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師考試輔導:防滲墻混凝土澆筑常見事故(3)

字號:

2.3筑管
    混凝土澆筑時,因混凝土初凝,導管不能提升稱為筑管(埋管)。
    2.3.1筑管原因混凝土坍落度較小,溫度偏高,使混凝土的初凝時間過早。埋管過深不能起拔而筑(埋)管;停等時間過長混凝土強度上升造成筑管;導管連接法蘭盤和提升設備狀況不好造成筑管。
    2.3.2筑管預防措施澆筑時嚴格控制入倉混凝土的質量,及時測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擴散度、溫度,不合格的混凝土嚴禁入倉;高溫天氣應加快澆筑速度保證供應強度;澆筑過程中勤活動、勤起拔、拆卸導管,嚴格控制導管的埋入深度,確保埋深不超過6m.
    2.3.3筑管問題的處理
    a.筑管發(fā)生是因混凝土凝固所致,當筑管部位深度不大時,停止?jié)仓?,拆開導管,采用明挖清除已澆混凝土頂面混漿層澆筑上段混凝土。
    b.筑管部位較深,筑管時間較長,只有拔出導管,重新打孔成墻。
    2.4爆管
    導管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破裂稱為爆管,常見破壞形式有焊縫開裂或管節(jié)連接螺栓斷裂兩種。導管破裂常發(fā)生在孔深較大的情況下,孔深超過50m時應加強警惕,防止爆管。Ⅳ-026槽段平均孔深60m左右,在澆筑過程中導管破裂,導管裂縫在距孔底6m和8m處,裂縫長均為30cm,寬3~4cm.
    2.4.1爆管原因導管破裂的主要原因是孔深較大時,管內壓力遠大于管外壓力而導管的強度不夠或制作質量不滿足要求;處理堵管事故時向下礅管也可造成導管破裂或連接螺栓折斷,Ⅳ-026槽段澆筑時,卷揚機在提升導管時突然斷繩造成導管猛烈下蹾,而致導管破裂。
    2.4.2爆管預防措施設計制作導管時,保證導管的強度和質量尤其是焊接質量;下管時檢查各管節(jié)的連接質量和導管的質量,謹防損壞的導管下入孔中;澆筑過程中保持各導管均勻下料,防止導管傾斜造成不平衡壓力。提升和下放導管的動作要慢,避免過大的沖擊力,尤其是開澆時防止管腳撞擊孔底巖石。
    2.4.3爆管問題的處理導管破裂的位置一般較低,處理的關鍵是及時發(fā)現(xiàn)事故,對深度較大的槽孔澆筑時嚴加管理,發(fā)現(xiàn)管內混凝土面過低、漏漿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加大埋深,在后續(xù)澆筑時保持較大埋深,防止泥漿進入管內,若破裂位置較高則應拔出破裂導管重新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