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IPA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考試之中國文化六

字號:

第六節(jié) 中國古代制度
    一、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大體包括:行政、官職、稱號、法律和軍事制度等。

    1.行政區(qū)劃制度
    
〈夏商〉九州:中國分為冀、兗、青、徐、楊、荊、豫、梁、雍九州《尚書.禹貢》。

    
〈西周〉封建制(分封制):周天子把新征服的地區(qū)和人民,分給自己的弟子,親戚,功臣,從前部落首長的后代,由他們?nèi)ソ⒅T侯國。

    
〈春秋〉(春秋)十二諸侯:魯、齊、晉、楚、秦、宋、衛(wèi)、陳、蔡、曹、鄭、燕。后又興起吳、越等。

    
〈戰(zhàn)國〉戰(zhàn)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秦〉郡縣制:國家由中央,郡,縣三級機構(gòu)組成行政機構(gòu),分天下36郡。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員均由皇帝任免。由此,縣作為基層政權(quán)一直未變。
           
    
〈漢〉州,郡,縣

    
〈唐〉道,郡,縣

    
〈宋〉路,郡,縣

    
〈元〉設。(從此有了的名稱)

    
〈明清〉省,府,縣(延續(xù)至今)

    
【注】注意:秦宋,均有郡、縣。

    1.職官制度
    1
)中央官職

    
〈先秦〉由于實行分封制,家天下,因此各諸侯國沒有統(tǒng)一的官制

    
(秦)  建立中央集權(quán)的三公九卿制,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員均由皇帝任免。

          
以后各代繼承發(fā)展,逐漸形成完整的從中央到地方的考核,任命,升遷,罷免等官職制度。

    
1)三公(中央級官員)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間互不統(tǒng)屬,直接對皇帝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