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數據庫設計:包括數據庫的概念模型設計、邏輯模型設計和物理模型設計。
(4)輸入設計:輸入屬于人機接口的一部分,是數據進入系統(tǒng)的主要途徑。提高輸入效率、減少輸入錯誤是輸入設計中兩個重要目標。
(5)輸出設計:幾種表現形式:數據文件、表格、圖形、聲音及參數,輸出介質有顯示屏、打印機、磁盤、光盤等。
(6)系統(tǒng)的可靠性、安全性與保密性設計。系統(tǒng)可靠性、安全性與保密性是系統(tǒng)正常運行的重要指標。
(7)處理過程設計:是系統(tǒng)設計的最后一步,它是最直接,也是最詳細地設計企業(yè)具體業(yè)務處理過程的階段。
(8)系統(tǒng)設計說明說:系統(tǒng)設計說明書既是系統(tǒng)設計階段的工作成果,也是下一階段系統(tǒng)實施的重要依據。
四、數據庫技術(掌握)
物流數據庫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有:數據收集、數據存儲、數據傳輸、數據加工、數據分析和數據輸出。
1、數據收集
建立數據庫的基本目標是將分散在企業(yè)內外各處的數據收集并記錄下來,整理成物流信息系統(tǒng)要求的格式和形式。
根據數據和信息的來源不同,可以把物流信息的收集工作分為原始數據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數據收集兩種。
2、數據存儲
存儲的功能就是保證已得到的物理信息能夠不丟失、不走樣、不外泄、整理得當、隨時可用。
3、數據傳輸
通過數據傳輸可實現物流信息跨區(qū)域跨范圍的流通,提高信息的共享性。進行數據傳輸必須充分考慮所需傳遞的信息種類、數量、頻率、可靠性要求等因素。
4、數據加工
系統(tǒng)需要對已經收集到的物流信息進行某些處理,以便得到某些更加符合需要或更能反映本質的物流信息,或者使物流信息更適于各級管理人員使用,這就是信息加工。
5、數據分析
對被埋藏的大量物流信息進行挖掘,解決物流管理中存在的“數據爆炸”而“信息缺乏”的現象。這要求有較好的信息分析技術。
6、數據輸出
一般信息的輸出是以對話框、表格、報告、圖表的形式表示,隨著可視化技術的出現,信息輸出可視化表現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
五、關系數據庫(掌握)
關系數據庫的核心是關系模型。
1、關系模型
(1)關系模型定義:用二維表格數據(即集合論中的關系)來表示實體和實體間聯(lián)系的模型叫關系數據模型。它是以集合論、關系代數為理論基礎。
(2)關系模型的性質
A、關系是元組的集合,各個元組在關系中的順序無關緊要。
B、關系的每一個屬性必須是不可再分的數據庫。
C、任意兩個元組不能完全相同。
D、關系中的各列的順序無所謂。
E、屬性中除關鍵字屬性不能為空值外,其他屬性可以為空值。
2、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RDBMS)
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是介于操作系統(tǒng)和用戶應用軟件之間的一個軟件系統(tǒng)。
3、關系數據庫語言——SQL
關系數據庫語言,是關系數據庫語言的標準。
六、數據倉庫(理解)
數據倉庫是為了構造一種新的數據分析和處理環(huán)境而出現的一種數據存儲和數據組織技術。它主要解決事務型數據庫處理系統(tǒng)無法完成的數據集成和數據分析。
1、數據倉庫的主要特征
(1)數據倉庫的數據是面向主題的。
(2)數據倉庫的數據是集成的。
(3)數據倉庫的數據是不可更新的。
(4)數據倉庫的數據具有時間特征。
2、數據倉庫的結構
(1)粒度與分割
粒度是對數據倉庫中數據的綜合程度高低的一種度量。粒度越小,細節(jié)程度越高,綜合程度越低,回答查詢的種類也就越多。分為三個等級:詳細級、輕度綜合級以及高度綜合級數據。
(2)數據庫的組織結構
在數據倉庫中包括兩類數據:一類是按粒度劃分的分析型數據,另一類是原數據。
(3)數據集市
數據集市是滿足某一部門或特定商業(yè)需求的數據決策系統(tǒng)應用的數據集合。
七、數據挖掘技術(一般了解)
1、數據挖掘的作用
(1)利用數據挖掘技術進行科學研究。
(2)利用數據挖掘技術進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