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作文如何寫得快寫的好

字號:

一、考試作文怎樣才能寫得快?
    中考作文是作文常見一些考生的作文草草結尾,甚至只寫了半篇,這顯然是沒有分配好考試時間,作文時間不夠造成的。所以,除了要注意科學分配考試時間以外,還必須掌握一定的寫作速度。
    那么怎樣才能寫得快呢?
    分析一下社會上文章寫得快的人,大致有這樣三個特點:
    (1)平時練得多。有一位香港作家,就是寫《金陵春夢》唐人,有十多年的時間,每天寫一萬多字的文章,平均每小時寫兩三千字。他寫作時在桌子上放一只表,以便加強時間觀念。我們平時如果經(jīng)常練習寫作,種種詞語種種句式,種種篇章結構,甚至一些想法,一些材料,經(jīng)常運用寫起來自然就快了。應考前時間短,雖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抓主要方面練一練,還是有好處的。
    (2)心中有預制構件。新聞寫作都要快,有一位記者在介紹寫作經(jīng)驗時說:"在寫作方法上,我常愛搞點'預制構件',即在采訪過程中或采訪回來的路上,腦子里把某些材料構思成整段文字,并及時記錄下來。寫稿的時候,常常能整段搬上去。這樣不但寫稿時省時間,更重要的是這些文字往往比較生動,富有感情色彩,因為是在腦子'熱'的時候寫成的。"其實,許多下筆成文,或出口成章的人,都有類似的經(jīng)驗。他們心里裝的不是一盤散沙,而是一塊塊觀點材料統(tǒng)一的"預制構件"。準備應考作文,也應當造點"預制構件",即圍繞一個中心,先做片斷練習,然后組裝成文。這種練習做多了,可以在已有的基礎上,變換角度,改換文題,組成新的文章。
    (3)走熟路。記者寫新聞,秘書寫公文為什么快?為什么換一個作家去寫這類文章,一開始倒寫不快?因為記者、秘書常寫這類文章,熟悉這類文章的路子。應考作文是急就章,應當走熟路,不必獨辟蹊徑。有人講過一個爬山的故事,上山時走的緩坡,因為路長,到了山頂已日薄西山,因為急于下山,決定開新路,下陡坡,反而被圍在半山腰下不來。作文也是這樣。平時作文要注意創(chuàng)新,特別是自由命題作文,課下的不作文,可以足夠的時間獨出心裁,失敗了沒有多大關系。但是,考試作文,還有平時或工作以后的應急寫作,為了不誤事,好走熟路。
    二、作文得高分的秘密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只要是龍的傳人,就會長著黑眼睛、黑頭發(fā)和黃皮膚。為什么呢?就是因為我們炎黃子孫都有相同的血緣,有著一種共同的遺傳因子。
    其實,在我們炎黃子孫身上,還有一種文化的遺傳因子,這就是中國人特有的文字--漢字,正是這種象形方塊字,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兄弟姐妹緊緊的聯(lián)系在一起,把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前后粘連在一起,再也無法分開。
    你從小受到的早的中國文化的啟蒙,也許就是漢字。當你的父親或母親抓著你的小手,叫你伸出食指來,在茶杯里蘸上一點兒茶水,在桌上從左至右畫下歪歪的一橫時,你就開始接受中國文化原始的精華了。請不要小看這一筆一劃,就在這看似簡單的橫、豎、捺中,你開始成熟起來、存積在你身上的遺傳因子也開始顯出它的作用,你,漸漸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人,一個有炎黃文化傳統(tǒng)基因的中國人。
    你看,寫好漢字,將關系到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傳統(tǒng),這是多么重要!
    可是現(xiàn)在許多同學不注意漢字的書寫,特別是在作文本中,字寫的大的大、小的小;有的歪到外婆家去了;有的一腳踢到了下面一行字的腦袋上;有的呢?就象螃蟹,張牙舞爪的不甘心待在格子里,要爬出來咬人似的!有的同學認為要把字寫好,挺麻煩的。但是我卻要說,把字寫好了,老師在看你的文章的時候,就不會感到麻煩了。非但不感到麻煩,如果你的字寫的干干凈凈,好會給老師一種好感。一有好感,就出現(xiàn)了"感情分"這個東西。也就是說,他在感情上就喜歡你了。你想,這樣一來,你的得分是不是會比那些沒有得到老師好感的學生要略高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