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國考邏輯:差等關(guān)系

字號:


    在傳統(tǒng)邏輯方陣圖中,差等關(guān)系主要指的全稱和特稱之間。比如所有的同學都是北京人和有的同學是北京人。這兩句話之間的差等關(guān)系。有了前面的上反對關(guān)系,下反對關(guān)系和矛盾關(guān)系,我們把整個邏輯方陣圖繪制成如下圖形。有了這個就可以對整個邏輯精神中,關(guān)于對當關(guān)系的推理就比較齊全了。
    在這個圖上,華圖公務(wù)員考試研究中心在這里必須說明的是,單稱肯定和單稱否定也是考試中經(jīng)常遇到的,大家首先記住兩個要點:一個要點是單稱肯定和單稱否定之間是矛盾關(guān)系。這個很好理解。舉個例子來看,比如,小明是個瘋子,和小明不是個瘋子。這兩個判斷就是矛盾關(guān)系,也就是說小明要么是瘋子,要么不是瘋子。只能有一個真。另外一個要點是單稱肯定和特稱肯定之間是差等關(guān)系。這個不能用常規(guī)的生活習慣來思考。我們習慣于從全部,到有的,在到單個的。事實上,從有的再到單個的推理不一定成立。舉個例子。我們班有的同學喜歡英語,小明是我們班的,推出小明喜歡英語。這個推理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并不知道,小明的范圍是在會英語的中間還是不會英語的中間。但是反過來,若是說小明喜歡英語,小明是我們班的,必然可以推出我們班有的同學喜歡英語。這個就是我們的思維習慣與邏輯本身的差距。同學們千萬要小心。雖然公務(wù)員邏輯考試并不考邏輯學的專門知識,但對當關(guān)系以及復合判斷的推理這兩個知識點在考試中還是能直接用到,如果能熟練掌握這兩個知識點,對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正確性還是非常有幫助的。事實上,這個圖中全稱和單稱,全稱和特稱,單稱和特稱之間都是差等關(guān)系。從圖上看,就是左右兩個三角形,從上往下看,都是差等關(guān)系。
    為了簡潔起見,我們經(jīng)常把這幾個差等關(guān)系用如下推理式讓大家熟記:
    所有à某人à有的
    這個推理可以這樣來理解,所有是包含某人和有的的,而比較容易錯的是有的和某人之間的包容關(guān)系。是某人包含有的,而不是有的包含某人。我們來看幾個例題。
    例題1:
    甲、乙、丙、丁四同學在一起議論本班參加A活動的情況。
    甲說:我班所有同學都參加了;
    乙說:如果張帆沒參加,那么李航也沒參加;
    丙說:李航參加了;
    丁說:我班所有同學都沒有參加。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的不正確,由此可見( )。
    A.甲說的不正確,張帆沒參加 B.乙說的不正確,張帆參加了
    C.丙說的不正確,張帆沒參加 D.丁說的不正確,張帆參加了
    答案:D
    解析:題眼是有個假,而四句話中正好出現(xiàn)了?!皟蓚€所有必有一假”,所有乙和丙說的實話。重點是當我們得知李航參加了后,馬上就要知道,該班有的同學參加了為真話。這個就是用的的“某人à有的”,又因為有的同學參加了為真,它的矛盾該班所有同學都沒有參加為假。故正確答案選擇D。
    例題2:
    某律師事務(wù)所共有12 名工作人員。(1)有人會使用計算機;(2)有人不會使用計算機;(3)所長不會使用計算機。這三個命題中只有一個是真的,以下哪項正確地表示了該律師事務(wù)所會使用計算機的人數(shù)? ( )
    A. 12 人都會使用 B. 12人沒人會使用
    C. 僅有一人會使用 D. 不能確定
    答案:A
    解析:題眼是只有一個真??梢杂玫健皟蓚€有的必有一真”,因此第3句必是假的,所長不會為假,則其矛盾,所長會為真。又所長會,通過“某人à有的”知道,有人會是真的。因為題目中只有一個是真的,所以第2句也是假的,通過有的人不會是假的知道其矛盾所有的人都會是真的。故正確答案選擇A。
    例題3:
    關(guān)于一個班的英語六級通過情況有如下陳述:
    (1)班長通過了(2)該班所有人都通過了
    (3)有些人通過了(4)有些人沒有通過
    經(jīng)過詳細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上述斷定只有兩個是正確的??梢? )。
    A.該班有人通過了,但也有人沒有通過 B.班長通過了
    C.所有人都通過了 D.所有人都沒有通過
    答案:A
    解析:這個題目的題眼告訴我們有兩個真,兩個假。根據(jù)我們所學的差等關(guān)系知道“所有à某人à有的”,在題目中就是(2)à(1)à(3)。如果假設(shè)(2)為真,那么(1)和(3)都是真的。這樣出現(xiàn)了三個真,與題意相矛盾。故(2)比為假,(4)與(2)矛盾,故(4)為真。兩真兩假,去掉一真一假,還剩下的也應(yīng)該是一真一假。又(1)à(3),用假設(shè)法思想,得知(1)為假,(3)為真。故答案選擇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