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真題及評分標準

字號:

請閱讀背景材料,然后按要求進行討論。
    1、背景材料
    《人物志》上有這么一句話:“故臣以自任為能,君以能用人為能;臣以能言為能,君以能聽為能;臣以能行為能,君以能賞罰為能?!?BR>    偉人改變環(huán)境,能人利用環(huán)境,凡人適應環(huán)境,庸人服從環(huán)境。一個人的作為,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老子、孔子、孟子等,當時的境況并不如意,但他們孜孜不倦地傳播思想,啟迪人們的心靈,讓萬代子孫受益,后人對他們的尊崇勝于帝王將相。秦王嬴政統(tǒng)一中國;漢文帝和漢景帝的“文景之治”;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張騫出使西域;鄭和六下西洋;戚繼光抗擊倭寇;岳飛抗金;鄭成功收復臺灣……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把中國帶進小康社會。人們對他們的愛戴,不完全是基于他們的地位和身份,更是他們對國家、對民族的巨大貢獻,是他們的卓越成就。
    孔子云:“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有位是有為的基礎,有了位才會有施展才能的空間?!墩撜Z·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某其政?!卑⒒椎略?jīng)說過:“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把地球撬起來。”。列寧也說過:歷史早已證明,偉大的革命斗爭會造就偉大人物,使過去不可能發(fā)揮的天才發(fā)揮出來。
    2、討論要求
    有人說:“有為才有位”,也有人說“有位才有為”,你同意哪一種說法?
    無領導小組討論試題評分參考答案
    一、關于“有為才有位”
    “有為才有位”的提法,有利于引導和激勵人們奮發(fā)向上,努力進取,爭作有所作為的強者。并且,如果付諸實踐,對于人才量才使用,人盡其才、人盡其力,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在有些地方和部門,有為者并非都有“位”,而無甚作為者占據(jù)重要位子的倒是不乏其例。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之一,恐怕與這些地方和部門還沒有營造出有利于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huán)境和機制不無關系。要想有位,必須有為。連基本的素質都不具備,光有一個善于鉆營的頭腦又有什么用?與其整日鉆營,不如從現(xiàn)在開始埋頭苦干。對于是真干還是在虛晃,上級領導還是心中有數(shù)的。若是從本職崗位做起,從手上現(xiàn)有的事情做起,只要盡心盡力去干,就肯定會有所作為。毛主席不是說過么,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能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專一行,何愁沒有位子,沒有更大的施展舞臺?
    然而,有些人并不這么認為。他們整天萎靡不振、懶散拖沓,不干工作,只想位子,一門心思走捷徑、找門路,希冀借助外力為自己謀個一官半職。這樣的人,不想想自己到底干了多少實事,做了多少業(yè)績,整天患得患失,追名逐利,想的說的全是“位子”;看見別人當上了領導,只會嫉妒、嘲諷,甚至做小動作,打小報告,踩一下別人,以為自己就高了一點;而一旦自己失去了得到位子的機會,就怨天尤人,失落、頹廢,卻不從自身找原因,牢騷滿腹,甚至給領導出難題、給同事使絆子、給有位子的同志添亂子,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混日子、當看客。這樣的人永遠也不可能有位子!
    這次公開選拔領導干部,無疑對有作為的干部是一個好消息。讓有作為的人上去,讓渾渾噩噩的人下來,真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大進步。
    二、關于“有位才有為”
    第一,將“位”解釋成職位,一個有序的社會,是一個各司其職的社會,每一個行業(yè)都有基礎專業(yè)水平、特殊環(huán)境,所需要的經(jīng)驗和閱歷正是這個行業(yè)的固定屬性,是其他行業(yè)的工作人員所不具備的。第二,“位”是指工作崗位,大學生只有先就業(yè),找個立足之地,才能在工作崗位上展示出自己的能力。第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難謀其政。對他人的職位以及所從事的事業(yè),在不了解實情的情況下就提意見、出謀劃策,這本身就是錯誤的。沒有專業(yè)知識,又不能洞悉其行業(yè)特征。盲目加以介入只會適得其反。
    歷許許多多的事實證明了“有位才有為”的道理。孔子是大有作為的人,他的學說主張都是經(jīng)世致用的,然而他周游列國之間卻屢屢碰壁,誰給他實現(xiàn)理想宏圖的位置呢?賈誼和王勃少年才俊、滿腹經(jīng)綸,然而雄漢盛唐又有哪個當權者器重他們啟用他們呢?他們分別于33歲、27歲這個風華正茂的年齡非正常地離開了人世,可悲可嘆!杜甫“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也只是空有一腔熱血,報國無門!辛棄疾文功武略風流倜儻,他的雄心壯志只能是“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請纓無路!諸葛亮這個隆中的臥龍,他過慣了隱居的生活,“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茍且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身在深山野林,心已天下三分,如不是劉備三顧茅廬委以重任,三國的歷史必定重新改寫。
    從有位而有為來看,韓信蕭何張良只有被委以重任,劉邦才可能贏得漢朝的天下;從有位而不一定有為來看,楚霸王項羽有的是血性人情,缺少的是手腕心計陰謀,他麾下的范增項伯徒有滿腔策略,空有“豎子不足與謀”之憤,我們?yōu)橹l(fā)出“跟錯了主子”的惋惜,歷有許多英才俊杰只因為跟在膿包主子后面而令人扼腕嘆息。
    “有為”的人不一定“有位”。在不少地方,真正說實話、辦實事、老實巴交的“有為”之士經(jīng)常得不到應有的重用;而那些善鉆營、善心計、善陰謀,善于揣摩領導意圖,唯上不唯書,違心不唯物的人卻大行其道,如魚得水。這是令人思考,發(fā)人警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