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主要專項 (6)
17個知識點
21、防災工程設施的布局
1)防洪防澇工程設施:堤墻、排洪溝渠、防洪閘和排澇設施組成。當?shù)添斣O放浪墻時,提頂標高應高于洪水位0.5米以上。排洪溝的彎道半徑不得小于5倍的設計水面寬度,安全超高為0.5米。
2)城市抗震設施
避震和震時疏散:就地、中程(1-2公里半徑內)、遠程。
疏散通道:寬度不小于15米,為城市干道。1000萬人以上的城市,應有2條不經過市區(qū)的過境公里,間距大于20公里。
疏散場地:6度設防區(qū),人均1平方米;9度,人均2.5平方米;(遠離火災,地勢較高,無崩塌、地裂、滑坡危險,易于供水供電的區(qū)域。
3)城市消防設施
指揮調度中心、消防站、消火栓、水池、望塔。
消防站:一級:6-7輛車,占地3000平方米。
二級:4-5輛車,占地2500平方米。
三級:3輛車,占地2000平方米。
微型:3輛車,占地200平方米。
布局:責任區(qū)4-7平方公里,接警5分鐘到達。港口城市設水上消防站,大企業(yè)設專業(yè)消防站。消防車要進出方便,與醫(yī)院、學校及人流集中建筑保持50米以上距離。確保自身安全-與危險品、易燃易爆品生產儲運點間距200米以上,且位于上風向或側風向。
消防栓設置:沿路設置,靠近路口,間距不大于200米,道路寬度大于60米時,雙側設置,消防栓距
離建筑大于50厘米,保證消防車通道的建設。
4)人防工程:避開重要軍事目標,距離危險品設施50-100米,距離生活地點小于100米,布局要面上分散,點上集中,有重點的組成群體,便于開發(fā)利用。主要工程:指揮所、醫(yī)療救護專業(yè)隊、后勤保障、人員掩蔽工事、疏散干道。
5)城市生命線系統(tǒng)
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給排水等城市基礎設施。
保證設施建設的高標準、地下化、設施節(jié)點的防災處理、設施的備用率。
17個知識點
21、防災工程設施的布局
1)防洪防澇工程設施:堤墻、排洪溝渠、防洪閘和排澇設施組成。當?shù)添斣O放浪墻時,提頂標高應高于洪水位0.5米以上。排洪溝的彎道半徑不得小于5倍的設計水面寬度,安全超高為0.5米。
2)城市抗震設施
避震和震時疏散:就地、中程(1-2公里半徑內)、遠程。
疏散通道:寬度不小于15米,為城市干道。1000萬人以上的城市,應有2條不經過市區(qū)的過境公里,間距大于20公里。
疏散場地:6度設防區(qū),人均1平方米;9度,人均2.5平方米;(遠離火災,地勢較高,無崩塌、地裂、滑坡危險,易于供水供電的區(qū)域。
3)城市消防設施
指揮調度中心、消防站、消火栓、水池、望塔。
消防站:一級:6-7輛車,占地3000平方米。
二級:4-5輛車,占地2500平方米。
三級:3輛車,占地2000平方米。
微型:3輛車,占地200平方米。
布局:責任區(qū)4-7平方公里,接警5分鐘到達。港口城市設水上消防站,大企業(yè)設專業(yè)消防站。消防車要進出方便,與醫(yī)院、學校及人流集中建筑保持50米以上距離。確保自身安全-與危險品、易燃易爆品生產儲運點間距200米以上,且位于上風向或側風向。
消防栓設置:沿路設置,靠近路口,間距不大于200米,道路寬度大于60米時,雙側設置,消防栓距
離建筑大于50厘米,保證消防車通道的建設。
4)人防工程:避開重要軍事目標,距離危險品設施50-100米,距離生活地點小于100米,布局要面上分散,點上集中,有重點的組成群體,便于開發(fā)利用。主要工程:指揮所、醫(yī)療救護專業(yè)隊、后勤保障、人員掩蔽工事、疏散干道。
5)城市生命線系統(tǒng)
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給排水等城市基礎設施。
保證設施建設的高標準、地下化、設施節(jié)點的防災處理、設施的備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