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物流師考試要點:倉庫類別

字號:

● 物流師考試倉庫通常用來儲存存貨或做轉運設施。
    ● 倉庫類別:
    1. 儲存?zhèn)}庫
    2. 物流中心
    3. 貨件并合場站
    4. 貨件拆解設施
    5. 越庫設施
    ● 策略性儲存的觀念
    ● 原則上,物流系統(tǒng)中任何設立的倉庫均應符合經濟(economic)與服務(service)效益,即成本/效益評估結果是正面的。
    越庫作業(yè)的經濟效益有: a.供貨商到倉庫及倉庫到顧客以整車運送,產生運輸經濟。 b.貨不入儲存區(qū),故可降低搬運成本。 C.碼頭及車輛容量利用率有效運用。
    B. 越庫作業(yè)二:在途并裝
    (4)加工處理與推遲
    藉加工處理及簡易制造活動,倉庫可推遲生產活動的發(fā)生,直到需求或訂單產生。
    加工處理及推遲策略的經濟效益有二:
    a.風險較低:因為接到訂單再做最后加工。
    b.存貨水準下降:因做成一般產品,屬同一種存貨。
    2.服務效益
    物流系統(tǒng)中的倉儲服務效益不一定會降低成本,但卻能提供時間及地域效用的改善。服務效益的投資報酬率較難量化,因為涉及成本及服務間的互易關系(通常服務要好,成本相對會較高)。
    倉庫設計必要考慮因素如設計準則、搬運
    技術、儲存規(guī)劃。依序分析如下:
    ● 設計準則:
    “倉庫之主功能平面布置圖”例示了典型的倉庫平面設計。
    ● 搬運技術:
    1.移動連續(xù)性
    2.移動規(guī)模經濟
    ● 儲存規(guī)劃:
    1.產品銷售量
    2.產品重量與儲存特性
    ● 針對企業(yè)成長的預測,在考慮下列5大因素后,經過一定策略規(guī)劃步驟,得出的未來倉庫系統(tǒng)的總體計劃 .
    ● 五大考慮因素為:
    1.進出倉庫設施的商品數量成長或消減預測值。
    2.空間、勞工及設備的缺失或不足。
    3.商品類別的改變。
    4.存貨增加或減少。
    5.倉庫策略主計劃包含在未來特定時程內,不同階段的倉庫系統(tǒng)之調整行動方案,并以滿足各階段企業(yè)所預期的倉儲需求。
    ● 倉庫中發(fā)生的多數問題,多半肇因于缺乏控制。
    ● 一個控制系統(tǒng)的主要目的是:
    1.確認以及協(xié)調所需完成的工作。
    2.指揮工作的完成,以達的績效。
    3.反映須完成工作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