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經(jīng)濟師考試基礎講義:人民法院對行政訴訟管轄

字號:

第三十二章 訴訟與仲裁法律基礎知識
    二、行政訴訟法基礎知識
    (三)人民法院對行政訴訟的管轄
    1.級別管轄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包括:(1)確認發(fā)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2)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3)本轄區(qū)內(nèi)重大、復雜的案件。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qū)內(nèi)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nèi)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例題·多選題】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一審行政案件包括( )。
    A.確認發(fā)明專利權的案件
    B.海關處理的案件
    C.對國務院各部門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D.本轄區(qū)內(nèi)重大、復雜的案件
    E.全國范圍內(nèi)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答案]ABCD
    2.地域管轄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jīng)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因不動產(chǎn)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chǎn)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
    (四)行政訴訟的證據(jù)和舉證責任
    不能作為認定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根據(jù)的證據(jù)包括:(1)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后自行收集的證據(jù);(2)被告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其他證據(jù)。
    復議機關在復議過程中收集和補充的征據(jù),不能作為人民法院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根據(jù)。被告在二審過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審過程中沒有提交的證據(jù),不能作為二審法院撤銷或者變更一審裁判的根據(jù)。
    在行政訴訟中,被告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負有舉證責任是基本規(guī)則。但法律規(guī)定在下列情況下原告承擔舉證責任:(1)證明起訴符合法定條件,但被告認為原告起訴超過起訴期限的除外;(2)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證明其提出申請的事實;(3)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中,證明因受被訴行為侵害而造成損失的事實。
    在訴訟過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jù)。
    (五)侵權賠償責任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造成損害的,有權請求賠償。損害賠償應當先由行政機關解決。對行政機關的處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賠償訴訟可以適用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