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隨章測試題(19)

字號:


      第十九章 標準成本計算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成本降低與成本控制的區(qū)別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成本控制又稱相對成本控制,而成本降低又稱絕對成本控制
      B.成本控制是要完成預定成本限額,成本降低則為了實現(xiàn)成本小化
      C.成本控制僅是成本限額項目,成本降低則涉及企業(yè)全部活動
      D.成本控制僅為實現(xiàn)成本限額,成本降低包括成本預測和決策分析
      2、使控制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的重要因素是( )。
      A.組織系統(tǒng)
      B.信息系統(tǒng)
      C.考核制度
      D.獎勵制度
      3、下列關于標準成本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標準成本可以指實際產(chǎn)量標準成本
      B.正常標準成本大于理想標準成本,但小于歷史平均水平,實施以后實際成本更大的可能是逆差而不是順差
      C.正常標準成本可以作為評價業(yè)績的尺度,成為督促職工去努力爭取的目標
      D.理想標準成本是指在效率良好的條件下,制定出來的標準成本
      4、下列表達式不正確的是( )。
      A.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變動制造費用預算總數(shù)/直接人工標準總工時
      B.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總額/直接人工標準總工時
      C.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總額/生產(chǎn)能量標準工時
      D.變動制造費用標準成本=單位產(chǎn)品直接人工的實際工時×每小時變動制造費用的標準分配率
      5、下列哪項不是導致材料價格差異的原因( )。
      A.未按照經(jīng)濟采購批量進貨
      B.不必要的快速運輸方式
      C.違反合同被罰款
      D.操作技術改進而節(jié)省材料
      6、本月生產(chǎn)甲產(chǎn)品1000件,實際耗用A材料2000公斤,其實際價格為每公斤20元。該產(chǎn)品A材料的用量標準為2.5公斤,標準價格為每公斤18元,其直接材料數(shù)量差異為( )元。
      A.-9000
      B.-10000
      C.90000
      D.10000
      7、本月實際產(chǎn)量400件,發(fā)生固定制造成本1424元,實際工時為890小時;企業(yè)生產(chǎn)能量為500件(1000小時);每件產(chǎn)品固定制造費用標準成本為3元/件,每件產(chǎn)品標準工時為2小時。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為-76元
      B.固定制造費用限制能量差異為165元
      C.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為135元
      D.固定制造費用能量差異為165元
      8、下列變動成本差異中,無法從生產(chǎn)過程的分析中找出產(chǎn)生原因的是( )。
      A.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B.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C.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D.材料價格差異
      9、已知本月初在產(chǎn)品存貨50件,總體完工程度為90%,月初產(chǎn)成品存貨200件,本月完工入庫500件,月末在產(chǎn)品存貨100件,總體完工程度為70%,月末產(chǎn)成品存貨150件,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本月銷售550件
      B.本月完成的約當產(chǎn)品為525件
      C.本月完成的約當產(chǎn)品為475件
      D.本月投產(chǎn)550件
      10、會計期末采用結轉本期損益法對成本差異進行處理時,可將本期發(fā)生的各種成本差異全部計入( )。
      A.月末存貨成本
      B.本年利潤
      C.管理費用
      D.生產(chǎn)成本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屬于成本降低的原則的有( )。
      A.以顧客為中心
      B.系統(tǒng)分析成本發(fā)生的全過程
      C.要靠自身的力量降低成本
      D.改進員工的培訓,提高技術水平,樹立成本意識
      2、下列有關成本控制的經(jīng)濟原則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經(jīng)濟原則要求對正常成本費用支出可以從簡控制,而格外關注各種例外情況
      B.經(jīng)濟原則要求把注意力集中于各種事項
      C.經(jīng)濟原則要求成本控制系統(tǒng)具有靈活性
      D.經(jīng)濟原則要求成本控制要能起到降低成本、糾正偏差的作用,具有實用性
      3、下列關于標準成本種類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理想標準成本可以作為考核的依據(jù)
      B.正常標準成本可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在標準成本系統(tǒng)中廣泛使用
      C.現(xiàn)行標準成本不可以用來對成本計價
      D.基本標準成本不宜用來直接評價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4、在確定直接人工標準成本時,標準工時包括( )。
      A.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時間
      B.必要的工間休息
      C.調整設備時間
      D.可避免的廢品耗用工時
      5、下列屬于價格差異的有( )。
      A.工資率差異
      B.人工效率差異
      C.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D.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6、本月生產(chǎn)產(chǎn)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單價為0.55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單位產(chǎn)品標準成本為3元,即每件產(chǎn)品耗用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材料的標準價格為0.5元。則( )。
      A.直接材料價格差異為120元
      B.直接材料價格差異為125元
      C.直接材料標準成本為1200元
      D.直接材料用量差異為55元
      7、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材料數(shù)量差異應該全部由生產(chǎn)部門承擔責任
      B.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的具體原因會涉及生產(chǎn)部門或其它部門
      C.數(shù)量差異的大小是由用量脫離標準的程度以及實際價格高低所決定的
      D.數(shù)量差異=(實際數(shù)量-標準數(shù)量)×標準價格,其中的“標準數(shù)量=標準產(chǎn)量×單位產(chǎn)品標準用量”
      8、下列關于標準成本系統(tǒng)“期末成本差異處理”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采用結轉本期損益法的依據(jù)是確信標準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
      B.同一會計期間對各種成本差異的處理方法要保持一致性
      C.期末差異處理完畢,各差異賬戶期末余額應為零
      D.在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下,閑置能量差異全部作為當期費用處理
      9、固定制造費用的能量差異,可以進一步分為( )。
      A.閑置能量差異
      B.效率差異
      C.耗費差異
      D.以上任何兩種差異
      10、直接材料的價格標準,包括( )。
      A.發(fā)票價格
      B.運費
      C.檢驗成本
      D.正常損耗成本
    

    

      三、計算題
    1、某企業(yè)使用標準成本法,某一產(chǎn)品的正常生產(chǎn)能量為1000件,標準成本為:
    


    項目
    

    金額
    

    標準單位成本
    

    直接材料
    

    0.4噸×50元/噸
    

    20元
    

    直接人工
    

    5小時×4元/小時
    

    20元
    

    變動制造費用
    

    4000元/1000件
    

    4元
    

    本月份生產(chǎn)800件,實際單位成本為:
    


    項目
    

    金額
    

    實際單位成本
    

    直接材料
    

    0.45噸×45元/噸
    

    20.25元
    

    直接人工
    

    5.5小時×3.9元/小時
    

    21.45元
    

    變動制造費用
    

    4000元/800件
    

    5元
    

    試對該產(chǎn)品進行變動成本差異分析。
    2、甲公司2010年12月產(chǎn)量及部分制造費用資料如下:本月實際發(fā)生制造費用8000元,其中:固定制造費用3000元,變動制造費用5000元。實際生產(chǎn)工時3200小時,本月生產(chǎn)能量為3000小時。制造費用預算為10000元,其中:固定制造費用4000元,變動制造費用6000元。
    月初在產(chǎn)品40件,平均完工率60%,本月投產(chǎn)452件,月末在產(chǎn)品80件,平均完工程度為40%,本月完工412件。單位產(chǎn)品標準工時為6小時。
    要求:
    (1)計算本月加工產(chǎn)品的約當產(chǎn)量;
    (2)計算分析變動制造費用差異;
    (3)計算分析固定制造費用差異(三因素法);
    (4)結轉本月變動制造費用和固定制造費用。
      一、單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絕對額,故又稱為絕對成本控制;成本降低是實現(xiàn)成本的相對節(jié)約,因此又稱為相對成本控制。所以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
    【該題針對“成本降低”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考核制度是控制發(fā)揮作用的重要因素。
    【該題針對“成本控制”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理想標準成本是在優(yōu)的生產(chǎn)條件下,利用現(xiàn)有的規(guī)模和設備能夠達到的低成本,所以,D選項不正確。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制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D的正確表達式應該是:變動制造費用標準成本=單位產(chǎn)品直接人工的標準工時×每小時變動制造費用的標準分配率。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制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采購部門未能按照標準價格進貨的原因由許多,如供應廠家價格變動、未按經(jīng)濟采購批量進貨、未能及時訂貨造成的緊急訂貨、采購時舍近求遠使運費和途耗增加、不必要的快速運輸方式、違反合同被罰款,承接緊急訂貨造成額外采購等;材料數(shù)量差異形成的具體原因有許多,如操作疏忽造成廢品和廢料增加、工人用料不精心、操作技術改進而節(jié)省材料、新工人上崗造成多用料、機器或工具不適用造成用料增加等,有時多用料并非生產(chǎn)部門的責任,如購入材料質量低劣等。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直接材料數(shù)量差異=(實際數(shù)量-標準數(shù)量)×標準價格=(2000-1000×2.5)×18=-9000(元)。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固定制造費用的標準分配率=3/2=1.5(元/小時)
    (1)二因素分析法的計算結果為:
    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1424-1000×1.5=-76(元)
    固定制造費用能量差異=1000×1.5-400×2×1.5=1500-1200=300(元)
    (2)三因素分析法的計算結果為:
    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1424-1000×1.5=-76(元)
    固定制造費用閑置能量差異=(1000-890)×1.5=110×1.5=165(元)
    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890-400×2)×1.5=90×1.5=135(元)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材料價格差異是分析采購過程中產(chǎn)生差異原因的因素。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月銷售數(shù)量=月初產(chǎn)成品數(shù)量+本月完工入庫數(shù)量-月末產(chǎn)成品數(shù)量=200+500-150=550(件),
    本月完成的約當產(chǎn)品=本月完工入庫數(shù)量+(月末在產(chǎn)品約當產(chǎn)量-月初在產(chǎn)品約當產(chǎn)量)=500+(100×70%-50×90%)=525(件),本月投產(chǎn)數(shù)量=(月末在產(chǎn)品數(shù)量+本月完工入庫數(shù)量)-月初在產(chǎn)品數(shù)量=100+500-50=550(件)。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賬務處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在月末對成本差異的處理方法由兩種:一種是結轉本期損益法,期末將所有差異轉入“本年利潤”賬戶,或者先將差異轉入“主營業(yè)務成本”賬戶,再隨同已銷產(chǎn)品的標準成本一起轉至“本年利潤”賬戶。另一種是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在會計期末將成本差異按比例分配至已銷產(chǎn)品成本和存貨成本。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賬務處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二、多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改進員工的培訓,提高技術水平,樹立成本意識屬于成本降低的主要途徑之一。
    【該題針對“成本降低”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經(jīng)濟原則要求在成本控制中貫徹“例外原則”,對正常成本費用支出可以從簡控制,而格外關注各種例外情況,所以選項A的說法正確。經(jīng)濟原則要求貫徹重要性原則,應把注意力集中于重要事項,對成本細微尾數(shù)、數(shù)額很小的費用項目和無關大局的事項可以從略,所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經(jīng)濟原則要求成本控制系統(tǒng)應具有靈活性,所以選項C的說法正確;經(jīng)濟原則要求成本控制要能起到降低成本、糾正偏差的作用,具有實用性,所以選項D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成本控制”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BD
    【答案解析】:理想標準成本提出的要求太高,不能作為考核的依據(jù),因此選項A不正確;正常標準成本是要經(jīng)過努力才能達到的一種標準,因而可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因此選項B正確;現(xiàn)行標準成本可以成為評價實際成本的依據(jù),也可以用來對成本計價,因此選項C不正確;由于基本標準成本不按各期實際修訂,不宜用來直接評價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因此選項D正確。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種類”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標準工時是指在現(xiàn)有生產(chǎn)技術條件下,生產(chǎn)單位產(chǎn)品所需要的時間。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時間,以及必要的間歇和停工,如工間休息、調整設備時間、不可避免的廢品耗用工時等。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制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AC
    【答案解析】:直接人工成本差異,是指直接人工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之間的差額。它也被區(qū)分為“價差”和“量差”兩部分,“價差”是指實際工資率脫離標準工資率,其差額按實際工時計算確定的金額,又稱為工資率差異。變動制造費用的差異,是指實際變動制造費用與標準變動制造費用之間的差額,它也可以分解為“價差”和“量差”兩部分,“價差”是指變動制造費用的實際小時分配率脫離標準,按實際工時計算的金額,反映耗費水平的高低,故稱為耗費差異。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BC
    【答案解析】:直接材料標準成本=400×6×0.5=1200(元),直接材料用量差異=(2500-400×6)×0.5=50(元),直接材料價格差異=2500×(0.55-0.5)=125(元)。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有些材料數(shù)量差異需要進行具體的調查研究才能明確責任歸屬,所以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數(shù)量差異=(實際數(shù)量-標準數(shù)量)×標準價格,由此可知,數(shù)量差異的大小是由用量脫離標準的程度和標準價格高低所決定的,所以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另外,其中的“標準數(shù)量=實際產(chǎn)量×單位產(chǎn)品標準用量”,所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采用結轉本期損益法的依據(jù)是確信標準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異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費造成的,應當直接體現(xiàn)在本期損益之中,使利潤能體現(xiàn)本期工作成績的好壞,由此可知,選項A的說法正確;成本差異的處理方法選擇要考慮許多因素,包括差異的類型(材料、人工或制造費用)、差異的大小、差異的原因、差異的時間(如季節(jié)性變動引起的非常性差異)等。因此,可以對各種成本差異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如材料價格差異多采用銷貨成本與存貨法,閑置能量差異多采用結轉本期損益法,其他差異則可因企業(yè)具體情況而定。由此可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注意:教材中的“差異處理的方法要保持一貫性”是針對前后期之間而言的,并不是針對“同一會計期間”而言的);在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下,本期發(fā)生的成本差異,應由存貨和銷貨成本共同負擔(由此可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屬于應該調整存貨成本的,并不結轉計入相應的“存貨”類賬戶,而是保留在成本差異賬戶中,與下期發(fā)生的成本差異一同計算。因此,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固定制造費用的能量差異,可以進一步分為閑置能量差異和效率差異。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直接材料的價格標準,包括發(fā)票價格、運費、檢驗和正常損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所以選項A、B、C、D都是答案。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三、計算題
    1、
    【正確答案】:(1)直接材料成本差異
    材料價格差異
    =(45-50)×0.45×800=-1800(元)
    材料用量差異
    =(0.45×800-0.4×800)×50=20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1800+2000=200(元)
    即由于材料實際價格低于標準,使成本下降了1800元,但由于材料用量超過標準,使材料成本上升2000元,兩者相抵,直接材料成本凈上升200元。
    (2)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
    =(3.9-4)×5.5×800=-44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
    =(5.5×800-5×800)×4=16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440+1600=1160(元)
    即由于實際工資率低于標準,使直接人工成本下降440元,但由于實際耗費工時高于標準,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600元,兩者相抵,直接人工成本凈上升1160元。
    (3)變動制造費用差異
    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5/5.5-4/5)×5.5×800=480(元)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5.5×800-5×800)×(4/5)
    =320(元)
    變動制造費用差異=480+320=800(元)
    即由于實際制造費用分配率高于標準,使變動制造費用上升480元,由于實際工時高于標準,使變動制造費用上升320元,兩者相加,變動制造費用共上升800元。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1)本月加工產(chǎn)品的約當產(chǎn)量 =80×40%+412-40×60%=420(件)
    (2)變動制造費用的差異分析
    標準額=420×6×6000/3000=5040(元)
    實際額=3200×5000/3200=5000(元)
    變動制造費用總差異=5000-5400=-40(元)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3200-420×6)×6000/3000=1360(元)
    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3200×(5000/3200-6000/3000)=-1400(元)
    (3)固定制造費用的差異分析
    標準額=420×6×4000/3000=3360(元)
    實際額=3200×3000/3200=3000(元)
    固定制造費用總差異=3000-3360=-360(元)
    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3000-4000=-1000(元)
    固定制造費用閑置能量差異
    =(3000-3200)×4000/3000=-266.67(元)
    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3200-420×6)×4000/3000=906.67(元)
    (4)結轉本月變動制造費用
    借:生產(chǎn)成本 5040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1360
    貸: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1400
    變動制造費用 5000
    結轉本月固定制造費用
    借:生產(chǎn)成本 3360
    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906.67
    貸: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1000
    固定制造費用閑置能量差異 266.67
    固定制造費用 3000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