倲?shù)的90%左右。此外,還有私立學校和提供國際課程的國際學校,約占總學校數(shù)的6.6%。香港中上階層和外國人子女主要在這兩類高收費的學校就學。這就出現(xiàn)了第選擇,類似我們說的“公辦不擇校,擇校找民辦”。前三類型學校雖然接受政府教育經費,但辦學主體各不相同,大多由社會組織、宗教團體主辦,辦學特色和風格也各不相同。其中直資學校,即“直接資助計劃”學校,是為了推動多樣性的特色教育而實行的改革,學校擁有較大辦學自主權,既能獲得不低于同規(guī)模津貼學校的補助,也可收取一定的學費。學校的多樣化發(fā)展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家長和學生的選擇面較寬,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非某所學校不上的扎堆現(xiàn)象。
“小升初”政策設計體現(xiàn)了公平性和選擇性的統(tǒng)一。如果選讀國際學校、私立學校、直資學校,就無需參加教育局組織的派位,由各中學自行分配學位。但學校必須預先公布招生標準、準則和比重,招生準則必須公平、公正、公開而且要符合教育原則。學??梢钥疾鞂W生在學業(yè)和非學業(yè)方面的表現(xiàn),進行甄選,部分學校也會通過面試了解申請人的能力、特長和潛能,但不得設置任何形式的筆試。
政府組織的統(tǒng)一派位制度分為兩段。小學六年級第一學期(十二月上旬)為自行派位階段,占30%學額。學生有跨區(qū)自主擇校的機會,每人可填2所學校,電腦根據(jù)報名情況派位。如均未獲錄取,則進入下一階段,在小六第二學期(四月中旬)統(tǒng)一派位,這一階段占65%的學額。同時,學生還有跨網(相當于跨學區(qū))選擇的機會,占第二階段10%的學額。這種制度設計具有較大選擇性,90%以上的學生能夠滿足前三志愿,60%的學生能夠滿足第一志愿。家長和學校對現(xiàn)行學位分配辦法均比較滿意。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政府在制定小學升中學的政策時面向社會征求意見,讓政策內容反映家長和學校的不同訴求,既滿足家長選擇中意學校的愿望,也滿足學校挑選適合的學生的想法?!凹彝ヅc學校合作委員會”會制作每一學年各區(qū)的“中學概覽”,詳細介紹區(qū)內每一所參加派位中學的各種信息,大到辦學宗旨、學校特色、學校管理,細到教學規(guī)劃、家校合作、課外活動、直達學校的交通工具等。參加“小升初”的家長可免費獲得該概覽,各學校也會在學校網站上公開信息。
香港“小升初”大家滿意的大背景,是教師待遇較高且學校均衡發(fā)展。香港自從上世紀70年代末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之后,致力于提高整體教育水平。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期,香港基礎教育的整體水平已經得到較大的改善,不論是硬件設施、教學設備,還是師資水平都達到較高的均衡程度。官立學校和津貼學校,作為香港基礎教育的主體,由政府財政撥款支持,教師待遇按照政府統(tǒng)一規(guī)定的薪級表發(fā)放,不會出現(xiàn)同一薪級點的教師在不同學校待遇不一的情況。這些學校不允許收取學費,也不得把政府撥款或社會捐款額外發(fā)放用以教師福利,從而避免了教師因為福利待遇問題而流動。在香港,中小學教師是高收入群體,保障了教師專心從教,無后顧之憂。
(楊東平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學教授,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