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執(zhí)業(yè)護士外科護理學指導:乳房捫診的方法

字號:

1.病人取坐位或臥位,檢查者應在病人側面,手指并攏用掌面捫。
    2.可用左手托*,右手捫*。
    3.檢查順序為*外上(包括角狀突出)、外下、內(nèi)下、內(nèi)上、中央(*、乳暈)各區(qū),最后捫查區(qū)域淋巴結。注意不要用手抓捏*。
    4.捫診腋窩的正確方法:(以檢查左側為例)面對病人,將其左上肢放松置于檢查者左前臂上,以右手指掌面輕而穩(wěn)的滑動檢查腋頂、胸壁、胸大肌旁。
    5.淋巴結的分組:中央組、胸肌組、肩胛下組和鎖骨下組。腋窩Ⅰ組淋巴結:位于胸小肌外側至外緣;腋窩Ⅱ組淋巴結:位于胸小肌前、后方。
    6.*溢液的病因
    (1)血性溢液多見于乳管內(nèi)*狀瘤,少數(shù)見于導管內(nèi)癌;
    (2)棕褐色溢液多見于乳管內(nèi)*狀瘤或乳腺囊性增生病,偶見于乳腺癌;
    (3)黃色或黃綠色溢液常見于乳腺囊性增生病,偶爾見于乳腺癌;
    (4)漿液性無色溢液可見于乳腺囊性增生病、早期妊娠或正常月經(jīng)期;
    (5)乳樣溢液多見于停止哺乳后,如合并閉經(jīng),常提示垂體腺功能亢進;
    (6)服用雌激素、避孕藥可導致雙側乳腺行經(jīng)前漿液性溢液。*溢液應常規(guī)涂片行細胞學檢查。
    7.常用的*特殊檢查方法
    (1)*X線檢查:①鉬靶X線攝影;②干板靜電攝影:優(yōu)點:對鈣化點分辨率較高。具有“邊緣增強效應”而產(chǎn)生明顯浮雕感,影像對比性強。以上兩種方法當前廣泛應用于普查工作;(最重要的優(yōu)點是腫塊邊緣更為清晰。)③導管內(nèi)造影術。
    (2)其他物理檢查:①近紅外線掃描;②B超;③液晶溫度*圖像;④CT;⑤MRI.
    (3)活組織病理檢查:確定腫塊性質的最可靠方法,包括腫塊整塊切除送病理和細針吸取活組織細胞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