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統(tǒng)計師《統(tǒng)計相關知識》之宏觀經濟運行與國民收入核算(7)

字號:

4.潛在GDP和產出缺口
    潛在GDP也稱潛在產出或潛在國民收入。潛在GDP是指一個經濟社會的生產要素或經濟資源,在被充分利用的條件下所實現的產出。在實踐中,由于機器、設備、勞動、土地等全部生產要素是否已經被充分利用,實際上難以測算,相對來說,計算生產要素中的勞動力被利用的狀況倒比較容易,因此,潛在GDP也被定義為充分就業(yè)條件下所實現的產出。實際上,當勞動資源被充分利用即實現充分就業(yè)以后,也標志著其他生產要素也已被充分利用,而如果在經濟中存在著嚴重的勞動失業(yè),也一定意味著其他生產要素存在著大量的閑置,所以,經濟學中的充分就業(yè)一詞在很多場合都是生產要素或資源被充分利用的代名詞。
    在經濟運行過程中,實際產出和潛在產出經常會出現不一致,這種不一致被稱作產出缺口或GDP缺口。產出缺口可以用絕對值來表示,也可以用相對值來表示。如果用絕對值表示,則有下式:
    GDP缺口=Y-Yc
    式中,Y為實際國民收入或實際產出,Yc 為潛在國民收入或潛在產出。
    如果用相對值來表示GDP缺口,則可有下式:
    根據上面兩個公式,如果實際GDP高于潛在GDP,也就是GDP缺口為正值,則稱之為產出正缺口或GDP正缺口;反之,如果實際GDP小于潛在GDP,即GDP缺口為負值,則稱之為產出負缺口或GDP負缺口。
    例如,如果某年的實際GDP為12萬億元,而當年的潛在GDP為10萬億元,這時即存在一個產出正缺口。產出缺口為2萬億元(12-10),或者產出缺口為20%[(12-10)/10]。同樣,如果當年的潛在產出不變,但實際產出卻只有8萬億元,這時的產出缺口即為負缺口,產出缺口為-2萬億元(8-10)或-20%[(8-10)/10]。
    如果經濟中存在著產出正缺口,說明經濟增長過快,資源已經被過度利用,在此情況下,通常會出現資源短缺和通貨膨脹。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過熱”或“熱”。相反,如果經濟中存在著產出負缺口,則表明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即存在著失業(yè),有時還可能出現通貨緊縮。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過冷”或“冷”。
    5.以GDP為核心核算國民收入的缺陷
    目前世界各國雖然都廣泛的以GDP為核心指標來核算國民收入,但這種國民收入的核算體系是有缺陷的。
    第一,這種核算體系并不能真實地反映一個經濟社會的總產出。首先,因為國民生產總值是根據商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計算的,因此,許多并不通過市場交易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就不能計算到GDP中,而實際上,它們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總產出。例如,我國農村村民自產自用的產品、城鄉(xiāng)居民家庭的家務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就不能計算到GDP中去。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是實際總產出相同的兩個國家,由于市場化程度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國民生產總值。其次,因為地下經濟活動,比如,為了逃避稅收而隱瞞其收入的經濟活動和被各國法律禁止的具有走私性質的經濟活動等所生產出來的產品,是不可能計算到GDP中去的,而這些活動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是一國總產出的組成部分。
    第二,現行的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也不能真實地反映國民的福利水平。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GDP水平越高,就意味著所消耗的資源越多,所造成的污染也可能越嚴重。同時,過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不得不迫使人們更緊張地工作,還可能犧牲人們的閑暇時間,甚至會導致更多的生產事故。因此,GDP的增長速度與國民所獲得的福利水平并不一定成比例。正是基于這個原因,人們才提出綠色GDP的概念。
    雖然GDP并不是衡量一個經濟社會福利大小的完美指標,對美好生活作出貢獻的某些東西也沒有包含在GDP中,但是高的GDP卻有助于我們過上好的生活。美國經濟學家曼昆認為:GDP沒有衡量我們孩子的健康,但GDP高的國家負擔得起孩子更好的醫(yī)療保健;GDP沒有衡量孩子們的教育質量,但GDP高的國家負擔得起更好的教育制度;GDP沒有衡量我們的詩歌之美,但GDP高的國家可以教育更多公民閱瀆和欣賞詩歌;GDP沒有考慮到我們的知識、廉正、勇氣、智慧或對國家的熱愛,但當人民不用過多關心是否負擔得起生活的物質必需品時,這一切美好的氣質也容易養(yǎng)成。簡言之,GDP沒有直接衡量這些使生活有意義的東西,但,它確實衡量了我們獲得能使我們過上這份有意義生活的投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