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實習收獲
明白付出也可以很開心這個道理,我想就是實習期間我大的收獲。雖然這個工作很累,當你聽到客人對你說謝謝的時候,所有的累都會隨風而散。在實習的日子里,我的確學到了不少的東西:除了能學到餐飲的服務程序和技巧、一些菜的特點和種類等課堂上所能學到的東西外,更能學到課堂上很難學到的東西
1、酒店之潛規(guī)則
(1). “客人永遠是對的”這句酒店行業(yè)周知的經(jīng)營格言,在這里被發(fā)揮到了極致。
記得培訓的時候主管的一句話“能在五酒店消費的客人,沒有一個是窮人?!彼麄兂讼硎芫频晁芴峁┑母鞣N奢華的物質以外,大多數(shù)人想在酒店找到一種感覺——被人重視以及尊重。酒店為了達到一定的財務目標,不但要客人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更要滿足客人的精神需求。所以在做為酒店的經(jīng)營者,往往對客人的要求,只要在不觸犯法律和違背道德的前提下,都會大化滿足客人。這也許就是“金鑰匙”理論在實踐中的高境界!所以從入職培訓就會為員工灌輸:“客人永遠不會錯,錯的只會是我們”,“只有真誠的服務,才會換來客人的微笑”。
(2).“領導上司永遠是對的”。 從決策的角度來說“領導不可能永遠是對的”。身為上司經(jīng)理,哪怕能力再強,經(jīng)驗再豐富,信息量再多,也難免會犯決策性錯誤,大不了是犯錯的概率比普通人少一些而已。不過,這句話是針對執(zhí)行而言的。
有一個這樣的例子:如果把企業(yè)比喻成茫茫商海中的一條船,上司、經(jīng)理便是船長,負責決策、掌舵,員工是船員,負責執(zhí)行劃船。假設劃船者能力很強,劃船的工具很先進,但是當船長命令向東走的時候,有人認為應該向西,有人認為向南,更有些人認定了北面,于是各自只按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劃,終的結果就是在原地打轉;如果大家都樹立了“船長永遠是對的”的觀念,當船長向東的時候,大家目標一致,齊心協(xié)力,哪怕沒有工具,只用手劃,也會慢慢靠近既定的目標;萬一中途發(fā)現(xiàn)方向錯了,迅速調頭,迎頭趕上也不會很難。(以上例子摘自謝雨萍《經(jīng)理永遠是對的?!》)服務過程是一個很煩瑣的過程,“一致通過,全體擁護”是不容易的事,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事,除非是全體加薪。當決策制定之后,選擇就是執(zhí)行,否則只好選擇離開。酒店是不會容忍一個不知道服從的員工。在外方管理的公司里,這點尤其明顯。
2、人際溝通
溝通不是一個單獨的行為。從你進入團隊開始,每一個眼神和表情、每一個動作和行為、每一句話甚至玩笑都是你處好人際關系的關鍵。
(1)與上司的溝通。酒店是一個分工很明確的地方,所以相對的“等級”也比較分明。與上司的溝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低調。不要把自己是大學生掛在嘴邊。否則便會招致反感。對于一個新的工作,尤其是實踐性強的工作,剛走出校園的我們肯定是做不好的。就目前酒店的人才結構,我們無疑是學歷比較高的,理論知識比較扎實的。好多的理論上司是沒有自己熟悉的,甚至他自己總結的是錯的。但是他的實操是沒一點問題的。所以在與上司聊到有關理論的東西時,要做的就是聽,不要提出異議甚至打斷。讓你的上司得到大的滿足。第二是謙虛。對于一個新的工作,只要沒有親自做過,肯定是做不好的。所以請教別人是必須的。從心理上說,人是渴望得到教別人的這種滿足的。而這也是你的上司的職責。所以不要怕別人不告訴你,不要怕大學生問這種問題丟人。第三是服從。決策的過程你的意見是寶貴的,但是執(zhí)行的時候,不要問為什么,只需要問怎么做。要么沒時間跟你解釋,要么解釋不清楚,要么根本沒有理由,但是作為執(zhí)行命令的發(fā)出著,他會為自己的命令負責任,所以好不要問。只要高質量的完成,便會得到上司的認可。
(2)與同事的溝通。由于共同的利益,所以同事間一些被稱之為鉤心斗角的行為是一定存在的。在我實習的部門里這種表現(xiàn)是很突出的。但是大家之間的關系卻很融洽。仔細想想其實很簡單,就是將矛盾集中的時間段和其他時間分開,并在“其他時間段”里避免利益沖突,比如一起吃飯AA制、在宿舍避免打擾他人等。只要這些能引發(fā)矛盾的小事處理好了,大家便相安無事,心照不宣了。
(3)與客人的溝通。也就是一個角色的問題,或者是心態(tài)。想想自己在消費時的一些行為,可能就會寬容的接受客人的行為了。自己工作的目的是得到更多的利益。而客人便是這些利益的源頭。另外就是一個語言問題,相信每個人都會重視,主要的是克服恐懼心理,只有不敢到敢,才能做到不會到會的質的飛躍。
六、心得看法
以上是我在實習過程中的一些感受,這四個月的實習,為我一生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四個月,可以說只是我工作生涯的一個起步,下面我簡單談談在這四個月來我對北京永泰福朋喜來登酒店的經(jīng)營管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的個人看法:
1、員工流動性問題。服務業(yè)本來就是個員工流動性很大的行業(yè),因為累、作息不規(guī)律等等。酒店為了節(jié)約成本,每年都雇傭大批的實習生。因為實習生以前基本沒有社會經(jīng)驗,相對適應得慢,要花不少時間培養(yǎng)。培養(yǎng)的過程,是一個由生轉熟的過程,在此期間服務不專,難免出現(xiàn)紕漏。多少會影響到客人對酒店的看法。而實習生一般都是一半年到一年為期限,等完全適應了這個酒店,熟悉了這種工作模式,對它有了認同感、歸屬感不多久,實習也結束了。酒店就要另雇實習生,再培養(yǎng)……如此循環(huán),服務質量就難以提高。
。2、加強對餐廳衛(wèi)生的管理和監(jiān)督。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過一個調查,有70%的人對酒店的餐飲衛(wèi)生不放心。在餐廳實習的四個月的時間里,通過自己的切身體會,也確實感受到了其中的問題。據(jù)我觀察,餐飲部門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對與員工個人衛(wèi)生要求的條例,而且員工的衛(wèi)生意識也并不是很強,如沒有養(yǎng)成經(jīng)常洗手的習慣。
3、建立一套公開透明的激勵機制和晉升制度。據(jù)我了解,很多老員工工作的時間已經(jīng)很長了,個人服務意識和技能也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但是由于酒店的相關機制的限制,他們并沒有獲得什么激勵和晉升,而個別員工表現(xiàn)的并不是很好卻能依舊留在原職;另外酒店的激勵機制中也過多的注重于物質上的激勵(多也只是發(fā)錢),事實上,除了傳統(tǒng)的獎懲激勵外,還有很多的激勵方式值得我們管理者借鑒。
明白付出也可以很開心這個道理,我想就是實習期間我大的收獲。雖然這個工作很累,當你聽到客人對你說謝謝的時候,所有的累都會隨風而散。在實習的日子里,我的確學到了不少的東西:除了能學到餐飲的服務程序和技巧、一些菜的特點和種類等課堂上所能學到的東西外,更能學到課堂上很難學到的東西
1、酒店之潛規(guī)則
(1). “客人永遠是對的”這句酒店行業(yè)周知的經(jīng)營格言,在這里被發(fā)揮到了極致。
記得培訓的時候主管的一句話“能在五酒店消費的客人,沒有一個是窮人?!彼麄兂讼硎芫频晁芴峁┑母鞣N奢華的物質以外,大多數(shù)人想在酒店找到一種感覺——被人重視以及尊重。酒店為了達到一定的財務目標,不但要客人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更要滿足客人的精神需求。所以在做為酒店的經(jīng)營者,往往對客人的要求,只要在不觸犯法律和違背道德的前提下,都會大化滿足客人。這也許就是“金鑰匙”理論在實踐中的高境界!所以從入職培訓就會為員工灌輸:“客人永遠不會錯,錯的只會是我們”,“只有真誠的服務,才會換來客人的微笑”。
(2).“領導上司永遠是對的”。 從決策的角度來說“領導不可能永遠是對的”。身為上司經(jīng)理,哪怕能力再強,經(jīng)驗再豐富,信息量再多,也難免會犯決策性錯誤,大不了是犯錯的概率比普通人少一些而已。不過,這句話是針對執(zhí)行而言的。
有一個這樣的例子:如果把企業(yè)比喻成茫茫商海中的一條船,上司、經(jīng)理便是船長,負責決策、掌舵,員工是船員,負責執(zhí)行劃船。假設劃船者能力很強,劃船的工具很先進,但是當船長命令向東走的時候,有人認為應該向西,有人認為向南,更有些人認定了北面,于是各自只按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劃,終的結果就是在原地打轉;如果大家都樹立了“船長永遠是對的”的觀念,當船長向東的時候,大家目標一致,齊心協(xié)力,哪怕沒有工具,只用手劃,也會慢慢靠近既定的目標;萬一中途發(fā)現(xiàn)方向錯了,迅速調頭,迎頭趕上也不會很難。(以上例子摘自謝雨萍《經(jīng)理永遠是對的?!》)服務過程是一個很煩瑣的過程,“一致通過,全體擁護”是不容易的事,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事,除非是全體加薪。當決策制定之后,選擇就是執(zhí)行,否則只好選擇離開。酒店是不會容忍一個不知道服從的員工。在外方管理的公司里,這點尤其明顯。
2、人際溝通
溝通不是一個單獨的行為。從你進入團隊開始,每一個眼神和表情、每一個動作和行為、每一句話甚至玩笑都是你處好人際關系的關鍵。
(1)與上司的溝通。酒店是一個分工很明確的地方,所以相對的“等級”也比較分明。與上司的溝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低調。不要把自己是大學生掛在嘴邊。否則便會招致反感。對于一個新的工作,尤其是實踐性強的工作,剛走出校園的我們肯定是做不好的。就目前酒店的人才結構,我們無疑是學歷比較高的,理論知識比較扎實的。好多的理論上司是沒有自己熟悉的,甚至他自己總結的是錯的。但是他的實操是沒一點問題的。所以在與上司聊到有關理論的東西時,要做的就是聽,不要提出異議甚至打斷。讓你的上司得到大的滿足。第二是謙虛。對于一個新的工作,只要沒有親自做過,肯定是做不好的。所以請教別人是必須的。從心理上說,人是渴望得到教別人的這種滿足的。而這也是你的上司的職責。所以不要怕別人不告訴你,不要怕大學生問這種問題丟人。第三是服從。決策的過程你的意見是寶貴的,但是執(zhí)行的時候,不要問為什么,只需要問怎么做。要么沒時間跟你解釋,要么解釋不清楚,要么根本沒有理由,但是作為執(zhí)行命令的發(fā)出著,他會為自己的命令負責任,所以好不要問。只要高質量的完成,便會得到上司的認可。
(2)與同事的溝通。由于共同的利益,所以同事間一些被稱之為鉤心斗角的行為是一定存在的。在我實習的部門里這種表現(xiàn)是很突出的。但是大家之間的關系卻很融洽。仔細想想其實很簡單,就是將矛盾集中的時間段和其他時間分開,并在“其他時間段”里避免利益沖突,比如一起吃飯AA制、在宿舍避免打擾他人等。只要這些能引發(fā)矛盾的小事處理好了,大家便相安無事,心照不宣了。
(3)與客人的溝通。也就是一個角色的問題,或者是心態(tài)。想想自己在消費時的一些行為,可能就會寬容的接受客人的行為了。自己工作的目的是得到更多的利益。而客人便是這些利益的源頭。另外就是一個語言問題,相信每個人都會重視,主要的是克服恐懼心理,只有不敢到敢,才能做到不會到會的質的飛躍。
六、心得看法
以上是我在實習過程中的一些感受,這四個月的實習,為我一生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四個月,可以說只是我工作生涯的一個起步,下面我簡單談談在這四個月來我對北京永泰福朋喜來登酒店的經(jīng)營管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的個人看法:
1、員工流動性問題。服務業(yè)本來就是個員工流動性很大的行業(yè),因為累、作息不規(guī)律等等。酒店為了節(jié)約成本,每年都雇傭大批的實習生。因為實習生以前基本沒有社會經(jīng)驗,相對適應得慢,要花不少時間培養(yǎng)。培養(yǎng)的過程,是一個由生轉熟的過程,在此期間服務不專,難免出現(xiàn)紕漏。多少會影響到客人對酒店的看法。而實習生一般都是一半年到一年為期限,等完全適應了這個酒店,熟悉了這種工作模式,對它有了認同感、歸屬感不多久,實習也結束了。酒店就要另雇實習生,再培養(yǎng)……如此循環(huán),服務質量就難以提高。
。2、加強對餐廳衛(wèi)生的管理和監(jiān)督。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過一個調查,有70%的人對酒店的餐飲衛(wèi)生不放心。在餐廳實習的四個月的時間里,通過自己的切身體會,也確實感受到了其中的問題。據(jù)我觀察,餐飲部門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對與員工個人衛(wèi)生要求的條例,而且員工的衛(wèi)生意識也并不是很強,如沒有養(yǎng)成經(jīng)常洗手的習慣。
3、建立一套公開透明的激勵機制和晉升制度。據(jù)我了解,很多老員工工作的時間已經(jīng)很長了,個人服務意識和技能也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但是由于酒店的相關機制的限制,他們并沒有獲得什么激勵和晉升,而個別員工表現(xiàn)的并不是很好卻能依舊留在原職;另外酒店的激勵機制中也過多的注重于物質上的激勵(多也只是發(fā)錢),事實上,除了傳統(tǒng)的獎懲激勵外,還有很多的激勵方式值得我們管理者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