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我愿意把孩子送到南方科大

字號:

□王石川
    在等待教育部門承認三年無果的情況下,正在籌辦中的南方科技大學12月17日發(fā)布聲明,決定自主招生,自授學位和文憑,并召開招生咨詢會。沒想到,咨詢會受到家長考生熱捧,火爆異常。(見12月19日《齊魯晚報》)
    這是一個學歷崇拜的時代,如果沒有文憑,就業(yè)時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在不少單位,學歷往往和待遇掛鉤……在這種語境中,籌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學這樣做不啻于一聲驚雷。誠然,沒有教育部的首肯,自授學位和文憑,有一種名不正言不順的“叛逆”意味,但筆者為之叫好,我愿意把孩子送到南方科大。
    首先,這是對唯學歷熱的一種撥亂反正。網上有一個段子:我們用一麻袋的錢上了大學,換了一麻袋書;畢業(yè)了,用這些書換錢,卻買不起一個麻袋。這雖然有些夸張,但確實切中要害。讀大學不是為學歷而來,是學習做人的,是學本領的,是涵養(yǎng)情操的,但有多少大學敢自信稱教給了學生這些?南方科大敢于自授學位和學歷,這種“反叛”很有現實價值,這一點不少學生家長說得十分到位:“想送孩子來這里(南方科大)讀書不是為了文憑,而是希望這種新的體制能激發(fā)孩子的學習潛能,使他真正成才。”
    其次,這種挑戰(zhàn)僵化體制的勇氣,需要民意支持。朱清時在退休之后掛職南方科大校長,決心辦一所不一樣的大學,這是一面銳意改革的旗幟,令人油然而生敬仰之意。而“自授學位和文憑”是一種無奈,令人真切感受到改革之途的艱難。是的,從南科大申報了三年半的辦學批復仍未拿到就能看到,一意要“去行政化”的南方科大遭遇了一系列的“行政化”束縛。朱清時說,“現在高校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太僵化了,‘官員化管理’的色彩太濃?!蔽ㄓ忻褚舛嘀С郑拍苡兴黄?。
    最后,南方科大的教育理念值得激賞。據人民日報報道,深圳和朱清時的“野心”,是要在南方科技大學里“去行政化”,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回歸大學的本來面目——變行政主導為學術主導,由官員治校轉為教授治校。這是一種常識的回歸。南科大決定自授學位和文憑,是無奈也是勇氣,它讓我們看到改革艱難的同時,也看到了教育的未來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