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年考試的總體情況
發(fā)展趨勢:(1)復合化的趨勢;(2)從單純考察識記能力轉(zhuǎn)向以識記能力為基礎的綜合能力的考察;(3)題目的設計中考點更加隱蔽、陷阱增多。
命題呈“三化”走勢。(1)科目上學院化;(2)客觀題主觀化;(3)主觀題靈活化;(4)考點綜合化。
二、穩(wěn)中求變的2010年司法考試
1、規(guī)律與變數(shù)
到2010年,司法考試已經(jīng)走過了9個春秋了,其基本格局和考試風格都已然定型,與2009年相比,除了一些新的法規(guī)加入外,2010年考試的內(nèi)在實質(zhì)并沒有變化。司法考試三大鐵律:“重者恒重”、“新者恒考”和“綜合創(chuàng)新”并沒有改變,只是今年在考查方式上的更加強調(diào)實務性、綜合性,同時,理論化色彩依然不斷增加。2010年度,除了卷四的刑訴題略有爭議外,民法、民訴和刑訴的難度還是保持著原狀。刑法的“四階段”和“三層次”的理論之爭在2010年塵埃落定,刑法的考察難度再次回歸,一些基本的有爭議的總則方面的知識雖表面上被弱化,而事實上在刑法分則中進行了隱晦考察,2010年卷一中的內(nèi)容還是保持“重者恒重”,卷一突破100分依然是有希望的!面向變化多端的2011年司考,2010年司考的布局和難度值得關注!
2、各科分值
2010年整個試卷的分值是600分,估計及格線按照慣例也是360分。由于2010年司考大綱的結(jié)構小幅調(diào)整,具體科目的分值則有一些變化:
2010年各個學科的具體分布如下:
科目 2009分值 2010年 2011年預計
理論法學(含法治理念) 23+23+10+5+20+25=106分 91+25=106 保持不變
經(jīng)濟法 35分 35 保持不變
三國法 12+15+17=44分 12+15+17=44 保持不變
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yè)道德 10分 10 保持不變
刑法 58+22=80分 80 保持不變
刑事訴訟法 52+21=73分 73 保持不變
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 40+20=60分 40 略有改變
民法(含知識產(chǎn)權法) 57+11+22=90分 90 保持不變
民事訴訟法(含仲裁法) 46+20=66分 66 保持不變
商法 36分 56 略有改變
卷一整體上保持穩(wěn)定,個別學科有小幅的調(diào)整,的突出特點還是在開篇五題考察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共考察5分。法理學依然強勢,仍然是23分,憲法學和2009年持平,考察了23分,與法理學相當。法制史10分不變,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yè)道德總體分值與往年持平,考察了10分。經(jīng)濟法由于《證券法》從卷一移到了卷三,故減少了五分,自2004年以來的40分降為35分。三國法部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jīng)濟法在分值上保持不變,分別是12分、15分和17分,總共44分。
卷二中三個學科的分值多年保持不變,三科分值分別是:刑法58分、刑訴52分、行政法40分。2010年延續(xù)三個學科的“刑法??刑訴??行政法”排列方式。
卷三的科目每年都會有大的調(diào)整,2010年的突出特點是商法的回升,一共考查了56分,商法開始回暖。民法依然保持穩(wěn)定,考察了90分。相比之下,民事訴訟法、仲裁法在2010年司法考試中的分值有所回落,考查了 66分,相比去年分值有大幅度下降,已經(jīng)接近歷年司法考試中的低谷。
卷四的分值分布依然和2010年保持一致,傳說中司法文書依然沒有出現(xiàn),同時,加大了商法案例題繼的考察。在論述題上,按慣例,卷四第一題綜合考查政治時事題,考點依然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20分。第二題依然是刑法案例,22分。第三題是刑訴法案例題,21分。第四題是民法案例,22分。第五題是民訴案例,20分。第六題考查商法案例,分數(shù)多達22分。最后一題是論述題,按照2008年是刑法、2009年是民法,到2010年回歸到行政法的套路,分值25分。
綜上,理論法學的分值彈性很大,如果加上卷四的兩道論述題的話,分值高達106分,完全是一個重量級學科。司法制度部分由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加入,分值保持不變。刑法部分今年有所下調(diào),但是依然是接近民法的超級大國地位。刑訴73分保持了傳統(tǒng)地位,但是民訴有所下滑。民法部分的總分值高達90分,依然是超級大國。行政法部分,今年加上最后一天的論述題,雖然案例題不予考察,總分數(shù)保持了2009年的勢頭。商經(jīng)法繼續(xù)回升,到了91分,預計2011年會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
3、考查重心:
2010年試題從總體上看,應該說是“重者恒重”的。傳統(tǒng)的重點突出學科,如民法、民訴、刑法、刑訴,其命題重點都非常突出,考查生僻知識點的題目很少出現(xiàn)。如理論法學部分,包括法理學、法制史、憲法學、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yè)道德,整體上看內(nèi)容瑣碎,但就每一個學科而言,重點還是比較突出的,法理學和憲法學尤其如此。今年變化是商經(jīng)部分。商法試題都是考查重要考點,沒有偏題。經(jīng)濟法試題,就具體考點來看應該說也不算偏門,同時,2009年各個小法之間的分值分布合乎邏輯,對重點問題進行了集中的考查。但是,商法案例的橫空出世,也為2011年分值分布帶來了一絲訊息。
新增考點和社會熱點理所當然地屬于司法考試的考查熱點,今年表現(xiàn)地更為突出。
“新增必考”,涉及新增法律法規(guī)和大綱中新增的理論考點,在2010年試題中得到了全面證明。從理論法學中增加的“法律規(guī)則與語言”到法制史中的“謀殺和故殺”,到讓人大跌眼鏡,號稱本年司法考試最簡單一題的司法制度中檢察官的要求中把“嚴明”改為“文明”,這些理論考點的考查力度都很大。至于新增法規(guī),如經(jīng)濟法的《城鄉(xiāng)規(guī)劃法》、《辦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通訊終端、聲訊臺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侵權責任法》等都進行了考查,而且對新增考點的考查往往比較簡單,只需掌握法條的規(guī)定即可。
社會熱點方面,比如經(jīng)濟法對商業(yè)銀行的監(jiān)管問題進行的考察,就體現(xiàn)的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如何對銀行業(yè)進行監(jiān)管,以預防和應對金融危機的問題等都得到了命題人的青睞。
4、試題難度:
試題難度是每年參考考生都會議論的話題,也是下一年度的考生非常關心的問題。那么,2010的試題難不難呢?根據(jù)很多考生的反映以及我們的深入分析,可以說,今年的試題在整體上不難,比2009年保持平衡。
首先是卷一和卷四,大家普遍認為不難。卷一本來就沒有難度,以往考生覺得難,主要是因為考題太偏、考點太分散,今年相對而言重點突出。卷四試題難度不大,加上很多重點。特別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模板和行政法論述題的考察都是此前一再強調(diào)的,考生覺得簡單也在情理之中。
比較有難度的是卷二和卷三,傳統(tǒng)上這屬于司法考試中比較難的部分,因為民法、刑法、行政法這些科目本來就理論艱深,民訴、刑訴的法條又是非常之多,考生學起來比較吃力。但是這些科目重點突出,考生如果功夫下足,復習到位的話,不會覺得很難。尤其是,今年的刑法試題回歸到之前的難度,對于廣大考生而言有所畏懼。民法試題盡管爭議較大,但就試題難度而言,實在是比較平常。
5、試題爭議:
瑕不掩瑜,司法考試試題和答案歷來有爭議,只是今年從卷一到卷四,爭議試題無處不在。更重要的是,其中很多爭議不是由于觀點上的差異,而是由于試題設計缺陷或者答案與現(xiàn)行法不符,屬于真正的錯題。很多人感受到的2010年試題的難度,不是因為本年度試題真的有難度,而是因為很多試題爭議太大,搞得考生無所適從。就此,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司法部應該安排更專業(yè)的命題人來出題,二是考生應該更加注重應試技巧。
歷史總是驚人的重復。因此,每到分析真題的時候,總有人在慶幸,慶幸自己掌握了司考考查的三個鐵律:重者恒重、新增必考和綜合創(chuàng)新,在復習思路和復習策略上有所調(diào)整,也總有人在抱怨,抱怨今年司考的題目質(zhì)量太差,但是背后的卻是,難題和偏題只是考生到600分的障礙,而不是360分的絆腳石,因此,只要認真總結(jié)真題中的經(jīng)驗,才能真正提升自己,從而為2011年打下基礎。
三、 司法考試復習中的“黃金法則”
1、 重則恒重,輕則恒輕
2、 新增點往往就是考點。
(1)律師法修改性質(zhì)
(2)死刑復核:復核的結(jié)果,回避,發(fā)回的法院 停止死刑
(3)民訴法修改
【例】關于現(xiàn)行民事執(zhí)行制度,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2008年卷三85題)
A.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的執(zhí)行法院,包括案件的第一審法院和與第一審法院同級的被執(zhí)行財產(chǎn)所在地的法院
B.案外人對執(zhí)行標的異議的裁定不服的,可以根據(jù)執(zhí)行標的的不同情況,選擇提起訴訟或通過審判監(jiān)督程序進行救濟
C.申請執(zhí)行人與被申請執(zhí)行人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在和解協(xié)議履行期間,執(zhí)行程序終結(jié)
D.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因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為自然人或法人而不同
(4)2007國務院“訴訟費辦法”:
【例】根據(jù)我國訴訟費用制度的有關規(guī)定,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狀告同事侵犯其名譽權,法院因甲主張的事實證據(jù)不足,作出駁回其訴訟請求的判決。法院應退還甲預交的案件受理費
B.乙因一起債務糾紛案,二審敗訴,想申請再審,某律師告訴他,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案件一律不需要交納受理費
C.丙向法院起訴與丁離婚。雙方經(jīng)法院調(diào)解達成協(xié)議而結(jié)案,法院應當減半收取案件受理費
D.中止訴訟、中止執(zhí)行的案件,已交納的受理費、申請費應退還給當事人
(5)人民法院“仲裁法司法解釋”:
【例】A市水天公司與B市龍江公司簽訂一份運輸合同,并約定如發(fā)生爭議提交A市的C仲裁委員會仲裁。后因水天公司未按約支付運費,龍江公司向C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在第一次開庭時,水天公司未出庭參加仲裁審理,而是在開庭審理后的第二天向A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確認仲裁協(xié)議無效。C仲裁委員會應當如何處理本案? (2007年卷三48題)
A.應當裁定中止仲裁程序
B.應當裁定終結(jié)仲裁程序
C.應當裁定駁回仲裁申請
D.應當繼續(xù)審理
3、考過的題還會考,重復考的比例比較大。
(1) 完全重復
【例1】趙某與江某路經(jīng)一棟居民樓時,六樓黃某家陽臺上的花盆墜落砸中趙某,致其重傷,共花費醫(yī)療費3萬元。趙某將黃某告至法院要求賠償,而黃某否認趙某受傷系自家花盆墜落所致。對此爭議事實的舉證責任,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08年延期考試卷三45題)
A.趙某
B.黃某
C.趙某和黃某
D.趙某和江某
【例2】如果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雜志社賠償甲公司1萬元,并登報進行賠禮道歉。雜志社履行了賠償義務,但拒絕賠禮道歉。如果甲公司要求法院強制執(zhí)行,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2008年卷三100題)
A.采取公告、登報等方式,將判決的主要內(nèi)容公布于眾,費用由報社承擔
B.對報社負責人予以罰款、拘留
C.由報社支付遲延履行金
D.如果構成犯罪,可以追究報社負責人刑事責任
(2) 考點重復
【例1】趙某與黃某因某項財產(chǎn)所有權發(fā)生爭議,趙某向法院提起訴訟,經(jīng)一、二審法院審理后,判決該項財產(chǎn)屬趙某所有。此后,陳某得知此事,向二審法院反映其是該財產(chǎn)的共同所有人,并提供了相關證據(jù)。二審法院經(jīng)審查,決定對此案進行再審。關于此案的說法,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08年卷三35題)
A.陳某不是本案一、二審當事人,不能參加再審程序
B.二審法院可以直接通知陳某參加再審程序,并根據(jù)自愿原則進行調(diào)解,調(diào)解不成的,告知陳某另行起訴
C.二審法院可以直接通知陳某參加再審程序,并根據(jù)自愿原則進行調(diào)解,調(diào)解不成的,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發(fā)回原審法院重審
D.二審法院只能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發(fā)回原審法院重審
【例2】南沙公司與北極公司因購銷合同發(fā)生爭議,南沙公司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在仲裁中雙方達成和解協(xié)議,南沙公司向仲裁庭申請撤回仲裁申請。之后,北極公司拒不履行和解協(xié)議。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08年卷三39題)
A.南沙公司可以根據(jù)原仲裁協(xié)議申請仲裁
B.南沙公司應與北極公司重新達成仲裁協(xié)議后,才可以申請仲裁
C.南沙公司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
D.仲裁庭可以裁定恢復仲裁程序
4、理論性試題:對“三基”的考查力度進一步加大
【例1】張某、李某共同搶劫被抓獲。張某下列哪一陳述屬于證人證言?
A.我確實參加了搶劫銀行
B.李某逼我去搶的
C.李某策劃了整個搶劫,搶的錢他拿走了一大半
D.李某在這次搶劫前還殺了趙某
【例2】下列哪一選項體現(xiàn)直接言詞原則的要求?(試卷二25題,單選)
A.法官親自收集證據(jù)
B.法官親自在法庭上聽取當事人、證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口頭陳述
C.法庭審理盡可能不中斷地進行
D.法庭審理應當公開進行證據(jù)調(diào)查與辯論
【例3】關于刑事訴訟中的證明責任,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試卷二70題,多選)
A.總是與一定的積極訴訟主張相聯(lián)系,否認一方不負證明責任
B.總是與一定的不利訴訟后果相聯(lián)系,受到不利裁判的不一定承擔證明責任
C.是提出證據(jù)責任與說服責任的統(tǒng)一,提出證據(jù)并非完全履行了證明責任
D.是專屬于控訴方獨自承擔的責任,具有一定的責任排他性
【例4】關于必要共同訴訟與普通共同訴訟的區(qū)別,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2007年卷三)
A.必要共同訴訟的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普通共同訴訟的訴訟標的是同種類的
B.必要共同訴訟的訴訟標的只有一個,普通共同訴訟的訴訟標的有若干個
C.必要共同訴訟的訴訟請求只有一個,普通共同訴訟的訴訟請求有若干個
D.必要共同訴訟****同訴訟人的訴訟行為必須一致,普通共同訴訟****同訴訟人的訴訟行為不需要一致
5、法條型試題:有些點考得非常細致,涉及到具體法條的理解。
【例1】郭某涉嫌招搖撞騙罪。在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時,郭某希望委托辯護人。下列哪一人員可以被委托擔任郭某的辯護人?(試卷二23題,單選)
A.郭某的爺爺,美籍華人
B.郭某的兒子,16歲
C.郭某的朋友甲,曾為郭某招搖撞騙偽造國家機關證件
D.郭某的朋友乙,司法行政部門負責人
【例2】在民事訴訟普通程序中,根據(jù)有關司法解釋,關于舉證期限,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07年卷三)
A.舉證期限只能由法院指定
B.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xié)商確定,不需法院認可
C.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nèi)提交證據(jù)確有困難的,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之后申請延長
D.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30日
【例3】王某承包了20畝魚塘。某日,王某發(fā)現(xiàn)魚塘里的魚大量死亡,王某認為魚的死亡是因為附近的騰達化工廠排污引起,遂起訴騰達化工廠請求賠償。騰達化工廠辯稱,根本沒有向王某的魚塘進行排污。關于化工廠是否向魚塘排污的事實舉證責任,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2008年卷三33題)
A.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應當由主張存在污染事實的王某負舉證責任
B.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應當由主張自己沒有排污行為的騰達化工廠負舉證責任
C.根據(jù)“舉證責任倒置”的規(guī)則,應當由騰達化工廠負舉證責任
D.根據(jù)本證與反證的分類,應當由騰達化工廠負舉證責任
6、 綜合性越來越強,比較題、總結(jié)題較多。
【例1】下列有關民事訴訟中實行公開審判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確的?
A.案件的審理、合議庭的評議、判決的宣告應當公開
B.對于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但宣判要公開
C.對于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根據(jù)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
D.離婚案件只能不公開審理
【例2】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當事人可以約定下列哪些事項?
A.約定合同案件的管轄法院
B.約定離婚案件的管轄法院
C.約定舉證時限
D.約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
【例3】從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來看,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具有下列哪些共同特點?
A.程序的啟動是基于權利人的申請,無答辯程序
B.程序設計上無開庭審理階段
C.都設置了義務人或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的程序
D.對法院的處理結(jié)果不服者,均不能提出上訴,也不能申請再審
【例4】在民事訴訟中,法院對下列哪些事項可以不經(jīng)當事人申請而作出處理?
A.訴訟中裁定財產(chǎn)保全
B.決定回避
C.裁定移送管轄
D.裁定先予執(zhí)行
7、客觀題的主觀化
8、每年都有一定的錯題,不能將錯就錯。
【例1】甲與乙系父子關系,甲起訴乙請求給付贍養(yǎng)費。法院確定開庭審理后,對甲和乙都進行了傳票傳喚。但法院開庭審理時,乙未到庭,也沒有向法院說明理由。在這種情況下,法院如何處理?(2007年卷三)
A.應延期審理
B.應中止訴訟
C.可以拘傳乙到庭
D.可以缺席判決
【例2】民事訴訟中下列哪種證據(jù)屬于間接證據(jù)? (2006年卷三)
A.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制品
B.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
C.證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證據(jù)
D.與一方當事人或者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證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