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司法考試《經濟法》第六章勞動法(第三節(jié))

字號:

第三節(jié) 勞動基準法
    勞動基準法的三個知識點:
    1.工時基準
    2.報酬基準
    3.勞動安全衛(wèi)生基準
    一、工時基準
    (一)工時制度的種類
    工時制度共有5種:標準工作時間工時制度、縮短工作時間工時制度、延長工作時間工時制度、不定時工作時間工時制度和綜合工作時間工時制度。
    如果要采用綜合工作時間工時制度或不定時工作時間工時制度,必須要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二)休息與休假
    休息的種類包括:工作日內的間歇時間,少不得少于半小時;工作日間的休息時間,一般每天不得少于16小時;公休假日,一般為每周2天,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周休息日,應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
    休假的種類包括:法定節(jié)假日、探親假、年休假,婚喪假等。
    勞動法第45條規(guī)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xù)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guī)定。
    一般情況下,不允許跨年度休假。如果確實因為工作上的需要,不能安排職工在一個年度內休假時,可以跨年度。如果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讓勞動者享受到年休假的待遇,應向勞動者支付該職工日平均收入300%的報酬。
    (三)延長工作時間
    延長工作時間分一般情況下的延長工作時間和特殊情況下的延長工作時間兩種情況。
    1.一般情況下的延長工作時間
    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xié)商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天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每日內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合計不得超過36小時。
    2.特殊情況下的延長工作時間
    勞動法第42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的限制:
    (一)發(fā)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fā)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注意,延長工作時間在法律上叫做“加點”,“加班”是在雙休日和法定假日工作。
    3.加班、加點的工資標準
    勞動法第44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注意,如果在雙休日這兩天加班,但是用人單位安排補休的,則不存在支付額外報酬的問題。只有在不能補休時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假日不存在補休的問題。
    二、報酬基準
    (一)工資支付的保障
    1.支付時間:工資必須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支付形式:貨幣。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3.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按照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標準支付工資。
    (二)低工資保障制度
    低工資標準是由省級政府來確定,報國務院備案。確定和調整低工資標準應當綜合考慮下列因素:
    (1)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yǎng)人口的低生活費用;
    (2)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3)勞動生產率;
    (4)就業(yè)狀況;
    (5)地區(qū)之間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
    只要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低工資。
    三、勞動安全衛(wèi)生基準
    勞動安全衛(wèi)生基準明確幾項制度,比如說,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技術措施制度,勞動安全衛(wèi)生教育制度,勞動安全衛(wèi)生檢查制度,勞動安全衛(wèi)生監(jiān)督制度,傷亡事故和職業(yè)病統(tǒng)計報告處理制度。
    未成年工、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是勞動保護部分的重點。
    (一)對女職工的特殊保護:
    1.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禁忌的勞動。
    2.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產假。
    3.對處于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女職工給予特殊保護,如懷孕7個月以上及哺乳未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延長工作時間(加點)和夜班勞動(注意加班是法律允許的)。
    (二)對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
    1.未成年工上崗前,用人單位應對其進行有關的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教育、培訓。
    2.對未成年工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3.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禁忌的體力勞動。
    4.提供適合未成年工身體發(fā)育的生產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