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成考高起點(diǎn)語文古詩詞識記二

字號:

《寡人之于國也》(《孟子》)
    2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22、不違農(nóng)時(shí),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shí)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2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shí),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shí),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24、王無罪歲,則天下之民至焉。
    《勸學(xué)》(《荀子》)
    25、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6、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
     2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28、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29、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秋水》(《莊子》)
    31、秋水時(shí)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岸渚崖之間,不辨牛馬。
    32、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33、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shí)也。
    《過秦論》(賈誼)
    34、秦孝公據(jù)肴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35、當(dāng)此之時(shí),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3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qiáng)國請服,弱國入朝。
    37、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38、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bào)怨。
    39、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40、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41、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基業(yè)也。
    42、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
    43、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