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導游資格考試《政策法規(guī)》模擬試題二及答案

字號:

一、填空題
    (一)根據(jù)《導游人員管理條例》,導游人員是指取得導游證,接受旅行社委派,為旅游者提供(向?qū)В?、(講解)及相關(guān)服務(wù)的人員。
    (二)導游人員按導游使用的語言分為(外國語導游)導游和(中文導游)導游。
    (三)根據(jù)屬地管理原則,旅*政管理部門對導游人員實行(分級)管理。
    (四)導游人員應當嚴格按照旅行社確定的接待計劃安排旅游者的旅行、游覽活動,不得(擅自增加、減少旅游項目)或者(中止導游活動)。
    (五)旅行社聘用導游人員應當簽訂(勞動合同)。
    (六)導游人員計分辦法實行年度(10)分制。
    (七)領(lǐng)隊人員偽造、涂改、出借或轉(zhuǎn)讓領(lǐng)隊證由旅*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人民幣(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八)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訂立的(民事權(quán)利義務(wù)關(guān)系)的協(xié)議。
    (九)合同履行原則包括(全面履行)原則和(協(xié)作履行)原則
    (十)合同的解除方式有(約定)解除和(法定)解除
    二、單選題
    1、按照職業(yè)性質(zhì)劃分導游人員可以分為(B)導游和()導游
    A.外國語中文
    B.專職兼職
    C.正式臨時
    D.初級中級
    2、導游人員在進行導游活動時未佩戴導游證的,由旅*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D)的罰款。
    A.200元以下
    B.300元以下
    C.400元以下
    D.500元以下
    3、導游人員未經(jīng)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攬或者以其他方式直接承攬導游業(yè)務(wù)進行導游活動的,由旅*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C)罰款。
    A.500元以上1萬元以下
    B.1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
    C.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
    D.1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
    4、導游人員在進行導游活動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購買旅游者物品或以明示、暗示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費的,由旅*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C)罰款
    A.500元以上1萬元以下
    B.1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
    C.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
    D.1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
    5、經(jīng)全國統(tǒng)一的導游人員資格考試合格的,《導游人員資格證》由組織考試的旅*政管理部門在考試結(jié)束之日起(D)工作日內(nèi)頒發(fā)。
    A.5個
    B.10個
    C.15個
    D.30個
    6、無導游證進行導游活動的,由旅*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予以公告,處(C)罰款
    A.500元以上1萬元以下
    B.1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
    C.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
    D.1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
    7、訂立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向另一方發(fā)出的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表示是(A)
    A.要約
    B.完全同意提議
    C.
    D.要約邀請
    8、某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后發(fā)生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某當事人(C)
    A.因不可抗力,不承擔責任 
    B.因不可抗力,責任得以減輕
    C.不能免除責任 
    D.責任雙方分擔
    9、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動及服務(wù)檔次與合同不符,造成旅游者經(jīng)濟損失,應退還全同金額與實際花費的差額,并賠償(B)。
    A.差額兩倍的違約金
    B.同額違約金
    C.10%的違約金
    D.20%的違約金
    10、旅行社在經(jīng)營過程中,會遇到商業(yè)風險,商業(yè)風險是商事主體應當承擔的經(jīng)營風險,通常(B)作為不可抗力
    A.能
    B.不能
    C.特殊情況下能
    D.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多選題
    1、按照所具備的技術(shù)等級可以把導游人員劃分為(ABCD)
    A.初級導游
    B.中級導游
    C.高級導游
    D.特級導游
    2、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的條件有(ABCD)
    A.必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B.必須具有高級中學、中等專業(yè)學?;蛞陨蠈W歷
    C.必須身體健康
    D.必須具有適應導游需要的基本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3、申請領(lǐng)取導游證的條件(ABCDE)
    A.取得《導游人員資格證書》
    B.參加崗前培訓
    C.與旅行社訂立勞動合同
    D.在導游管理服務(wù)機構(gòu)注冊
    E.不具有不予頒發(fā)導游證的情形
    4、不予頒發(fā)導游人員執(zhí)業(yè)證書的情形有(ABCD)
    A.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B.患有傳染性疾病
    C.受過刑事處罰
    D.被吊銷導游證
    5、無效合同和被撤銷合同的法律后果通常有(ABC)幾種情況
    A.返還財產(chǎn)
    B.賠償損失
    C.追繳財產(chǎn)
    D.恢復原狀
    6、不可抗力包括以下事件(ABCD)
    A.自然災害
    B.因社會原因?qū)е碌牟豢煽沽?BR>    C.因政府行為導致合同不能履行
    D.社會異常事件
    7、合同的轉(zhuǎn)讓包括(ABC)
    A.合同權(quán)利轉(zhuǎn)讓
    B.合同義務(wù)的轉(zhuǎn)移
    C.合同權(quán)利義務(wù)概括轉(zhuǎn)移
    D.合同權(quán)利轉(zhuǎn)移
    8、合同的形式可以分為(ABCD)
    A.書面形式
    B.口頭形式
    C.電報形式
    D.傳真形式
    9、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民法通則》中規(guī)定(AB)兩種情況。
    A.18周歲以上的公民
    B.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
    C.14周歲以上的公民
    D.15周歲以上的公民
    10、合同的內(nèi)容包括(ABCDE)
    A.當事人的名稱、姓名或住所
    B.標的、數(shù)量
    C.質(zhì)量價款
    D.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E.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的方法
    四、簡答題
    (一)、從事導游職業(yè)應遵循的原則
    1.導游人員依法進行導游活動受法律保護原則
    2.導游人員應依法進行導游活動,自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遵循職業(yè)道德原則
    3.從事導游職業(yè)不受地域限制原則
    (二)、導游人員的權(quán)利與義務(wù)
    權(quán)利:人身權(quán)、履行職務(wù)權(quán)、訴權(quán)、其他權(quán)利
    義務(wù):提高自身業(yè)務(wù)素質(zhì)和職業(yè)技能的義務(wù)、進行導游活動佩戴導游證的義務(wù)、進行導游活動需經(jīng)旅行社委派的義務(wù)、維護國家利益與民族尊嚴的義務(wù)、遵守職業(yè)道德、尊重旅游者宗教信仰習俗的義務(wù)、嚴格履行接待計劃義務(wù)、履行告知和警示義務(wù)、不違規(guī)買賣物品及索要小費義務(wù)、誠實守信不欺騙不強迫消費義務(wù)。
    (三)、導游人員行使調(diào)整或變更接待計劃權(quán)時應注意的限制條件
    1、必須是在引導旅游者旅行、游覽的過程中
    2、必須是遇到有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緊急情形
    3、必須征得多數(shù)旅游者同意
    4、必須立即報告旅行社
    (四)、領(lǐng)隊的職責與義務(wù)
    職責:1、遵守法律、法規(guī)、佩戴有效證件2、遵守規(guī)定,維護權(quán)益3、督促團隊活動計劃的實施4、履行告知的職責5、履行報告職責
    義務(wù):1、尊重旅游者人格尊嚴2、不得違反禁止性規(guī)定
    (五)、合同法律特征
    1、平等主體所實施的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2、當事人之間的協(xié)議
    3、以設(shè)立變更或終止民事權(quán)利義務(wù)關(guān)系為目的
    (六)、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1、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2、合同自愿原則
    3、公平原則
    4、誠實信用原則
    5、遵守法律和維護道德原則
    (七)、無效合同種類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合同
    (八)、可撤銷可變更合同種類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2、顯失公平的合同
    3、一方以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下訂立的合同
    (九)、不可抗力作為合同免責理由應符合的條件
    1、該事件發(fā)生在合同訂立之后
    2、不可抗力發(fā)生在合同訂立同時,是雙方當事人不能預見的。
    3、不可抗力發(fā)生是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
    (十)、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1、繼續(xù)履行2、采取補救措施3、賠償損失
    五、案例題
    1997年7月,某國際旅行社組織了一個西藏探險旅游團,委派劉某為全程導游陪同隨團服務(wù)。當該團進藏將赴那曲地區(qū)時,劉某聽過往司機講,那曲地區(qū)已發(fā)生暴風雪,道路已斷,遂與地陪陳某商議,決定取消那曲行程改道返回拉薩。當劉某將此決定通知該團后,全體團員大嘩,認為僅憑道聽途說,無真憑實據(jù)就輕率取消那曲行程不妥,應得到確切的消息后再定行止。由此,旅游者與劉發(fā)生爭執(zhí),終劉以不可抗力為由,將團帶回拉薩。為此該團投訴該國際社,要求提供那曲確實發(fā)生暴風雪的證明,否則該社承擔賠償損失責任。該國際社認為取消那曲行程是導游劉某的個人行為,與旅行社無關(guān),拒絕承擔證明及賠償責任;劉則以法律沒有規(guī)定不可抗力必須證明為由拒絕承擔證明及賠償責任。
    (1)該國際社認為取消那曲游程屬劉某個人行為,與旅行社無關(guān)的說法是否正確?有何依據(jù)?
    答:該國際旅行社的說法不正確。依據(jù)《導游人員管理條例》,導游是受旅行社委派或聘用,為旅游者提供服務(wù)的導游人員,因此該旅行社應對其導*為承擔責任。
    (2)劉某認為不可抗力無須證明的說法是否正確?有何依據(jù)?何謂不可抗力?
    答:劉的說法不正確。依據(jù)《合同法》規(guī)定,合同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及時通知對方,并應在合理的時間內(nèi)取得有關(guān)證明。所謂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