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寄語——開學前,一年級新生家長

字號:

■心理準備
    帶孩子到學校熟悉環(huán)境
    家長抽出時間帶孩子到小學去看一看,讓孩子熟悉一下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如果孩子自己上學,家長可以讓孩子熟悉去學校的路,幫助孩子記住一些比較明顯的標志。開始幾次家長可以攙著孩子一起走,然后試著讓孩子在前面給你帶路,后讓孩子單獨走幾次。暗地里進行觀察,看看孩子是否真的知道了,家長再告訴孩子一些交通規(guī)則,切忌在路上邊走邊玩,如玩球、追逐等等。
    嘗試著讓孩子能靜心地坐下來。孩子在幼兒園是以游戲活動為主要的學習形式,到了小學,將被正規(guī)的分科課程代替,原來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而小學課堂教學一節(jié)課長達40分鐘,每天有必須完成的口頭與筆頭家庭作業(yè),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能靜心地坐下來。開始的時間可以是10分鐘,以后再逐漸延長到15分鐘、20分鐘甚至更長,不可操之過急,可以布置一些小“作業(yè)”,如讓他看看畫書、畫些畫等等。做這些事前,提一點點的小要求,即一心一意不講話,不時常站起來走動,告訴孩子認真做事才能將事情做好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概念和安全意識。家長要逐步培養(yǎng)孩子定時看書、喝水、如廁的習慣,要適當?shù)販p少孩子午睡和游戲時間。小學一般上午11:30放學,下午1:40左右上學,除去路途和吃飯時間,中午有很少的時間午休,讓孩子作息時間與學校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開學后不適應而影響孩子的發(fā)展。小學與幼兒園相比,活動空間增大,家長告訴孩子在學校時下課不要在操場上奔跑,如廁時要走到廁所,而不要亂跑,小學常常發(fā)生由于孩子奔跑、碰撞、跌落牙齒的事件。課間十分鐘要做有益的活動,有些器械要在老師的帶領下,慢慢地學會去玩。
    ■生活準備
    堅持讓孩子自己動手
    固定孩子擺放物品的位置。給孩子準備一個小柜子,有條件的家長可以準備一個小書櫥,教會孩子將故事書、課本、練習本等能分類擺放。家長可以在柜子上方貼上一些動物小標示,營造出一個兒童小世界的氛圍,吸引孩子喜愛和珍惜自己的“小天地”。
    培養(yǎng)孩子自己收拾東西的習慣。教會孩子每天按著課程表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帶齊學習用品。孩子自己整理書包和文具盒,開始會手忙腳亂,丟三落四,家長要有耐心,從旁多加指點,可先給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他,再讓他重復著做一做,孩子就不再依賴父母了。剛開始孩子不習慣,但家長一定要堅持,讓孩子自己動手整理物品,而不要做孩子的“鐘點工”。
    教會孩子吃飯時的好習慣。每學期開學后,老師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自己不會吃飯,一頓飯會磨蹭很長時間,吃得地上桌上灑了很多飯,影響孩子的午休時間。教師特別提出,希望家長慢慢并適當縮短孩子吃飯的時間,培養(yǎng)孩子自己吃飯的良好習慣。告訴孩子吃飯時不聊天、不講話,大人講話孩子也不插嘴。
    早晨起床后,自己完成“四步曲”。即第一步是自己穿衣褲,家長晚上可以將孩子第二天要穿的衣物擺放在固定的位置,以便孩子能隨手拿到;第二步自己擠牙膏刷牙,第三步是吃飯,家長要掌握好時間,可以由長到短,家長注意控制好吃飯的時間;第四步是自己背書包上學。每年都會出現(xiàn)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時,發(fā)現(xiàn)孩子沒帶書包的現(xiàn)象,家長以為孩子背書包了,孩子認為背書包是家長的事。
    ■物質(zhì)準備
    讓鬧鐘督促他準時起居
    與孩子共同準備學習用品。共同準備,一是讓孩子體驗即將作為學生這一快樂的過程;二是從現(xiàn)在開始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培養(yǎng)他們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的習慣。準備的學習用品是:雙肩書包,選時考慮兩個因素:一是從孩子的健康著想,好挑選面料輕薄、雙肩背的書包、又大又重的書包,裝上書后會增加分量;二是從審美、安全的角度考慮,選一件孩子喜歡的圖案,書包的顏色要鮮艷、醒目,這樣便于汽車司機識別,可以保證孩子過馬路時的安全。文具盒,老師告誡功能不要太多,簡單為好,家長不要買那些特別吸引孩子的類似玩具的文具,以免上課時孩子會玩耍,從而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文具盒里每天至少有六支削好的鉛筆(套好鉛筆套)、尺子、橡皮、刨筆刀。鉛筆以2H為好,因為軟硬適中,鉛的顏色不是太黑,同時在鉛筆上用不干膠貼上自己孩子的姓名,老師說有時一天課上下來就能撿到許多鉛筆,問是誰丟的,所有的孩子都搖頭說不是自己的,無人認領;橡皮是繪圖用的較軟的那種,孩子能擦得干凈;一個16K的墊紙板;家長要教會孩子怎樣使用刨筆刀,先刨一支,示意給他看,然后試著讓孩子自己刨,家長要用贊許的語言加以肯定。
    準備一個小鬧鐘,并教會孩子看鐘。父母要有意識地規(guī)劃好孩子的作息時間,調(diào)整孩子的生活起居習慣及常規(guī),養(yǎng)成孩子自己準時就寢,準時起床的習慣。家長好能與孩子共同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時間表去做。
    家長為孩子制作一張作業(yè)正確率統(tǒng)計表,將表貼在墻上。做完作業(yè)由孩子自己檢查,全對的,給孩子畫一顆星,不要養(yǎng)成家長代孩子檢查作業(yè)的不良習慣。家長可以每周或每個月與孩子共同進行小結(jié),并給予適當?shù)莫剟?,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
    準備一個《記事本》?!队浭卤尽肥菍W生專門用來記當天的作業(yè)或第二天要帶的物品,也可以作為草稿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