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效率,教學的靈魂

字號:

目前,社會上和教育界對如何落實減負有著激烈的探討。作為一位初中物理教師,我就從學物理的角度來談談如何讓物理課減負。物理難學已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學生普遍感到思想負擔較重,怎樣才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負擔呢?我認為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把每一個45分鐘高效利用。在減負的同時要保證質(zhì)量,那么,減負必須增效。我覺得“要想減輕學生負擔,必須提高課堂效率”。老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使課堂教學成了有效的教學過程,學生就能高效學習,達到良好的學習效益,這就是實際的減負。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yōu)化物理教學,使之成為有效教學,就得腳踏實地。有效教學過程可以有多種描寫方式,比如赫爾巴特的“明了―聯(lián)想―系統(tǒng)―方法”;凱洛夫的“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授新課―復習鞏固―布置作業(yè)”;杜威的“暗示―問題―假設―推理―用行動檢驗假設”等等。我卻更愿意從“備課”、“指導”和“激勵”三個關鍵性教學行為來談談如何優(yōu)化物理教學的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xiàn)真正的減負。
    一、有效“備課”
    “備課”又被稱為“教學設計”。所謂“設計”,意在“設”想和“計”劃,包括長期計劃、單元計劃和課時計劃。我們要不斷積累知識,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對知識結(jié)構、學生個性和需要、課程資源、教學方法等統(tǒng)籌兼顧。
    1.優(yōu)化“備課”的三種計劃
    在每一學期開始時,我們應該制定長期計劃,長期計劃也叫學科教學進度計劃,它往往是針對長達一學期,甚至長達一學年的課程教學。它可以將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要達到的目標,合理地安排到規(guī)定的教學時間內(nèi),使我們在整體上有個規(guī)劃,做到心中有數(shù)。相對于長期計劃而言,單元計劃是更具細節(jié)性的計劃,它可以將相互隔離的課時統(tǒng)一起來,讓學生對整章知識之間有個整體的認知,不會由于知識太獨立而感到困惑、焦慮。要使單元計劃順利實施,需要把單元計劃分解為一個個富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課時計劃”,它大致規(guī)定了每一堂課要完成的具體目標,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
    2.優(yōu)化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
    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應有其不同的教學目標,要依據(jù)教學大綱、教材體系和社會需要,既要確定基礎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又要有能力培養(yǎng),使學生所收獲的不僅是物理知識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學習物理的方法,能激勵學生熱情地學習。例如:《磁生電》一節(jié),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階段不僅讓學生理解產(chǎn)生電磁感應現(xiàn)象的條件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切割磁感線運動”,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法拉第堅信電與磁的密切聯(lián)系,終經(jīng)過10年的試驗才找到了這個條件,激發(fā)學生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在物理教學中逐漸向?qū)W生滲透科學研究的方法、科學發(fā)展的道路,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很有好處。
    備課時不僅要處理好某個課時的內(nèi)容安排,更要考慮各個課時之間的聯(lián)系,某個課時在本單元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本年段乃至整個學科系統(tǒng)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須要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不能將教材內(nèi)容原封不動地硬“塞”給學生,而是要具備現(xiàn)代化教材觀,不斷學習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充分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調(diào)動自己的知識積累,注意學習的個體差異,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必須對課程內(nèi)容做出“校本化”,“生本化”的處理。例如:《能源革命》一節(jié),若利用多媒體適當介紹世界上其它國家在利用各種能源上的發(fā)展,介紹我國正在建設中的三峽電站、廣東大亞灣和浙江秦山核電站的有關情況,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我國對能源利用采取的政策和措施。這樣能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提高了授課效果。
    “教學目標”設定之后,教師需要大致確定用何種“教學方法”來實現(xiàn)這些預定的目標。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各具特色,但每種教法都有其特定的適用范圍,在知識的傳授,人才的培養(yǎng)方面起著不盡相同的作用,只有多法結(jié)合,配合使用,才能形成合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例如:《磁生電》一節(jié)學生較難理解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以及感應電流的大小方向跟那些因素有關,因此在教學中可采取分組實驗方法,每三人一組,每組備有:蹄形磁鐵一個,硬金屬導線一根,導線若干,靈敏電流表一個,并利用多媒體投影注意要點。學生親身體驗的結(jié)果,印象深刻。
    二、有效“指導”
    從有效教學過程來看,教師應能夠有效“指導”,包括有效“講授”并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也包括有效“提問”并“傾聽”學生。
    1.有效“講授”
    無論教學如何改革,有效“講授”是任何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即使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活動中講授也是必需的。清晰有效的講授可以在師生互動中點撥、引領、啟發(fā)、強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講授”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關注教學過程中的關鍵“事件”。我們可以考慮加涅等人所建議的“教學事件”,包括創(chuàng)設情境以便吸引學生的注意;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便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提供鼓勵性的即時反饋以便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例如:在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時,在引入時,設計一個學生體驗的實驗,讓一個學生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個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從漏斗向下大力吹氣,并將手指移開,學生驚訝地發(fā)現(xiàn)乒乓球竟然不會掉下。這樣就激起了學生強烈學下去的興趣。
    2.有效“提問”與“傾聽”
    無論“講授”多么有效,若想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投入”學習,則需要有效地“提問”并“傾聽”學生的聲音,使教學保持著“互動”的、“對話”的教學。在這種對話式的,互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講授,但不能總是只有一個聲音。而教學是否出現(xiàn)和維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狀態(tài),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夠有效地“提問”。
    有效的提問應該使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能使教學更為新鮮而有趣。而且要使問題有恰當?shù)碾y度,多提一些應用型的問題,它能激發(fā)多種多樣的回答。
    學生一旦主動學習,教師的責任就要由講授、提問轉(zhuǎn)換為“傾聽”?!皟A聽”過程中要顯示出對學生的關注、對學生的欣賞,這樣能夠極大地激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當面對錯誤答案時,不要打斷學生的回答,這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會感到沮喪而不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必要時,還要“追問”、“補充”和“賞識”學生的回答,這會讓學生感覺教師一直在關注問題的回答進展,自然而然地激勵學生積極參與。
    三、有效“激勵”
    很多的研究越來越重視課堂里的“師生互動”,并把它作為現(xiàn)代有效教學的關鍵。研究“師生互動”模式的目的在于辨別哪些教師行為能夠促成有效的學習行為。而在有效教師的所有行為中,重要的是教師是否具有“激勵性人格”,比如熱情、期望和可信任感。
    1.熱情
    “熱情”的教師要對學生熱心,與學生建立積極的、支持性的關系。這種安全的、輕松的、令人滿意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盁崆椤钡慕處熯€要對自己的專業(yè)“執(zhí)著”、“投入”,并以自己的“執(zhí)著”和“投入”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
    2.期望
    只有期望學生成功并和幫助學生成功結(jié)合起來才可能使成功在學生身上實現(xiàn)。教師期望學生成功則會帶來更大的投入,教師對學生的這種積極態(tài)度和努力行為也會感染學生,使學生把教師的期望內(nèi)化為自己的期望,從而增強自信心,加大努力,獲得成功。
    3.可信任感
    只有讓學生感到“值得依賴”的教師,才有助于幫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的、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學生心中的“可信任感”,主要取決于教師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誠如德國學者林德所言“真正能教導學生的就是教師的人格,而不是所謂的教學方法?!苯處熞粩嗟卦鲩L自己的學識,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總之,優(yōu)化物理教學,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質(zhì)量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隨著有效物理教學的實現(xiàn),必將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物理難學”也將成為歷史,提高教學質(zhì)量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真正的減負也必將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