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聽課記錄表格(3篇)

字號: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樂聽課記錄表格篇一
    1、 聽交響樂錄音《命運》,導出新課
    2、 模擬情景,學生表演
    情景一:各大報社相聚一堂,討論貝多芬及其音樂
    黑色地帶組:分析貝多芬音樂《致愛麗絲》
    評:專業(yè)術(shù)語太多,不知其他同學是否聽懂。
    清風組:介紹貝多芬生平,著重介紹貝多芬的童年
    銀河組:欣賞貝多芬音樂《歡樂頌》
    千里馬組:欣賞《g大調(diào)小步舞曲》,談感受
    評:沒有深入交流,流于形式。
    四人幫組:朗讀一段話抒發(fā)對貝多芬的感受
    百分百組:用ppt展示有關(guān)貝多芬的圖片,介紹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主要作品,重點介紹《第九交響曲》
    情景二:各大報社記者到貝多芬家中拜訪貝多芬(小品表演)
    評:小品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貝多芬的生活狀態(tài),而且走進了貝多芬的內(nèi)心世界。演員很好!
    情景三:各大報社爭相報道貝多芬
    鶴立雞群報:《我看貝多芬》
    n 不愿意跟別人接觸
    n 不愛干凈
    n 不耐煩
    清風日報:《多愁善感的貝多芬》
    黑色地帶報:《自強不息的貝多芬》
    百分百報社:《把健康的耳朵還給貝多芬吧》
    終點在望報社總編:《意志與理想》
    夢想藍天報:《對貝多芬的感想》
    n 執(zhí)著
    n 熱愛音樂
    n 偉大、堅強
    n 奉獻
    頭號種子報社:《敞開心扉,融入世界》
    千里馬報社:《過于沉迷音樂的貝多芬》
    3、 小組討論:通過這次活動收獲到什么?
    4、 師生交流:這種綜合性活動對學生是否有好處?
    這是一節(jié)非常成功的綜合性學習示范課。
    《音樂巨人貝多芬》是一篇自讀課文,教師采用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
    學生分成若干組,組員之間合作收集有關(guān)貝多芬的資料,制成課件,在班上展示,組與組之間交流學習成果。這堂課就是各小組展示學習成果的過程。
    整個課堂設(shè)計很巧妙。模擬各大報社采訪貝多芬的情景,以話劇表演的形式陸續(xù)展開各小組的匯報,現(xiàn)場氣氛非?;钴S。學生表演欲很強,和積極參與課堂。
    音樂聽課記錄表格篇二
    2、教師的演唱不是很完美,聲音太大,沒有調(diào)整好嘴巴與話筒的距離,讓聲音顯得很噪、沙?。ㄔ诤竺孢M行旋律線教學時演唱比較好、舒服)。
    3、在學生演唱的時候,教師唱得比學生還大聲,是不信任學生的表現(xiàn),而且在這個時候教師沒有足夠的注意力去留意學生的演唱的。
    4、教師的演唱感情不夠投入。
    5、教師背著學生彈琴與伴奏不是很合理,對學生的不尊重,也關(guān)注不了學生的表情甚至演唱。
    (四)歌曲教唱
    1、教師彈琴,學生聽伴奏試唱。
    2、教師指出演唱中的不足,并及時糾正。
    3、在教師的伴奏下,學生唱全曲。
    (五)分析《友誼天長地久》中的音樂要素
    1、節(jié)拍:四四拍,弱起小節(jié)。
    2、節(jié)奏:附點節(jié)奏,傾向性強。
    3、旋律:素材簡練,婉轉(zhuǎn)流暢。
    4、曲式結(jié)構(gòu):起承轉(zhuǎn)合,aa1a3a4
    (六)分組請學生跟老師進行演唱接龍游戲
    1、第一組演唱:開始唱走音了教學用語:啊!你們唱到哪里去了?不要緊,我們再來。
    2、第二組演唱較好
    (七)欣賞不同歌詞的《友誼地久天長》
    1、欣賞兩首不同歌詞的《友誼地久天長》
    (1、中文版;2、英語版)我的思考:明明是說讓學生欣賞視頻與音頻里的演唱,但在前奏音樂結(jié)束后,教師偏又緊緊抓住演唱的機會,再犯搶唱機會的毛病。讓學生聽到更多的是老師的歌聲,而不是老師提議讓學生好好欣賞的音樂!
    2、讓學生聽與演唱三首通俗的關(guān)于友誼的歌曲藏天朔《朋友》:學生不是很熟悉,教師應該多唱。譚詠麟《朋友》:學生會唱,教師及時把演唱機會讓給學生。周華健《朋友》:第一遍教師用豎笛演奏主旋律,學生演唱。第二遍教師與學生一起演唱,但是教師一開始沒有找準音,
    起音過高了,沒有把握好,不過很快就以低八度接唱上了,隨機應變能力較好。
    三、教學小結(jié)
    1、教師問:友誼是什么樣子的?學生沒有辦法回答
    2、讓我們唱著《友誼地久天長》,傳遞永恒的友誼!我的思考:教師讓學生出來演唱互動,沒有掌握初中生的心理,有些強這些學生所難,以致學生不敢表演,聽不到聲音。
    音樂聽課記錄表格篇三
    上課:師生問好。
    一、導入:師:播放課件①黃河背景錄像——
    問: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你想到的又是什么?
    生:答:黃河;保衛(wèi)黃河;母親河……
    師:歸結(jié):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就有斗爭
    ——引入課題:
    運用音樂影像導入,引發(fā)興趣很好。
    運用音像材料有些貧乏,但要求學生理解的問題卻有些難度,如果有適中的材料效果將會更好。
    二。 欣賞《保衛(wèi)黃河》(合唱版):
    1. 初聽:師:播放課件②《保衛(wèi)黃河》音樂影像。
    ——置疑: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聆聽……
    回答:生①:非常壯觀的流水;
    生②:中華兒女的寬廣胸懷。
    師:我的感覺是什么呢?想到了激動人心的抗戰(zhàn)場面。
    生:①想到了保衛(wèi)祖國;②想到了保衛(wèi)家鄉(xiāng)。
    2. 分析:時代背景、歌曲出處。
    教師善于置疑激發(fā)學生思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討論,師生互動性強。
    師:這部作品是什么樣的背景呢?
    1934——1937——1938簡介;
    ——由作者帶病六天完成作品……
    “凡是搞藝術(shù)的都有喚起民眾的責任”。
    置疑:對冼星海的了解有多少?
    生:讀教材上作者簡介;
    回答:鋼琴、小提琴、銅管等很多樂器都是“星?!迸频?。
    師:星海牌樂器的命名意義。
    3. 再聽:師:置疑:有幾種演唱形式?不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作用?間奏的作用如何?
    ——播放課件③ 《保衛(wèi)黃河》音樂(教材光盤)。
    生:聆聽……
    師:采用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生:討論回答:齊唱;輪唱;合唱。
    師:齊唱對抗戰(zhàn)有什么影響?
    生:①激勵人們前進; ②堅強的決心和英雄氣概; ③同心協(xié)力,一起抗戰(zhàn)。
    師:輪唱對抗戰(zhàn)的作用怎樣?
    生:一浪推一浪,前赴后繼。
    師:襯詞的意義是什么?
    生:①是為了激起人們抗戰(zhàn)的決心;
    ②是表現(xiàn)決心和把握;③勝利后美好的生活;④振奮人心。
    4. 復聽并跟唱:
    師:播放課件④教材光盤《保衛(wèi)黃河》
    生:小聲跟唱旋律。
    打破學科為本的觀念,教學內(nèi)容得以引伸。
    教師置疑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
    學生問題討論得很好,參與性強。
    通過對演唱形式的分析,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對作品的理解。
    此環(huán)節(jié)與教師的設(shè)計相脫節(jié),學生并沒有跟唱旋律,如果教師
    5. 齊唱旋律:
    ①教師伴奏,學生清唱旋律;
    ②學生起立齊唱;(學生自定音高
    ③男生齊唱、女生拍手伴奏;
    ④選擇指揮女生齊唱、男生拍手伴奏。
    6. 過渡:師:一個時代,一個區(qū)域,如何抗戰(zhàn)?可把歌曲改編一下。
    聽一首曲子……
    三。 欣賞鋼琴協(xié)奏曲《保衛(wèi)黃河》:
    1. 師:置疑:有哪些要素,使用了那幾種樂器?
    ——播放課件⑤鋼琴協(xié)奏曲《保衛(wèi)黃河》音樂。
    生:聆聽……
    2. 師:引導討論:
    用動作、眼神暗示學生,并給學生相應的情感激勵,效果會好得多。
    教師應繼續(xù)把琴彈下去。
    教師應加強樂器演奏基本功的訓練。此環(huán)節(jié)是否可以經(jīng)壓縮后放在鋼琴協(xié)奏曲《保衛(wèi)黃河》欣賞之后進行。
    教師應加深對作品的理解。鋼琴協(xié)奏曲《保衛(wèi)黃河》應是反映不同時期,不同區(qū)域,不同力量的抗戰(zhàn)景況,并且還描述了中國人民慶祝勝利的情景和不但要解放全中國而且要解放全人類的前景展望。
    “音樂要素”與“素材”二者之間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什么?
    ①主要素材?
    生:《保衛(wèi)黃河》、《東方紅》
    師:補充:《怒吼吧黃河》、《國際歌》。
    ②最主要的樂器是什么?
    生:鋼琴、小提琴、大提琴。
    師:最最主要的樂器就一個!
    生:鋼琴。
    3. 師:播放課件⑥“小書架”展示音樂素材及主奏樂器。
    生:瀏覽……
    4. 師:播放課件⑦再賞協(xié)奏曲,屏幕出現(xiàn)冼星海簡介。
    分樂段欣賞,分清素材。
    生:視聽……
    四。 小結(jié):師:置疑:通過欣賞你有什么收獲?
    生:①忘不了先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②珍惜美好生活;
    ③努力學習,振興祖國;
    ……
    師:簡單展現(xiàn)管弦樂隊所用樂器。
    生:觀看樂器布置圖了解。
    在欣賞協(xié)奏曲之前,如果能提前將素材告知學生,讓學生在欣賞中尋找,這樣效果會更好些。
    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一下各個音樂素材的表現(xiàn)作用?!杜鸢牲S河》主題作為前奏是說明中國人民對日本的侵略已忍無可忍;連續(xù)多次的《保衛(wèi)黃河》主題變奏是反映不同時期,不同區(qū)域,不同力量的抗戰(zhàn)景況;《東方紅》主題演奏是描述中國人民慶祝勝利的情景;《國際歌》主題的運用是描述中國人民不但要解放全中國而且要解放全人類的前景展望。
    自然融入思想教育,很好的達到了育人的目的。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應進一步的推敲,使之更加符合欣賞課和學生思維及情緒發(fā)展的規(guī)律。
    解決辦法:將學生演唱主題音樂壓縮,并放在鋼琴協(xié)奏曲《保衛(wèi)黃河》欣賞之后,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兩部作品的欣賞更加自然的銜接和形成遞進的趨勢,不至于使學生的思維和情緒發(fā)展形成間斷,另一方面,在鋼琴協(xié)奏曲《保衛(wèi)黃河》欣賞之后,學生的情緒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提高,再演唱主題音樂,學生會演唱的更加繪聲繪色,同時也會更好的達到學生對主題音樂理解和記憶的作用。
    二、教師在欣賞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中“音樂語言”的內(nèi)涵進行適度的、必要的討論和挖掘,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和視野,真正達到音樂作品欣賞的目的。
    解決辦法:教師備課要充分挖掘和拓展教材內(nèi)容,首先自己要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然后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充滿激情的語言、表情,甚至直接運用富有感情的“音樂語言”并附以表情動作,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學生自發(fā)的、積極的思維、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