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詢師考試輔導:如何制定績效目標

字號:

管理咨詢師考試輔導:如何制定績效目標
    績效目標作為績效管理過程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整個績效管理的基礎。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績效標準,不但考核無從談起,更談不上主管對員工進行在職輔導。在目標計劃制定過程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
    編輯推薦:
    管理咨詢師咨詢實務復習稅收籌劃咨詢
    2011年管理咨詢師考試報名免費短信提醒
    管理咨詢師輔導:中西方價值觀體系的差別
    1.有的員工把績效目標當成職位的應負責任,概念混淆。
    2.有的主管沒有遵循SMART原則來制定計劃,目標含糊不清。
    3.有的員工只列出目標項目,而沒有明確的績效考核指標或標準。
    那么,主管該如何來制定有效的目標計劃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些探討:
    一、績效目標和應負責任的區(qū)別
    應負責任是描述一個職位在組織中所扮演的角色,即這個職位對組織有什么樣的貢獻或產(chǎn)出。應負責任無時間限制,永久存在,除非該職位本身從根本上發(fā)生變化。目標是對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間范圍內(nèi)所達到的結果的描述,目標是有一定的時間性和階段性。以一個客戶經(jīng)理為例:
    應負責任:收集、整理市場信息,拜訪客戶,和客戶建立良好的關系。
    績效目標:在6月30日之前(時間范圍),拜訪某局長兩次(做什么),了解該局的需求并初步確定商務談判時間(結果)。
    應負責任針對的是職位,而不是個人。收集、整理市場信息,拜訪客戶是每個客戶經(jīng)理的職責,無論是誰擔當這個職位。而目標是針對個人而定,一個銷售經(jīng)理雖領導、指揮很多個客戶經(jīng)理,但對每個客戶經(jīng)理則可能設定不同的目標,分配不同的任務,這些目標是依外部環(huán)境條件、時間、個人之經(jīng)驗、技能、過去的表現(xiàn)而有所不同。
    二、績效目標的來源
    部門主管應根據(jù)上一級部門的目標并圍繞本部門的KPI,制定本部門工作目標計劃。這樣,保證部門朝著公司要求的總體目標發(fā)展。然后,主管根據(jù)下屬職位的應負責任或KPI,將部門目標層層分解到具體責任人。主管的目標計劃也可以來源于:公司內(nèi)外部客戶的需求,相關部門的反饋,員工的提案、建議等。
    在設定目標時,主管要考慮:
    1、個人目標與部門和組織目標的一致性。
    2、障礙與資源,即達到目標可能會遇到的障礙,如預算限制、缺乏時間、缺乏人員、迅速改變的客戶要求等,以及所需調動的資源,如信息、時間、人員、技術支持等。
    三、衡量目標的原則
    制訂目標以后,主管應按照以下原則來衡量目標是否有效:
    1.目標是具體的(Specific),即明確做什么,達到什么結果。
    2.目標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績效目標好能用數(shù)據(jù)或事實來表示,如果太抽象而無法衡量,就無法對目標進行控制。
    3.目標是可達到的(Attainable),績效目標是在部門或員工個人的控制范圍內(nèi),而且是透過部門或個人之努力可以達成的。
    4.目標是與公司和部門目標高度相關的(Relevant),體現(xiàn)出目標從上到下的傳遞性。
    5.目標是以時間為基礎的(Time-based),在一定的時間限制內(nèi)。
    以上是衡量目標的SMART原則,符合上述原則的目標就是一個有效的目標。否則,績效目標不明確,就會因不同的解釋而造成誤導,使考核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無效目標舉例:
    1.負責貨款回收工作。(不具體)
    2.提高交貨準時率。(不具體,無時間限制,未量化)
    SMART目標舉例:
    1.在6月30日前,全面完成對華東區(qū)的貨款回收工作(貨款回收率100%)。
    2.2002年第三季度交貨準時率比第二季度提高2%。
    3.在2002年,把貨款回收周期從1997年的平均100天降低到平均60天。
    四、確定績效指標/標準
    績效指標是用來評價和衡量員工績效的標準或期望值。在制定工作目標時,應同時確定考核績效的指標/標準。各級主管必須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只要確定一個目標,就必須有衡量目標的指標/標準,否則就無法對目標進行控制。例如,某客戶經(jīng)理的績效目標是:在6月30日前,全面完成對華東區(qū)的貨款回收工作。那么,銷售經(jīng)理考核這項目標的指標是貨款回收率,標準是100%。
    績效指標/標準來源于:
    1.職位所承擔的KPI指標。通過KPI指標體系的建立和運行,可以明確各級部門關鍵業(yè)績貢獻,并據(jù)此運用到績效管理中來確定各級部門的工作目標和衡量標準。同時,通過對KPI的測評,為評價員工的績效結果及績效改進情況提供評價方向、數(shù)據(jù)和事實依據(jù)。
    2.主管和員工討論確定。并不是每個職位都能承擔部門/流程的某個KPI。因為越到基層,職位越難與部門KPI直接相關聯(lián)。在這種情況下,由主管和員工共同來制定績效標準較為妥當。這樣做一可以通過員工的參與來激勵他們達成目標,使他們有較多的,二有利于減少主管和員工在考核時的沖突。
    在確定績效標準時,應區(qū)分兩種類型的工作:
    一種類型是常規(guī)性工作,工作內(nèi)容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這種類型的工作關鍵結果就是其所在職位的主要應負責任,年復一年的保持不變。同樣,績效考核指標也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和所處組織的不同而變化。這種類型工作的考核指標就是針對職位的主要應負責任。例如:出納的現(xiàn)金收支工作、秘書的接打電話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