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主管中藥師考試輔導:滴丸的制備

字號:

藥物+基質→均勻分散(熔融)→滴制→冷卻→洗丸→干燥→選丸→質量檢查→包裝
    成丸:在滴制過程中能否成丸形,取決于丸滴內聚力(Wc)是否大于藥液與冷凝液的粘附力(Wa),即成形力= Wc-Wa,成形力為正值時,液滴才能成丸形。
    丸滴內聚力與藥液的界面張力有關,在冷凝液中加入界面活性劑,可使滴丸易于成型。
    對在實際生產(chǎn)滴丸成形與否,多取決于經(jīng)驗,須經(jīng)過試驗確定成形處方和工藝,而不是靠計算成形力。
    液滴在冷卻液中由于界面張力的作用,使兩液間的界面縮小,球形具有最小的界面,其圓整度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①液滴在冷卻液中移動速度:液滴在冷卻液中的下降(或上浮)是受重力(或浮力)的影響的,這種力作用于液滴使之不能成正球形而帶扁形,液滴與冷卻液的密度相差大,冷卻液的粘滯度小都能增加移動速度。移動速度愈快,受的力愈大,其形愈扁。故可采用調節(jié)增大冷卻液黏度,縮小液滴與冷卻液密度均可改善其圓整度。實驗證明,石蠟油密度小,成型圓整度差,硅油密度大,成形圓整度好,一般冷卻劑密度在0.96以上就能得到圓整的球形滴丸。
    ②液滴的大小,液滴的大小不同,所產(chǎn)生單位重量面積也不同,一般說,單位重量所產(chǎn)生的面積是小丸大于大丸,面積大的收縮成球體的力,因而小丸的圓整度比大丸好。
    ③冷卻劑性質:液滴帶著空氣滴入冷卻劑中,在下降的同時逐漸冷卻收縮成丸并逸出所帶入的氣泡,倘若氣泡未能逸出前凝固時,即可產(chǎn)生空洞,這就是需要適當增加冷卻液和液滴的親和力。使空氣盡早排出,保護凝固時丸的圓整度。
    ④冷卻劑溫度,應梯度冷卻,使滴丸分為收縮、凝固、冷卻三個過程。這樣就有利于滴丸充分成型冷卻。但使用甲基硅油作冷卻劑不必分步冷卻,只需控制滴丸出口溫度(40℃左右),如蘇冰滴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