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博雅杯過來人談經(jīng)驗

字號:

由復旦大學舉辦的第八屆 “博雅杯人文知識大獎賽”即將啟動,在不少家長和學生看來,這也標志著2012年高校自主招生拉開序幕。語文特級教師和在上屆“博雅杯”中取得好成績的復旦在讀學生,一起為你揭開“博雅杯”的神秘的面紗。
    [特級教師談“博雅”]
    閱讀體悟要個性化 獨到觀點須高起點
    華師大一附中副校長、語文特級教師李支舜說,并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參加復旦大學的“博雅杯”,在比賽中獲獎可能要比在高考中躋身A類作文來得更難。因為,首先它一定是一篇好文章,其次從文學角度來說,簡單的敘述和說明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展現(xiàn)出其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和平時善于觀察和思考的能力,有時刻意為之不一定討巧。
    李支舜還指出,“博”和“論”是寫出一篇美文的基礎,“博”指的是在文中要體現(xiàn)出學生在日常的積累和感悟,“論”則指學生在文中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獨創(chuàng)的觀點。
    復旦附中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也表示,“博雅杯”的文章與平時學生們的習作完全不同,一定要帶有“論”的意味。首先在選題時不要“人云亦云”,別人做過、做爛的盡可能不要再做了,不然會給評委留下不好的印象。其次,建議選擇一些有深度和廣度的書籍,并融入自己個性化的閱讀體悟。也可以借鑒一些他人的觀點,站在高起點上寫出自己的看法。在整篇文章成文后,學生應從邏輯、語言、引用是否準確等多角度來審視自己的文章,特別是要做到格式的規(guī)范。最后他也建議學生,在寫作時要觀點明確,雖然不一定要“開門見山”,但要適時“亮”出自己的觀點。
    值得學生注意的還有,復旦大學并不是希望通過“博雅杯”來培養(yǎng)未來的作家,而是學者。所以在文字方面,學生不要太過花里胡哨,但也不要通篇充斥著大白話和網(wǎng)絡語言。
    [過來人經(jīng)驗談]
    只有對真正感興趣的內(nèi)容才會有所感悟
    三位參加了2011年復旦“博雅杯”且獲獎的學生,讓他們談談對“博雅杯”的心得和體會,希望能給開始動筆或即將成文的學弟學妹們提個醒。
    來自青島的宋露兒同學表示,首先在準備投文章階段,一定要明確復旦大學要求的時間和需要的材料,因為有些材料可能需要提前請高中學校蓋章,因此不要錯過了。
    其次,建議學弟學妹找一本你真正喜歡的人文類經(jīng)典書籍,反復閱讀,因為只有對你真正感興趣的內(nèi)容你才會有所感悟。對于所寫書籍的作者也盡量做到“心中有數(shù)”,也可以適當閱讀他的其他作品來豐富自己對他的理解。
    第三,對于所側(cè)重專業(yè)的相關知識能多多積累和了解,尤其是一些最基礎的知識和問題。文章主題不要鋪得太開,可以就某一方面具體展開來談,內(nèi)容要充實言之有物,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最后,在面試之前可能會做一個自我介紹,樸實簡短一些。對于面試要相信自己,放松心態(tài)與教授交流,這樣才能做到自然而然。
    來自上海的鄔夢茜同學建議,首先對于文章里所引用材料的出處一定要明確,并且有大致的了解,因為面試時可能會涉及這方面的內(nèi)容,不妨提前做好準備。此外,她還建議學生在面試時的自我介紹有新意,能讓教授在第一時間就對你留下較深的印象。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學則補充說,文章是針對文史哲博四個專業(yè)中的某一本經(jīng)典著作,但文章可能是來自不同專業(yè)的老師來批閱,所以能融會貫通,側(cè)重寫一個方面,同時各個專業(yè)方面都涉及一下。此外,面試時要盡量自然大方,對于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領域和問題不要含糊,建議直接說不會,如果不懂裝懂反而會給面試的教授留下不佳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