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注稅《稅法一》增值稅銷項稅額輔導(2)

字號:

6、特殊銷售方式的銷售額
    (1)以折扣方式銷售貨物
    稅務處理:稅法規(guī)定納稅人采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fā)票上分別注明的,可以按折扣后的銷售額征收增值稅;如果折扣額另開發(fā)票,不論其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折扣額。
    注意:
    ①折扣銷售不同于銷售折扣
    銷售折扣是銷貨方為鼓勵購買方在一定期限內(nèi)早日償還貨款,而給予的一種折讓優(yōu)惠,是融資行為,不得從銷售額中扣除(目的是早日收款)
    ②銷售折扣不同于銷售折讓
    銷售折讓是由于貨物品種或質(zhì)量等原因引起銷售額的減少,銷售折讓可以從銷售額中扣除。
    ③折扣銷售僅限于貨物價格的折扣,實物款額不得從貨物銷售額中減除,按視同銷售處理。
    【應用舉例】甲企業(yè)銷售給乙公司10000件服裝,每件不含稅價格為20元,由于乙公司購買數(shù)量多,甲企業(yè)按原價的8折優(yōu)惠銷售,并提供1/10,n/20的銷售折扣。乙公司10日內(nèi)付款,甲企業(yè)將折扣部分與銷售額同開在一張發(fā)票上,則甲企業(yè)計算的銷項稅為
    20×10000×80%×17%=27200元
    (2)以舊換新銷售貨物:
    稅法規(guī)定 納稅人采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貨物的(金銀首飾除外),應按新貨物的同期銷售價格確定銷售額。
    【應用舉例—教材例題】某商場(小規(guī)模納稅),1999年2月采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無氟電冰箱,開出普通發(fā)票25張,收到貨款5萬元,并注明已扣除舊貨折價2萬元,則本月計稅銷售額=(50000+20000)/(1+4%)=67307.70元
    (3)還本銷售
    稅法規(guī)定 納稅人采取還本銷售貨物的,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還本支出。
    【應用舉例---00年單選】某鋼琴廠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本月采取"還本銷售"方式銷售鋼琴,開了普通發(fā)票20張,共收取了貨款25萬元。企業(yè)扣除還本準備金后按規(guī)定23萬元做為銷售處理,則增值稅計稅銷售額為( )。
    A.25萬元 B.23萬元 C.21.37萬元 D.19.66萬元
    答案:C
    解析:25/(1+17%)=21.37元。
    (4)以物易物:
    稅法規(guī)定:以物易物雙方都應作購銷處理。以各自發(fā)出的貨物核算銷售額并計算銷項稅額,以各自收到的貨物核算購貨額并計算進項稅額。
    注意:在以物易物活動中,雙方應各自開具合法的票據(jù),必須計算銷項稅額,但如果收到貨物不能取得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或者其他合法票據(jù)的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應用舉例---02年單選】甲企業(yè)銷售給乙企業(yè)一批貨物,乙企業(yè)因資金緊張,無法支付貨幣資金,經(jīng)雙方友好協(xié)商,乙企業(yè)用自產(chǎn)的產(chǎn)品抵頂款,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甲企業(yè)收到乙企業(yè)的抵頂貨物不應作購貨處理
    B.乙企業(yè)發(fā)出抵頂貨款的貨物不應作銷售處理,不應計算銷項稅額
    C.甲、乙雙方發(fā)出貨物都作銷售處理,但收到貨物所含增值稅額一律不能計入進項稅額
    D.甲、乙雙方都應作購銷處理,可對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分別核算銷售額和購進額,并計算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
    答案:D
    (5)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chǎn)征免稅規(guī)定:
    售價>原值,按4%稅率減半征收增值稅,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銷售自己使用過固定資產(chǎn)
    售價≤原值,不征
    專營舊貨(包括舊機動車經(jīng)營單位)銷售舊貨:按4%稅率減半征收增值稅
    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增值稅=【售價/(1+4%)】×4%×50%
    注:自2009年1月1日起,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納稅人自用消費品,其進項稅保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09新增)
    【應用舉例—03單選】某生產(chǎn)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2年6月把資產(chǎn)盤點過程中不需用的部分資產(chǎn)進行處理:銷售已經(jīng)使用4年的機器設備,取得收入9200元(原值為9000元);銷售自己使用過的應交消費稅的機動車2輛,分別取得收入l1000元(原值為40000元)和64000元(原值為56000元);銷售給小規(guī)模納稅人庫存未使用的鋼材取得收入35000元,該企業(yè)上述業(yè)務應納增值稅為( )元。(以上收入均為含稅收入)
    A.6916.24 B.5594.70 C.6493.16 D.6316.24
    答案:C
    解析:
    計算過程:【9200÷(1+4%)】×4%×50%=176.92(元)
    【64000÷(1+4%)】×4%×50%=1230.77(元)
    【35000÷(1+17%)】×17%=5085.47(元)
    應納增值稅=176.92+1230.77+5085.47=6493.16(元)
    (6)出租出借包裝物情況下銷售額的確定
    1、納稅人為銷售貨物而出租出借包裝物收取的押金,單獨記賬,時間在1年以內(nèi),又未過期的,不并入銷售額征稅。
    2、對逾期未收回不再退還的包裝物押金,應按照所包裝貨物的適用稅率計算納稅。逾期是指按照合同約定實際逾期或者以一年(12個月)為期限,押金屬于含稅收入。
    3、對銷售除啤酒、黃酒外的其他酒類產(chǎn)品收取的包裝物押金,無論是否返還以及會計上如何核算,均應并入當期銷售額征稅。
    4、包裝物租金屬于價外費用,在收取時并入銷售額征稅。
    【應用舉例—08單選】2007年3月,某酒廠銷售糧食白酒和啤酒給副食品公司,其中白酒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收取不含稅價款50000元,另外收取包裝物押金3000元;啤酒開具普通發(fā)票,收取的價稅合計款23400元,另外收取包裝物押金1500元。副食品公司按合同約定,于2007年12月將白酒、啤酒包裝物全部退還給酒廠,并取回全部押金。就此項業(yè)務,該酒廠2007年3月計算的增值稅銷項稅額應為( )元。
    A.11900 B.12117.95 C.12335.90 D 12553.85
    答案:C
    解析:白酒銷項稅額=50000×17%+[3000/(1+17%)]×17%=8935.90元
    啤酒銷項稅額=【23400/(1+17%)]×17%=3400元
    銷項稅額合計=8935.90+3400=12335.90元