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國民收入核算和簡單的宏觀經濟模型
一、單項選擇題
1. 國內生產總值是用( )來計量的。
A.半成品
B.最終產品
C.中間產品
D.在產品
2. 核算GDP的兩種主要方法是( )。
A.支出法和生產法
B.轉移法和生產法
C.生產法和收入法
D.支出法和收入法
3. 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經濟單位,對最終產品的支出總量相加,得出總支出來計量GDP,這種方法稱為( )。
A.生產法
B.收入法
C.支出法
D.轉移法
4. 按支出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其公式是( )。
A.國內生產總值=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凈出口
B.國內生產總值=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
C.國內生產總值=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
D.國內生產總值=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折舊
5. ( )表示了整個社會的儲蓄(私人儲蓄和政府儲蓄之和)和整個社會的投資的恒等關系。
A.I=S
B.I=S+(M-X)
C.I=S+(T-G)+(M-X)
D.I=S+(T-G)
6. 根據(jù)凱恩斯消費理論的三個假設,如果消費和收入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則邊際消費傾向為( )。
A.正數(shù)
B.變量
C.負數(shù)
D.常數(shù)
7. ( )是指儲蓄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
A.邊際消費傾向
B.邊際儲蓄傾向
C.平均消費傾向
D.平均儲蓄傾向
8. 邊際儲蓄傾向的取值范圍是( )。
A.0
B.MPS>1
C.MPS=1
D.MPS<0
9. 投資乘數(shù)K是( )的倒數(shù)。
A.平均消費傾向
B.邊際消費傾向
C.平均儲蓄傾向
D.邊際儲蓄傾向
10. 某國的邊際消費傾向為0.6,則其投資乘數(shù)k為( )。
A.1.67
B.2.5
C.4
D.5
11. 關于投資乘數(shù)的表示正確的是( )。
A.投資乘數(shù)=1/邊際儲蓄傾向
B.投資乘數(shù)=1/平均消費傾向
C.投資乘數(shù)=1/平均儲蓄傾向
D.投資乘數(shù)=1/邊際消費傾向
二、多項選擇題
1. 國內生產總值的形態(tài)可以分為( )。
A.價值形態(tài)
B.實物形態(tài)
C.產品形態(tài)
D.支出形態(tài)
E.收入形態(tài)
2.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即( )。
A.支出法
B.生產法
C.市場價格法
D.不變價格法
E.收入法
3.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兩種主要計算方法是( )。
A.生產法
B.收入法
C.轉移法
D.支出法
E.以上選項都正確
4. 用支出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其包括的具體項目是( )。
A.凈出口
B.消費支出
C.政府購買
D.折舊
E.固定投資支出
5. 兩部門條件下的儲蓄—投資恒等式涉及的部門是( )。
A.企業(yè)
B.國外部門
C.消費者(居民)
D.地方部門
E.政府部門
6. 三部門經濟中,私人儲蓄包括( )。
A.企業(yè)儲蓄
B.國外部門儲蓄
C.家庭儲蓄
D.社會儲蓄
E.政府部門儲蓄
7. 四部門經濟中總儲蓄和投資的恒等關系是( )。
A.I=S+(T-G)+(M-X)
B.I=S+(T-G)
C.C+I+G+(X-M)=C+S+T
D.I=S
E.C+I+G=C+S+T
8. 凱恩斯消費理論的主要假設有( )。
A.邊際消費傾向遞減
B.收入是決定消費的最重要的因素
C.平均消費傾向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
D.消費取決于家庭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
E.長期消費函數(shù)是穩(wěn)定的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B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是用最終產品來計量的。參見教材P47
2
[答案]:D
[解析]:核算GDP的兩種主要方法是支出法和收入法。參見教材P47
3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支出法是指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經濟單位,對最終產品的支出總量相加,得出總支出來計量GDP的方法。參見教材P47
4
[答案]:C
[解析]:支出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公式為國內生產總值=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參見教材P47
5
[答案]:D
[解析]:S代表私人儲蓄,(T-G)代表政府儲蓄,I=S+(T-G)也就是表示了整個社會的儲蓄(私人儲蓄和政府儲蓄之和)和整個社會的投資的恒等關系。參見教材P49
6
[答案]:D
[解析]:如果消費和收入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則邊際消費傾向為常數(shù)。參見教材P50
7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邊際儲蓄傾向的概念。參見教材P51
8
[答案]:A
[解析]:邊際儲蓄傾向的取值范圍是大于0小于1。參見教材P51
9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投資乘數(shù)的公式,投資乘數(shù)K是邊際儲蓄傾向的倒數(shù)。
10
[答案]:B
[解析]:k=1/(1-β)=1/(1-0.6)=2.5。參見教材P53
11
[答案]:A
[解析]:投資乘數(shù)K是邊際儲蓄傾向的倒數(shù)。參見教材P52
二、多項選擇題
1
[答案]:ACE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tài)即價值形態(tài)、收入形態(tài)和產品形態(tài)。參見教材P47
2
[答案]:ABE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參見教材P47
3
[答案]:BD
[解析]:本題考查核算GDP的主要方法。參見教材P47
4
[答案]:ABCE
[解析]:選項D屬于收入法中的非生產要素收入。參見教材P47
5
[答案]:AC
[解析]:在兩部門經濟中假設一個社會只涉及消費者(居民)和企業(yè)兩個部門。參見教材P48
6
[答案]:AC
[解析]:家庭儲蓄和企業(yè)儲蓄通稱為私人儲蓄。參見教材P49
7
[答案]:AC
[解析]: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構成的基本公式為:C+I+G+(X-M)=C+S+T
兩邊同時消去C,通過簡化變?yōu)椋篒=S+(T-G)+(M-X),就代表了四部門經濟中總儲蓄和投資的恒等關系。參見教材P49
8
[答案]:ABC
[解析]:凱恩斯消費理論的三個假設是: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收入是決定消費的最重要的因素、平均消費傾向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參見教材P49-50
一、單項選擇題
1. 國內生產總值是用( )來計量的。
A.半成品
B.最終產品
C.中間產品
D.在產品
2. 核算GDP的兩種主要方法是( )。
A.支出法和生產法
B.轉移法和生產法
C.生產法和收入法
D.支出法和收入法
3. 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經濟單位,對最終產品的支出總量相加,得出總支出來計量GDP,這種方法稱為( )。
A.生產法
B.收入法
C.支出法
D.轉移法
4. 按支出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其公式是( )。
A.國內生產總值=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凈出口
B.國內生產總值=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
C.國內生產總值=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
D.國內生產總值=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折舊
5. ( )表示了整個社會的儲蓄(私人儲蓄和政府儲蓄之和)和整個社會的投資的恒等關系。
A.I=S
B.I=S+(M-X)
C.I=S+(T-G)+(M-X)
D.I=S+(T-G)
6. 根據(jù)凱恩斯消費理論的三個假設,如果消費和收入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則邊際消費傾向為( )。
A.正數(shù)
B.變量
C.負數(shù)
D.常數(shù)
7. ( )是指儲蓄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
A.邊際消費傾向
B.邊際儲蓄傾向
C.平均消費傾向
D.平均儲蓄傾向
8. 邊際儲蓄傾向的取值范圍是( )。
A.0
B.MPS>1
C.MPS=1
D.MPS<0
9. 投資乘數(shù)K是( )的倒數(shù)。
A.平均消費傾向
B.邊際消費傾向
C.平均儲蓄傾向
D.邊際儲蓄傾向
10. 某國的邊際消費傾向為0.6,則其投資乘數(shù)k為( )。
A.1.67
B.2.5
C.4
D.5
11. 關于投資乘數(shù)的表示正確的是( )。
A.投資乘數(shù)=1/邊際儲蓄傾向
B.投資乘數(shù)=1/平均消費傾向
C.投資乘數(shù)=1/平均儲蓄傾向
D.投資乘數(shù)=1/邊際消費傾向
二、多項選擇題
1. 國內生產總值的形態(tài)可以分為( )。
A.價值形態(tài)
B.實物形態(tài)
C.產品形態(tài)
D.支出形態(tài)
E.收入形態(tài)
2.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即( )。
A.支出法
B.生產法
C.市場價格法
D.不變價格法
E.收入法
3.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兩種主要計算方法是( )。
A.生產法
B.收入法
C.轉移法
D.支出法
E.以上選項都正確
4. 用支出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其包括的具體項目是( )。
A.凈出口
B.消費支出
C.政府購買
D.折舊
E.固定投資支出
5. 兩部門條件下的儲蓄—投資恒等式涉及的部門是( )。
A.企業(yè)
B.國外部門
C.消費者(居民)
D.地方部門
E.政府部門
6. 三部門經濟中,私人儲蓄包括( )。
A.企業(yè)儲蓄
B.國外部門儲蓄
C.家庭儲蓄
D.社會儲蓄
E.政府部門儲蓄
7. 四部門經濟中總儲蓄和投資的恒等關系是( )。
A.I=S+(T-G)+(M-X)
B.I=S+(T-G)
C.C+I+G+(X-M)=C+S+T
D.I=S
E.C+I+G=C+S+T
8. 凱恩斯消費理論的主要假設有( )。
A.邊際消費傾向遞減
B.收入是決定消費的最重要的因素
C.平均消費傾向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
D.消費取決于家庭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
E.長期消費函數(shù)是穩(wěn)定的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B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是用最終產品來計量的。參見教材P47
2
[答案]:D
[解析]:核算GDP的兩種主要方法是支出法和收入法。參見教材P47
3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支出法是指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經濟單位,對最終產品的支出總量相加,得出總支出來計量GDP的方法。參見教材P47
4
[答案]:C
[解析]:支出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公式為國內生產總值=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參見教材P47
5
[答案]:D
[解析]:S代表私人儲蓄,(T-G)代表政府儲蓄,I=S+(T-G)也就是表示了整個社會的儲蓄(私人儲蓄和政府儲蓄之和)和整個社會的投資的恒等關系。參見教材P49
6
[答案]:D
[解析]:如果消費和收入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則邊際消費傾向為常數(shù)。參見教材P50
7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邊際儲蓄傾向的概念。參見教材P51
8
[答案]:A
[解析]:邊際儲蓄傾向的取值范圍是大于0小于1。參見教材P51
9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投資乘數(shù)的公式,投資乘數(shù)K是邊際儲蓄傾向的倒數(shù)。
10
[答案]:B
[解析]:k=1/(1-β)=1/(1-0.6)=2.5。參見教材P53
11
[答案]:A
[解析]:投資乘數(shù)K是邊際儲蓄傾向的倒數(shù)。參見教材P52
二、多項選擇題
1
[答案]:ACE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tài)即價值形態(tài)、收入形態(tài)和產品形態(tài)。參見教材P47
2
[答案]:ABE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參見教材P47
3
[答案]:BD
[解析]:本題考查核算GDP的主要方法。參見教材P47
4
[答案]:ABCE
[解析]:選項D屬于收入法中的非生產要素收入。參見教材P47
5
[答案]:AC
[解析]:在兩部門經濟中假設一個社會只涉及消費者(居民)和企業(yè)兩個部門。參見教材P48
6
[答案]:AC
[解析]:家庭儲蓄和企業(yè)儲蓄通稱為私人儲蓄。參見教材P49
7
[答案]:AC
[解析]: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構成的基本公式為:C+I+G+(X-M)=C+S+T
兩邊同時消去C,通過簡化變?yōu)椋篒=S+(T-G)+(M-X),就代表了四部門經濟中總儲蓄和投資的恒等關系。參見教材P49
8
[答案]:ABC
[解析]:凱恩斯消費理論的三個假設是: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收入是決定消費的最重要的因素、平均消費傾向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參見教材P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