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福建省教師資格考試小學心理學真題試題

字號:

2007年7月福建省教師資格考試小學心理學真題試題
    

2007年7月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福建省統(tǒng)一命題考試
    教育心理學(小學及以下)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教育心理學作用涉及( )
    A.三大方面
    B.四大方面
    C.五大方面
    D.六大方面
    2.一個人一生發(fā)展的基礎時期,也是生長發(fā)育旺盛、變化快、可塑性強、接受教育佳的時期是( )
    A.幼兒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3.皮亞杰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中的具體運算階段的年齡約在( )
    A.11-l5歲
    B.7-11歲
    C.2-7歲
    D.O-2歲
    4.心理咨詢與輔導的基本方法是( )
    A.作品分析
    B.問卷
    C.會談
    D.實驗
    5.認知結構遷移理論認為任何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有意義的學習中一定有遷移,這個理論的提出者是( )
    A.奧蘇伯爾
    B.陸欽斯
    C.桑代克
    D.賈德
    6.操作技能形成的階段一共可以分成( ) :
    A.三個
    B.四個
    C.五個
    D.六個
    7.學生心理發(fā)展有四個基本特征,其中有一個特征是( 1
    A.生成性
    B.客觀性
    C.不平衡性
    D.變通性
    8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jīng)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這是( )
    A.學習遷移
    B.水平遷移 
    C.垂直遷移
    D.具體遷移
    9問題解決的基本特點是( )
    A.目的性、客觀性、系統(tǒng)性
    B.客觀性、認知性、序列性
    C.目的性、認知性、客觀性
    D.目的性、認知性、序列性
    10.人類道德發(fā)展有一定順序,并認為道德認知是可以通過教育加以培養(yǎng)的,提出這一道德發(fā)展理論的是( )
    A.皮亞杰
    B.班杜拉
    C.奧蘇伯爾
    D.柯爾伯格
    11.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維納
    B.奧蘇伯爾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12.在應用知識的具體情景中進行知識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這是指( )
    A.發(fā)現(xiàn)學習
    B.情境教學 
    C.合作學習
    D.程序教學
    13.早研究群體動力的是心理學家( )
    A.謝里夫
    B.布魯納
    C.戴爾
    D.勒溫
    14.非測驗的評價技術主要包括( )
    A.案卷分析、觀察、情感評價
    B.案卷分析、觀察、認知評價
    C.實驗、日記分析、技能評價
    D.實驗、日記分析、認知評價
    15.小學生兒童的社會性發(fā)展表現(xiàn)的兩個方面是( )
    A.社會性認知與社會性情感
    B.社會性行為與社會性交往
    C.社會性意志與社會性認知
    D.社會性認知與社會性交律
    16.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作為動力因素影響學習速度和質量的是( )
    A.氣質
    B.性格
    C.需要
    D.動機
    17.五年級二班一共有48位學生,小紅排名全班第l5名,這種評價屬于( )
    A.常模參照評價
    B.標準參照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18.通過直接感知要學習的實際事物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即為( )
    A.言語直觀
    B.模象直觀
    C.實物直觀
    D.行為直觀
    19.形成訓練說,相同要素說,經(jīng)驗類比說等是屬于( )
    A.早期的遷移理論
    B.道德發(fā)展理論
    C.動機理論
    D.認知發(fā)展理論
    20.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是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定的層次,其基本需要有( )
    A.三種
    B.四種
    C.五種
    D.六種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l分。共20分)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1.心理測量是為_____收集數(shù)量化資料的常用工具。
    22.羅森塔爾等人對教師的期望進行研究,把教師期望的預言效應稱作_____效應。
    23.意義學習的產(chǎn)生既受學習材料本身性質的影響,也受_____的影響。
    24.影響遷移的主要因素有:_____、原有認知結構、學習的心向與定勢。
    25.對于遺忘發(fā)展進程。德國心理學_____早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
    26.創(chuàng)造性是指個體產(chǎn)生_____、有社會價值的產(chǎn)品的能力或特性。
    27.道德情感有三種表現(xiàn)形式:一是直覺的道德情感,二是想像的道德情感,三是_____的道德情感。
    28.教育心理學對_____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
    29.影響態(tài)度和品德學習的外部條件有家庭教育方式、社會風氣和_____。
    30.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是一個系統(tǒng)過程,該系統(tǒng)包含學生、教師、_____、教學媒體和教學環(huán)境等五種要素。
    31.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guī)律是_____。
    32.信度是指測驗的_____,即某--N驗在多次施測后所得到的分數(shù)的穩(wěn)定、一致程度。
    33.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甚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fā)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稱之為_____。
    34.發(fā)現(xiàn)學習,又稱啟發(fā)教學,指學生通過_____的學習活動而發(fā)現(xiàn)有關概念或抽象理的一種教學策略。
    35.所謂問題就是_____和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36.我國教育心理學家提出心智技能形成三階段論:即_____、原型操作和原型內(nèi)化
    37.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識和_____基礎的。是在教學過程的背景下壺的,學習的進程是隨教學的質量而變化。
    38.心理測驗可按不同標準分類。按照測量的特征可把測驗分成認知測驗、人格測驗和_____。
    39.班杜拉認為,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的成敗經(jīng)驗。
    40.自我意識是作為_____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尤其是人對自我關系意識。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操作技能形成經(jīng)歷的四個階段。
    42.嘗試——錯誤學習有哪些基本規(guī)律?
    43.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的前運算階段兒童的思維有哪些特征?
    44.簡述個體自我意識發(fā)展的歷程。
    45.簡述課堂紀律的種類。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l0分)
    46.試比較專家型教師與新手型教師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