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吳茱萸湯
吳茱萸湯,主要成分為吳茱萸、人參、生姜、大棗,有溫中補虛,降逆止嘔的功效
來源
《傷寒論》。
組成
吳茱萸9克 人參9克 生姜18克 大棗4枚【用法】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溫服100毫升,日服三次。
功用
【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嘔:用于脾胃虛寒或肝經(jīng)寒氣上逆,而見吞酸嘈雜,或頭頂痛、干嘔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脈沉遲者。
主治
1)陽明寒嘔。
胃中虛寒,食谷欲嘔,胸膈滿悶,或胃脘痛,吞酸嘈雜。
2)厥陰頭痛。
頭痛干哎,吐涎沫。
3)少陰吐利。
嘔吐下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
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證。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證。食后泛泛欲嘔,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胸滿脘痛,巔頂頭痛,畏寒肢涼,甚則伴手足逆冷,大便泄瀉,煩躁不寧,舌淡苔白滑,脈沉弦或遲。(本方適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嘔吐、神經(jīng)性嘔吐、神經(jīng)性頭痛、耳源性眩暈等屬肝胃虛寒者。)
吳茱萸湯-用藥禁忌
1.本方辛苦甘溫,對熱性嘔吐、頭痛、胃腹痛不宜使用。
2.服本方湯劑后,常覺胸中難受,頭痛增劇或眩暈,但半小時左右反應(yīng)即消失,故妥藥后可稍事休息,以減輕反應(yīng)。
吳茱萸湯-藥理作用
主要有鎮(zhèn)吐,止瀉,抗?jié)?,抑制胃運動,強心,升血壓,抗休克,改善微循環(huán),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1.鎮(zhèn)吐
家鴿按1g/100g給予吳茱萸湯灌胃,給藥后1小時灌服2%硫酸銅1ml/100g,記錄家鴿出現(xiàn)第1次嘔吐的時間(嘔吐潛伏期)及給硫酸銅后1小時內(nèi)嘔吐的次數(shù),結(jié)果顯示,本方有顯著的止嘔作用,其嘔吐潛伏期和嘔吐頻率分別為23.90±4.70分鐘和3.5±0.8次/小時,對照組分別為16.60±4.80分鐘和6.6±1.1次/小時。正交實驗證明,該方止嘔作用以吳茱萸最重要,配伍生姜則作用加強,組成為原方四藥皆用。
2.止瀉
小鼠按20g/kg給吳茱萸湯,1小時后用大黃冷浸液12.5g/kg灌胃,7小時后計動物稀糞點數(shù)為2.96±0.55,對照組為4.75±0.64,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吳茱萸湯的溫脾止瀉作用可能與抑制腸運動,解除腸痙攣,促進腸吸收有關(guān)。2.6×1O-2g/ml的吳茱萸湯對兔離體十二指腸自發(fā)性活動有明顯的抑制,對于氯化乙酰膽堿(5.7×1O-8g/ml)引起的十二指腸痙攣性收縮,吳茱萸湯亦能對抗之,均表現(xiàn)為張力和收縮幅度下降,收縮頻率減慢。吳茱萸湯組、阿托品組及生理鹽水組小腸推進率分別為26.5±4.7%、37.3±5.3%、65.3±4.8%,提示吳茱萸湯能抑制小腸推進運動;當給予甲基新斯的明后,吳茱萸湯仍然能夠降低小腸推進率,吳茱萸湯(30g/kg)組為37.7±3.2%,阿托品(10mg/kg)組為30.5±5.4%,而新斯的明組為68.8±4.1%,生理鹽水組與二給藥組之間差異均非常顯著;給吳茱萸湯前,小鼠對水吸收量(ml)及CI-吸收量(mg/100ml)分別為0.83±0.82、69.21±25.89,給藥后分別為1.08±0.12及110.93±199.92,吸收量均明顯多于給藥前;大鼠給藥前水、CI-吸收量為1.19±0.26、71.85±23.84,給藥后分別為1.70±0.31、114.08±18.93,比給藥前明顯增加。
3.抗?jié)?BR> 本方對冷水浸漬法所致大鼠應(yīng)激性胃粘膜出血和潰瘍有明顯減輕作用,給藥組潰瘍指數(shù)為7.25±1.04,對照組為15.71±1.83。對大鼠幽門結(jié)扎性胃潰瘍也有較好的防治作用,給藥組潰瘍指數(shù)為14.17±7.68,對照組為39.44±8.25,并能使?jié)兇笫笪敢悍置诹棵黠@減少,胃液pH值顯著提高。本藥對正常大鼠胃液的分泌亦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使胃液的酸度降低。
吳茱萸湯,主要成分為吳茱萸、人參、生姜、大棗,有溫中補虛,降逆止嘔的功效
來源
《傷寒論》。
組成
吳茱萸9克 人參9克 生姜18克 大棗4枚【用法】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溫服100毫升,日服三次。
功用
【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嘔:用于脾胃虛寒或肝經(jīng)寒氣上逆,而見吞酸嘈雜,或頭頂痛、干嘔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脈沉遲者。
主治
1)陽明寒嘔。
胃中虛寒,食谷欲嘔,胸膈滿悶,或胃脘痛,吞酸嘈雜。
2)厥陰頭痛。
頭痛干哎,吐涎沫。
3)少陰吐利。
嘔吐下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
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證。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證。食后泛泛欲嘔,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胸滿脘痛,巔頂頭痛,畏寒肢涼,甚則伴手足逆冷,大便泄瀉,煩躁不寧,舌淡苔白滑,脈沉弦或遲。(本方適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嘔吐、神經(jīng)性嘔吐、神經(jīng)性頭痛、耳源性眩暈等屬肝胃虛寒者。)
吳茱萸湯-用藥禁忌
1.本方辛苦甘溫,對熱性嘔吐、頭痛、胃腹痛不宜使用。
2.服本方湯劑后,常覺胸中難受,頭痛增劇或眩暈,但半小時左右反應(yīng)即消失,故妥藥后可稍事休息,以減輕反應(yīng)。
吳茱萸湯-藥理作用
主要有鎮(zhèn)吐,止瀉,抗?jié)?,抑制胃運動,強心,升血壓,抗休克,改善微循環(huán),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1.鎮(zhèn)吐
家鴿按1g/100g給予吳茱萸湯灌胃,給藥后1小時灌服2%硫酸銅1ml/100g,記錄家鴿出現(xiàn)第1次嘔吐的時間(嘔吐潛伏期)及給硫酸銅后1小時內(nèi)嘔吐的次數(shù),結(jié)果顯示,本方有顯著的止嘔作用,其嘔吐潛伏期和嘔吐頻率分別為23.90±4.70分鐘和3.5±0.8次/小時,對照組分別為16.60±4.80分鐘和6.6±1.1次/小時。正交實驗證明,該方止嘔作用以吳茱萸最重要,配伍生姜則作用加強,組成為原方四藥皆用。
2.止瀉
小鼠按20g/kg給吳茱萸湯,1小時后用大黃冷浸液12.5g/kg灌胃,7小時后計動物稀糞點數(shù)為2.96±0.55,對照組為4.75±0.64,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吳茱萸湯的溫脾止瀉作用可能與抑制腸運動,解除腸痙攣,促進腸吸收有關(guān)。2.6×1O-2g/ml的吳茱萸湯對兔離體十二指腸自發(fā)性活動有明顯的抑制,對于氯化乙酰膽堿(5.7×1O-8g/ml)引起的十二指腸痙攣性收縮,吳茱萸湯亦能對抗之,均表現(xiàn)為張力和收縮幅度下降,收縮頻率減慢。吳茱萸湯組、阿托品組及生理鹽水組小腸推進率分別為26.5±4.7%、37.3±5.3%、65.3±4.8%,提示吳茱萸湯能抑制小腸推進運動;當給予甲基新斯的明后,吳茱萸湯仍然能夠降低小腸推進率,吳茱萸湯(30g/kg)組為37.7±3.2%,阿托品(10mg/kg)組為30.5±5.4%,而新斯的明組為68.8±4.1%,生理鹽水組與二給藥組之間差異均非常顯著;給吳茱萸湯前,小鼠對水吸收量(ml)及CI-吸收量(mg/100ml)分別為0.83±0.82、69.21±25.89,給藥后分別為1.08±0.12及110.93±199.92,吸收量均明顯多于給藥前;大鼠給藥前水、CI-吸收量為1.19±0.26、71.85±23.84,給藥后分別為1.70±0.31、114.08±18.93,比給藥前明顯增加。
3.抗?jié)?BR> 本方對冷水浸漬法所致大鼠應(yīng)激性胃粘膜出血和潰瘍有明顯減輕作用,給藥組潰瘍指數(shù)為7.25±1.04,對照組為15.71±1.83。對大鼠幽門結(jié)扎性胃潰瘍也有較好的防治作用,給藥組潰瘍指數(shù)為14.17±7.68,對照組為39.44±8.25,并能使?jié)兇笫笪敢悍置诹棵黠@減少,胃液pH值顯著提高。本藥對正常大鼠胃液的分泌亦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使胃液的酸度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