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頻道為大家整理的輔導資料,供大家學習參考。
網民先是在陜西挖出一個“表哥”,陜西省安監(jiān)局局長楊達才,后查實他有83塊名表,有人想知道他的工資,陜西省財政廳答復說這并不在政務公開的范圍;隨后,網民又在廣東挖出一個“房叔”,番禺城管分局政委蔡彬,后查實他和家庭成員共有21套房產,有人也想知道他的工資,番禺區(qū)財政局的回復說,這“不屬于應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范圍”;如今,網民又在山西挖出一個“車爺”,孝義市園林綠化局的一個副局長,據說,有寶馬一輛、奔馳四輛,路虎一輛,雷克薩斯兩輛,林肯領航者一輛,大眾輝騰一輛,此外,還有豪宅別墅十幾套(10月31日《中國青年報》)……雖然這一切還有待紀委證實,但經驗告訴人們,“枳句來巢,空穴來風”,不會一點依據也沒有。
“表哥”為什么敢拿八十多塊名表換著戴,“房叔”為什么敢買21套房,如果這“車爺”是真的,他怎么就敢擁有那么多的豪車?且不說這些錢是怎么來的,有了不義之財,居然敢花,這也是怪事?;ǖ萌绱梭@世駭俗,怎么就沒有一點后顧之憂?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究竟有多少收入,有多少財物,都可以是不容他人窺覷的隱私,甚至于負責發(fā)放工資的財政部門和指導政務公開的相關法規(guī),似乎都成了他們的庇護者。從理論上來說,上下內外,都已經有不少的監(jiān)督手段;但是,上面的監(jiān)督顯然太遠,同級的監(jiān)督顯然太軟,下面要監(jiān)督的話,除了不敢,連知情也困難。這樣的監(jiān)督機制,難免會成為滋生“表哥”、“房叔”和“車爺”的土壤。
公開的不過是工資,曬一曬公務員的工資單,怎么就這么難?人們普遍認為,公務員的工資取之于民,涉及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它既不是國家機密,也不能算個人隱私。官員工資公開,包括財產公示,在很多國家,都已經是常態(tài)。遺憾的是,我國迄今沒有建立官員工資公開的政策平臺,現(xiàn)行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這公務員的工資應屬公開的范圍。因此,它既可以是應該公開的政府信息,也可以是不予公開的個人隱私。于是,也就會有那么些讓人不滿的回復。
可以公開,也可以不公開,這是一個選擇。選擇了不公開,其結果就是讓人疑心,仿佛真有什么不可公開的貓膩。其實,僅就工資而言,未必會有什么貓膩。為何選擇不公開,實在讓人有些不解。湖南漢壽縣政法委的一個副書記,因網民的激將,就在他的微客里公開了他的財產。他為什么選擇公開?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他說了一句大實話:“問題在財產的來源合法與否,如果都是合法的,有什么公布不得的呢?”(10月31日人民網)
選擇不公開,其初衷肯定是為了避免引起不良的社會反應;而結果卻不僅讓受質疑的當事者倍受質疑,還讓更多的官員置于無法自證清白的陰影之中。公開公務員工資,不該那么難。因為有一個質問,誰也無法回避:“如果都是合法的,有什么公布不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