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師輔導:現代物流概論供應鏈管理

字號:

物流師輔導:現代物流概論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的原理
    供應鏈的概念
    所謂物流師供應鏈是指產品和流通過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批發(fā)商、零售商以及終消費者組成的供需網絡,既由物料獲取、物料加工、并將產品送到用戶手中這一過程所涉及的企業(yè)和企業(yè)部門組成的一個網絡。
    供應鏈管理(SCM)運用網際網絡的整體解決方案,目的在于把產品從供應商及時有效的運送給制造商與終客戶,將物流配送、庫存管理、訂單處理等資訊進行整合,通過網絡運輸,其功能在于降低庫存、保持產品有效期、降低物流成本以及提高服務品質。
    包括三個要素:
    1.供應鏈的結構
    2.供應鏈的業(yè)務流程
    3.供應鏈管理的組成要素供應鏈的結構:供應鏈成員及其成員之間的聯系所需成的網絡
    業(yè)務流程:為客戶產生具體的價值輸出的活動
    管理要素是指那些使業(yè)務流程跨越整個供應鏈上得到集成和管理的管理變量
    供應鏈管理的目標是為了滿足顧客需求和贏利能力的大化。
    供應鏈管理的內容
    供應鏈涉及內容
    供應(Supply)、生產計劃(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
    運營機制:
    1.合作機制(Cooperation Mechanism)2.決策機制(Decision Mechanism)3.激勵機制(Encourage Mechanism)4.自律機制(Benchmarking)
    供應鏈管理的效益分析
    1.提高對 顧客的服務水平2.降低企業(yè)的經營成本兩個關鍵的技術問題:
    1.如何實現企業(yè)之間的信息共享2.如何實現企業(yè)之間的協同工作供應鏈管理的模式選擇
    供應鏈管理的三種模式與實施原則
    1.以制造企業(yè)為主導的供應鏈
    2.以零售企業(yè)為主導的供應鏈
    3.以3PL(集成物流供應商)為主導的物流供應商。
    實施原則
    1.抓住SCM的管理本質 2.要循序漸進3. “循序漸進”的作用。供應鏈管理的庫存控制
    供應鏈管理的庫存問題
    1.顧客的需求變化不能預測
    2.顧客要求的供貨周期與制造周期不匹配
    3.供應的數量和質量、供應的成本以及能力是不確定
    4.物流服務的經營規(guī)模鼓勵庫存5.由于計劃不周導致的過剩物料或者產品。
    牛鞭效應是指沿著供應鏈向上移動,需求變動程度不斷增大的現象
    解決的三種辦法:
    1.不用上一級訂單來評估需求變化,而是利用信息技術將市場需求信息提供給供應鏈的各級,使各級能根據市場需求而確定訂單的大小和安全庫存。
    2.削減供應鏈的級數。
    3.采用賣方管理庫存。
    供應鏈管理的庫存控制策略
    1.定期檢查庫存,及時處理過時的成品,及時調整訂貨批量
    2.嚴格管理庫存使用速度和提前嚴格監(jiān)視和管理安全庫存。
    3.按照ABC法管庫存。
    4.通過減少供貨提前降低安全庫存水平。
    5.采用定量的方法,嚴格按時接訂貨點和訂貨批量訂貨,正確權衡庫存管理成本(資金占用成本)和訂貨成本(采購成本)。
    供應鏈運作績効評估
    三個作用:
    1.改進企業(yè)的供應鏈效率
    2.用于評估管理創(chuàng)新和企業(yè)信息化項目
    3.用于監(jiān)測企業(yè)供應鏈運作。評價指標:
    1.產銷率指標(1.供應鏈結點企業(yè)的產銷率2.供應鏈核心企業(yè)的產銷率3.供應鏈產銷率)
    2.平均產銷絕對偏差指標
    3.產需率指標。供應鏈種運營成本指標:1.供應鏈通訊成本2.供應鏈總庫存費用成本3.各結點企業(yè)外部運輸總費用
    供應鏈產品質量指標:
    1.供應鏈產品質量是指供應鏈各結點企業(yè)生產的產品或者零部件的質量。主要包括合格率、廢品率、退貨率、破損率等指標
    供應鏈上、下節(jié)點企業(yè)關系的績效評價體系
    1.供應鏈層次結構模型2.滿意指標度
    供應鏈分銷渠道的績效評估
    主要有定量和定性兩種方法
    定量:每單元的分校成本,履行訂單的出錯率以及商品的破損率等
    定性:分銷成員的協作程度、分銷成員矛盾沖突的程度,所需信息獲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