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級化學上冊期末訓練(帶答案)

字號:

說明:1.考試時間為40分鐘,滿分40分;
    2.本試卷分試題和答題卷兩部分,請同學把所有答案寫在答題卷上
    3.考試結束時,只收答題卷,請同學填好姓名。
    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O:16 Cl:35.5 Ca:4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4題每小題1分,5~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xiàn)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變質(zhì)——分子本身發(fā)生了變化
    B.汽油揮發(fā)——分子大小發(fā)生了變化
    C.熱脹冷縮——分子間隔發(fā)生了變化
    D.花香四溢——分子作擴散運動
    2.化學上把“生成新物質(zhì)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下面對化學變化中“新物質(zhì)”的解釋,正確的是( )
    A.“新物質(zhì)”就是指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zhì)
    B.“新物質(zhì)”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zhì)在顏色、狀態(tài)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質(zhì)
    C.“新物質(zhì)”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zhì)在元素組成上不同的物質(zhì)
    D.“新物質(zhì)”就是在組成或結構上與變化前的物質(zhì)不同的物質(zhì)
    3.某校同學以“××河水污染情況調(diào)查”為課題進行研究性學習,為了較準確地測定河水樣品的酸堿度,可以使用( )
    A.紫色石蕊試液 B.無色酚酞試液
    C.pH試紙 D.藍色石蕊試紙
    4.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操作與方法正確的是( )
    5.雄偉壯觀的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筑表面安裝了近兩萬塊鈦(Ti)金屬板。下列關于鈦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Ti可以表示鈦元素,也可以表示一個鈦原子,還可以表示鈦單質(zhì)
    B.TiO2中含有氧分子
    C.CaTiO3屬于氧化物
    D.Ti原子核內(nèi)有22個質(zhì)子,則Ti3+核外有25個電子
    6.下列關于水的天然循環(huán)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水在天然循環(huán)過程中實現(xiàn)了水的自身凈化;②水的天然循環(huán)是通過水的三態(tài)變化實現(xiàn)的;③太陽為水的天然循環(huán)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環(huán)完成了水資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7.用氯化鈉配制10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0.9%的生理鹽水,現(xiàn)有下列操作:
    ①配制溶液;②稱取氯化鈉固體;③過濾;④量取蒸餾水;⑤計算。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⑤②④① C.⑤①②④ D.③②④①
    8.下列分別為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質(zhì)檢驗的裝置圖,其中錯誤的是( )
    9.下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不正確的是( )
    A.CaCO3 CaO+CO2↑ B.2KMnO4 K2MnO4+Mn O2+ O2↑
    C.2Fe+6HCl===2FeCl3+3H2 ↑ D.CO2+Ca(OH)2===CaCO3↓+H2O
    10.海洋是人類巨大的資源寶庫,海洋資源的開發(fā)前景十分廣闊。下列有關海洋資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利用海水可以提取鎂鹽制取鎂
    B.海水中溶解鹽的質(zhì)量分數(shù)高達5%
    C.海底蘊藏著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氣
    D.海洋中蘊含著豐富的海洋動力資源
    11.t℃時,有兩份硝酸鉀溶液,一份是飽和溶液(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40%),另一份是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溶液。下列實驗操作中,無法區(qū)分這兩種溶液的是( )
    A.加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硝酸鉀晶體
    C.降低溫度 D.t℃時蒸發(fā)少量的水
    12.下圖形象地表示某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分子及其數(shù)目的變化,其中 分別表示A、B、C三種不同的分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 )
    A.4:1:3 B.3:1:2 C.4:1:2 D.3:1:3
    二、填空與簡答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l6分)
    13.(4分)用化學用語填空:
    (1)人體胃液中幫助消化的酸是__________;
    (2)2個碳酸根離子_________;
    (3)消石灰的主要成分_________;
    (4)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_________。
    14.(4分)寫出下列錯誤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試管口豎直向上,加入石灰石_________。
    (2)使用量筒量取50ml稀硫酸時,俯視讀數(shù),量取的結果:_________。
    (3)使用氫氧化鈉溶液后,忘記蓋膠塞:_________。
    (4)用pH試紙測定稀鹽酸的pH時,先將試紙用水濕潤,測得的結果:_________。
    15.(8分)下圖是化學實驗中的常見操作示意圖:
    (1)寫出圖中標有數(shù)字的儀器名稱: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采用的發(fā)生裝置可選取上圖中的_________(填序號)裝置;寫出組裝該裝置時一條注意事項: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收集裝置可選用_________。
    (3)圖B實驗操作的名稱是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4)圖C實驗操作的名稱是_________。
    三、計算題(本題4分)
    16.某同學在參加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中,考察了一家化工廠的污水處理情況。該同學在考察過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資料:
    (1)該化工廠排放的污水中主要成分是鹽酸,提取未經(jīng)處理的污水水樣,用pH試紙測得pH=3;
    (2)處理污水步驟之一是:污水進入中和池進行中和處理,所用的原料是較經(jīng)濟的石 灰水;
    (3)提取經(jīng)過處理后可排放的水樣,測得pH在7.0左右。根據(jù)上述資料回答問題:
    已知污水中鹽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0.004%。假設中和池中有1.0×106kg污水,如果污水中其他物質(zhì)均不與Ca(OH)2反應,至少需要多少千克Ca(OH)2才能將污水中的鹽酸完全中和?
    化學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20分)
    1.B 2.D 3.C 4.C 5.A 6.D 7.B 8.C 9.C l0.B 11.A 12.B
    二、填空與簡答題:(共l6分)
    13.(1)HCl (2)2CO32- (3)Ca(OH)2 (4) (每空l分)
    14.(1)打破試管(2)小于50ml(3)變質(zhì)或吸收二氧化碳而變質(zhì)(4)偏大(每空l分)
    15.(1)①漏斗②水槽(前兩空1分,后面的每空1分)
    (2)E 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應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其它合理答案也得分)D或G
    (3)過濾 引流 (4)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三、計算題:(共4分)
    16.81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