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入學前的準備

字號:

幼兒入學前的準備
    為了使孩子們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學習應做好如下準備:
    一、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
    幼兒期自控能力、思維、想象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處于迅速發(fā)展階段,是逐漸完善時期,他們的自律性不強,在幼兒園有跟隨左右的教師在一日生活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叮囑和提醒,進入小學生,特別是在課堂上只有一個授課教師,除了講授知識,沒有很多的時間去維持紀律,更沒有精力去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其他狀況,需要孩子自己管好自己,如何從他律走向自律呢?我認為熱愛就是好的老師,要讓孩子熱愛上學,喜歡學校,家長和幼兒園的教師要激發(fā)孩子上學的欲望和熱情,讓孩子對即將跨入的小學充滿期待,充滿向往。
    策略:作好精神上的準備和安撫。
    1、家長在孩子平時的交流中要流露出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在大班末期家長經(jīng)常與孩子一起勾勒和描繪進入小學的美好藍圖,下述話語希望您能經(jīng)常說:
    (1)“孩子,你真棒,馬上就要做一名小學生了,會學到更多的知識,今后你的本領會越來越大”;
    (2)在小學,很快就會戴上紅領巾,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可神氣了,幼兒園的弟弟妹妹會羨慕你的;
    (3)我的孩子長得真快,就要讀小學了,本領會超過爸爸媽媽了。
    2、參觀即將要入的小學。帶孩子對學校有一個美好的印象;
    3、參觀文具店及書店,以神秘及自豪的語氣告訴孩子,如果你進入學校,就會認識許多字,這厚厚的書你都可以看懂,這些學具你都會用。
    4、進入小學一年級,課外的特色學習不要太多,以免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影響孩子的正常適應。
    二、從感性到理性的過度
    這主要是教育方式上的一個轉變,在幼兒園的教學是以游戲為主的教學活動,而小學是以傳授文化知識為主。面對這種轉變,家長們要悉心引導。
    策略:創(chuàng)設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
    1、布置一個孩子的學習空間。里面有一張符合孩子身高的學習桌椅,減少玩具擺放,墻壁布置不要太花哨,可張貼漢語拼音表、加減法表及中國地圖等。
    2、準備適宜的學習用品。家長們都知道該準備哪些學習用具,但是給孩子準備學具從書包到鉛筆等等均要避免貴族化和玩具化,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與孩子深談。把孩子當朋友,用平等的身份與孩子對話、交流,主要內(nèi)容就是關于上學的一些要求與注意事項。
    4、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進入小學后,根據(jù)學校時間安排制定一張作息時間表,盡量細一點,學習、玩耍、看電視、吃飯、睡覺、起床、鍛練等事項都要羅列進去,同時包括雙休日的安排。
    5、變講故事為念故事。大部分孩子都喜歡聽故事,一般在幼兒園老師們都是繪聲繪色地講故事,家長朋友在家可訓練孩子聽故事,聽錄音或者把原文念給孩子聽都行,減少直觀形象的元素,使孩子思維逐漸從具體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邏輯思維。
    三、從呵護到獨立的開始
    策略:放手不放眼,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1、遵守學習時間的好習慣。進入小學后,要求孩子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息安排學習和其他事情。
    2、獨立完成作業(yè)的好習慣。孩子放學回家后,家長讓孩子對照作息時間開始作業(yè),不會做讓孩子想,實在不會,記錄下來,第二天自己去問老師,如果你堅持這樣,孩子感覺學習自己就是自己的事,在課堂上也不敢分心,如果有不認識的字,教他學會查字典,告訴孩子,字典就是老師;
    3、養(yǎng)成良好的坐姿。
    4、養(yǎng)成作業(yè)整潔的好習慣。如果孩子寫錯了,不要隨便擦,好寫一行空一行,錯字更正在空行里,作業(yè)整潔關鍵是不要圖快,初寫作業(yè),一定要一步一步,不要著急。
    5、養(yǎng)成定時看電視的好習慣。電視可以看,一般一天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并且中途要休息一下。
    6、養(yǎng)成關心自己、保護自己的習慣。
    (1)校園安全,包括上下樓梯不擁擠、同學之間不開過分的玩笑,學具的安全使用等;
    (2)校外安全,包括行走安全、躲避校園暴力等;
    (3)食品安全,包括不吃不買學習附近小攤點的食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