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石景山區(qū)初三期末考試語文作文題目及范文:回報

字號:

回報
     以前,總感覺父母對子女所做的一切都是應當?shù)?,所以,非但不知感恩,還時常惹他們生氣。但有一件事讓我深為感觸,使我改變了看法。
    那是在河陽中學讀初一的時候,我在打籃球的時候把腳扭傷了,由于是星期三,我又是寄宿生,到星期五下午才能回家,所以不得不一個人孤獨地躺在宿舍里。
    那時不知為什么,我想起了父親,同時,我也能感受到父親在惦念我。果然,這天夜里爸爸來宿舍看我了,他一進宿舍就看見了我那腫得很大的腳,問我疼得厲害不。他摸了摸,臉上露出了擔心的樣子說:“我去尋點藥,你好好休息?!贝蠹s一個小時后,我被父親叫醒。父親從懷里掏出個塑料包,我聞到一股濃濃的草藥味,敷藥時,我覺得父親的手在發(fā)抖。敷完后父親急著要走,因為當時已經很晚了。父親害怕打擾我的休息就輕手輕腳的關上門走了,我望著他瘦弱的身體,眼淚很快就流了出來。
    那年過年,我把一學期剩下的伙食費給父母包了20元的“壓歲錢”。父親驚奇的問:“你發(fā)財了嗎?”一句話使我雙眼潤濕,我為父親的知足而感動,為自己多年來對父親的忽略而羞愧。
    多少年來,我做兒子的習慣等待父母的愛和關懷而不知回報。撫養(yǎng)的辛勞,成長的牽掛,是我們這些做兒女無法償還的,但不要輕視一聲真誠的問候,一個尊敬的舉動,一點體貼和關注,這些都會成為夏日的清涼,冬天的溫暖…….
    朋友,請給我們的父母一份關注,一份體諒,一份驚喜。
    回報
    羔羊跪乳是對母愛的回報,落葉歸根是對生命的回報,落紅護花是對給予的回報,世間萬物之間存在著互相回報,互相給予。
    放眼古今中外,遍閱蕓蕓眾生,無數(shù)的回報瞬間給了我們耀眼的亮點。
    為了興復漢王朝,劉皇叔不辭艱辛,求賢如渴,遍訪名士,三顧諸葛于茅廬之中。為報知遇之恩,諸葛亮盡心扶佐劉家父子,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直至病死五丈原。諸葛亮的這片忠誠的報恩之情,怎能不令我們淚滿衣襟。
    冰天雪地的漠北,一節(jié)長竿直指云端,代表著他堅貞不屈的人格,他就是蘇武。為了報答漢武帝的重托之恩,他寧可與羊群為伴十載也不投降于匈奴,一身的浩然正氣回蕩在倉茫的天地間。如此堅貞不屈的人格,怎不令我們感動?
    “陛下保重,老臣去矣。”“通”的一聲,鮮血撒滿天地間,李陵碑下留下了揚繼業(yè)不屈的英魂。為了報效朝廷的不殺之恩,定國安邦,楊老令公親率七子上前線,不幸*臣誤國,楊家父子功虧一簣,為了不受遼邦侮辱,揚繼業(yè)一死報國。如此忠義之臣,不可謂不是歷的一大亮點。
    滔滔的歷史長河之中,流淌著無數(shù)的英魂,唱著一首又一首報恩的贊歌,這些代表忠誠的歌聲永遠回蕩在歷史的長空之中,永不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