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接吻日 從接吻方式看文化差異

字號:

【國際接吻日】從接吻方式看文化差異
    今天是7月6日,一年一度的國際接吻日(International Kissing Day)。乍一聽也許以為是商家或媒體杜撰出來的節(jié)日,事實上它最初由英國人發(fā)起,二十年前得到聯(lián)合國的批準。每年的今天,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許多城市都會舉辦各種接吻比賽。參賽的男女通常都有機會贏取各種豐厚的獎品。
    日本人對接吻的定義
    接吻(せっぷん)は、口づけ、キス / キッス(kiss)、チュウともいい、愛情表現(xiàn)のひとつ。人が自分の親愛の情その他を示すために唇を、相手の額や頬、唇などに接觸させる行為。
    “接吻”,又稱為“親嘴”“kiss”“親親”等,是表達愛情的一種方式。這是人們?yōu)榱吮磉_自己的親近喜愛之情,以嘴唇接觸對方的額頭、臉頰及嘴唇等部位的行為。
    歐美人眼中的接吻
    相對于東方較為含蓄內(nèi)斂的文化,歐洲人在表達情感這方面明顯更為熱情和奔放。親吻的歷史源于公元前3000年,古人們在膜拜眾神時要親吻他們。古羅馬時期,人們不僅與家人朋友親吻,還要與商人和路人接吻,以表達歡迎。直到現(xiàn)在,接吻在歐美地區(qū)仍然是重要的禮儀。
    去年的今天,在俄羅斯的莫斯科市就為慶祝國際接吻日而舉辦了非常歡樂的比賽活動。
    日本人眼中的接吻
    而在日本,kiss這個詞匯是到明治時期后才被引入的,被譯為漢字“接吻”更是在明治20年(1887年)。據(jù)文獻記載,接吻這個行為在日本的出現(xiàn)是在室町時代以后。也許是因為在日本接吻的歷史相對較短,也與其含蓄委婉的文化傾向有關,現(xiàn)在的日本人還是比較抵觸情侶在公共場合肆無忌憚地親吻的行為。
    網(wǎng)絡接吻器
    擁有這樣的文化尚可理解,但最近日本人開發(fā)的一款網(wǎng)絡接吻器就有些讓人咋舌了。
    電気通信大學の梶本研究室のグループにより、今回開発されたのは、キスをする時の舌の動きを解析、記録、再現(xiàn)できる裝置。動畫では、「これは、口腔の中で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いわゆる接吻をしたような感覚が得られることを目的としたデバイスになっています」と説明されている。
    最近,日本電氣通信大學的梶本研究室的研究團隊,開發(fā)了一項能分析接吻時舌頭的動作、并能記錄和再現(xiàn)此動作的裝置。在視頻中,研究人員說明道:“這是一款以讓人感受到口腔中的互動(也就是接吻)為目的而開發(fā)的裝置?!?BR>    文化差異帶來的質(zhì)疑
    也許這樣的網(wǎng)絡接吻器,對于不善表達情感的日本人、還有兩地相隔的情侶來說,是一款貼心的裝置。可是也有不少人質(zhì)疑,當接吻這樣親密的動作都變得可以通過機器來復制和代替,人類到底是該感到慶幸還是該悲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